APP下载

詹辉光:从市场需求谈印后创新

2014-10-21薛金萍

今日印刷 2014年8期
关键词:辉光市场需求印刷

薛金萍

或许,一个人对于自身事业的热爱程度,从其工作的年份便能粗略知晓。

1年是初步接触的兴趣,5年是深入学习的成长,10年是自我提升的发展,15年是事业有成的历练,20年是执着无悔的追求……

对于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印后设备部总经理詹辉光先生来说,执着于印刷事业20余载,其中至少有15年之久历练在印后领域。这样的工作经历,不仅让他对整个印后市场了如指掌,而且切身见证了印后十几年来创新发展的历程。

当谈及印后创新时,詹辉光的想法大有不同,他强调的不是新技术和新产品,而是与市场需求相呼应的新工艺和新应用。

创新源自于市场需求

“如果让我来定义印后的话,其实印后就是一个为印刷服务的工序。”在詹辉光眼中,印后的任务就是把经过印刷的产品通过后道处理做成一个可以使用的成品。

“无论是书刊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印刷、标签印刷,印刷流程是类似的,但印后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域。”詹辉光十分形象地说,“从包装方面来看,印后是一个很好玩儿的东西,就是将二维的平面印刷品变成三维的立体包装。”

众所周知,包装产品的印后工艺要相对复杂,在劳动密集型时代,印刷企业要雇佣成百上千名员工进行手工完成。但是,当前的大环境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这样做,因为劳动力成本每年都在以10%的幅度不断提高,用机器取代人工成了大势所趋。

正如詹辉光所言:“现在印刷厂的客户耐心越来越少,要求出货越来越快,所以,怎样缩短流程、用最短的时间交货给客户是印刷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也是印后设备制造商在创新时要解决的问题,印后创新必须满足这些市场需求。”对此,他反复强调,虽然印后创新是一个很大的方向,但一切创新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合版印刷挑战印后裁切

“从这几年商业印刷的发展趋势来看,合版印刷的应用十分普遍,虽然这是印刷流程的变革,但同样也给印后带来了挑战。”詹辉光解释道,“大家都知道,合版印刷是把很多不同客户的产品(如名片、喜帖、菜单、宣传折页等)合在一起印刷,那么在印刷后如何将这些规格各异的产品精准地分开,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詹辉光非常欣慰地说,现在已经有创新的裁切解决方案可以应对合版印刷的需求。“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又开发了电脑编程的CompuCut软件,这样在印刷之前就可以定义好在印刷之后如何裁切。当设置好这些裁切参数之后,原本即使是熟练裁切师傅都需要40~50分钟的繁琐准备工作,现在只要1~2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

“通过这种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流程,很多事情在印后工序都变得非常简单,我们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把产品交付给客户,强大的自动化生产转化成为客户企业最终收获的效益。”詹辉光相信,虽然这种创新的裁切理念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但是一定会有很多客户因此而受益。

模切与物流系统结合

通常对于比较高档的模切机,你只需要设定好参数,轻轻点下按钮,就可以轻松完成工作,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是詹辉光表示,这些已经不是模切在自动化方面的创新亮点,如何把模切与前端和后端的工序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詹辉光说:“现在的印刷流程可以跟物流系统结合,当印刷机将印好的产品输出时,可以经过物流系统自动转移到模切机上,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物流系统将模切后的产品自动转移到下一个地方。这显然不再是我们之前所理解的模切自动化,不过这种将模切与前后端物流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

的确如此,当模切工序不再需要前后端繁琐的搬运,而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刷企业又何乐而不为呢?

骑订向胶订任意转换

“现在的装订设备也有很好的预设置导航系统,每个活件的执行都是电脑化。你只需输入相应的参数,就能实现配页链与订书机及飞达的自动同步。”詹辉光解释道,“这里所说的同步,并非以前需要人工调整20分钟才能找到同步点,而是能够将这20分钟缩短至1分钟。”据他介绍,海德堡的装订设备便有这种非常创新的设计,其最大的亮点是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准备时间。

不过,詹辉光在印后装订方面要谈的创新观念并不是通过预设置节省准备时间,而是骑马订书机的创新功能与增值服务。“就拿海德堡最新升级的骑订王ST 500来说,我们有一个加装的功能,可以实现骑马订的配页机向胶订的配页机的转换。为什么要研发这种功能呢?主要是因为现在短版活越来越多,遇到小批量胶装作业时,可以在骑马订上先完成配页,再进入手动胶装线,这样只需要一台设备就可以一举两得。”

事实上,现在很多印刷企业很难找到足够的人力资源、用手工配页的方式来满足生产需要,也根本用不到或买不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胶装龙,那么,拥有这样一台能轻松应对市场需求的装订设备,或许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无论是模切、装订、折页,还是裁切、糊盒,到底什么是印后创新?詹辉光这样总结道:“一言以蔽之,我所理解的印后创新,其实就是一个新观念。只要有新的产品,印后就一定会出现新的工艺和设备,从根本上来讲,一切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猜你喜欢

辉光市场需求印刷
神奇“印刷”术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深圳市煜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林辉光 作品
东莞市桥头裕辉光固设备厂 3F 260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