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结合
2014-10-21郭辉雄
郭辉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处于育人前沿阵地的小学,加强和推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重十个结合。
1.与学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由此,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习之中。通过集中学习、集中研讨、讲座、专题报告、知名学者讲学等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促使师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2.与师德建设结合。师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法律纪律教育、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意识。可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形势,增强教师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师德修养内动力;通过模范教师介绍、师德建设论坛、学生及家长意见反馈等,让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师德建设现状,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争做师德师风建设模范。
3.与特色建设结合。学校价值观是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述,彰显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学校价值观建设应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体现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方式的同时,凸显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特性和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是学校价值观的共性标准,而学校价值观既是学校精神和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又要有个性,学校应大胆、鲜明地凸显自己的特色。一旦学校价值观得以确立,就应将其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且深入内心的重要价值标准,变成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行为指导和规范。
4.与学科教学结合。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个体知识和经验的长期积累。小学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品德课程成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因为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教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潜能。语文学科,学生通过阅读、表演、复述等方式,形成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科学课程,学生通过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探究,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提高科学素质,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价值观。
5.与文化活动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增强美德的育人功能。学校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持久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可利用好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可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易于学生接受。
6.与社会实践结合。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学校可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校内劳动,组织开展共植一片绿、废物变宝科技小发明、争做文明创建志愿者等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通过社团和队报建设,增强实践活动潜移默化的熏陶培育作用。还可通过开展观看爱国影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社区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与校园网络结合。校园网络的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通过开设辅导员、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博客和校务微博微信、班级微博微信,争取、支持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通过加强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教育师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8.与校本课程结合。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开发学生个性特长。学校要结合国情、区域情、校情的实际,开发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文明与礼仪、生活与安全等校本课程,让学生成长快乐。
9.与家庭教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积极的价值观,让家长了解并践行,将正能量传递下去,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首要的、基础的、最重要的路径选择,学校要引导父母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在情感上以熏陶、引导,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与社区教育结合。学校要结合社区共建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学校、社会共同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学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文化演出和相关的文化活动,推进高雅文化进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高雅的文化食粮和精神营养。要积极向社会适当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及其相应的文化设施,广泛宣传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提高大众的文化选择品味。要结合社区开展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结合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扶贫济困、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活动,培养知礼仪、相互关爱的好品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小学要认真做好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
(责任编辑 尹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