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像专家一样思考”了吗?

2014-10-21谭培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1期

谭培霞

像专家一样思考!

这个问题曾经是那样抽象,曾经那样让我觉得高不可攀、望而却步,但我的内心很真实很清醒地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想不到,想不全,是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思考方式有时决定着思想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当然,专家的思考也不是唯一的方式,有原点思考、网状思考、关联思考、精致思考、证据思考等不同方式。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别人摸瓜,他寻藤;别人摘叶,他问根。

我也想学着专家思考问题——让学于生。

追问自己,设定思考的问题链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关注教学方法向关注教学内容转变;二是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仔细琢磨,很有道理。但“如何能使课堂成为学堂,如何让学于生”,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阻隔。

围绕“让学于生”,改变一味地教,首先自问:它若是瓜,需要“顺藤”思考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常常会就问题谈问题,缺乏连贯的思考,结果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一个现象刨根问底,才是研究的态度。而刨根问底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系列问题。由此,我设问:

——为什么要让学于生?让位之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让学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当一系列问题浮于脑际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迈出了第一步。如果能将这些问题一个个加以落实,我对“让学于生”的认识一定会透彻,理念就会植入头脑,从根本上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结合实际,让理念具体化

一、为什么要让学于生?

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然不是关键,这是大家的共识。正所谓: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教师不讲……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们的话,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二、教师让什么?学生学什么?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教师无权剥夺。当前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语文教师,课堂上更甚。观察课堂:教师不让问、不让练、不让学、不让说等问题尤为突出。

◆让出提问的主导权,让学于思

让学生学起来,学会提问,要给学生问的权利,教学生学会思考提问。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才有针对性;教师要让出思维的主导权,尽量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君不见,课堂上,无效问题和5秒钟问题太常见,在教师的步步紧问之下,学生亦步亦趋地应和。时间久了,学生只得到了碎片式的应变,很少能学会独立地学习与思考。教师要让出一点问题的主导权,还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权利。

◆立足程序性知识,让学于法

学生学什么?当然是知识。知识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分,二者都要学,只不过在获得陈述性知识的过程中,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学习方法),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果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是什么”的问题,就是学习陈述性知识;如果关注“怎么学”“如何练”的问题,教学就关注了学生的能力和方法。

这样说似乎很抽象,举个例子具体点说,比如:每篇课文中都少不了对关键词句的体会,如果将目标只定位于理解词句,即在“是什么”的层面施教;如果将目标定位于教学生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是“学方法”的层面;如果将目标定位于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对表达作者情意有怎样的作用,就是“学表达”的角度。那么,学生要走到哪儿,就看教师的认识走到了哪儿!

【案例】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有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个句子是通过教师讲解告诉学生,还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显然,站在教阅读的角度,要授之以渔。

一读:引导学生暴露自己的认知盲点。

理解这个句子有困难吗?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多数学生会聚焦于什么是“和平之花”?为什么说它“娇嫩”?)

二读:学习读懂这个长句、难句的方法。

1.理解这个句子主要的意思。

2.理解词语“和平之花”。“和平与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表及里,结合生活,学生能理解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

3.思考:为什么和平之花是“娇嫩的”?

①联系语句理解。在这个句子中有哪些词语衬托出和平的娇嫩?“威胁、弥漫、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当我们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会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似乎能闻到火药的味道,看到血淋淋的战场。此时此刻,再看到“和平”二字,更觉得和平生活的美好和不易,和平之花太容易被摧残了。

②联系资料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资料、图片、数据等资料,让学生谈一谈感受。学生在血淋淋的事实和真相面前,会有深刻感受。

4.总结:读懂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一要自问哪里不懂,有什么问题;二要理解难懂的词语;三要联系资料和具体事例深入理解句子。

三读:用法实践。

课文中还有含义深刻的句子,如:“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学生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进行理解、体会,然后汇报。

【反思】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教师也能讲懂。可如此一来,教学的指向就在理解,层次较低。而教师让出了“讲”的权利,指向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教学走向了教阅读的层面。

◆让出讲解的话语权,让学于练

教师要想清楚:在课堂上,我是谁?我为了谁?我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学生持续的学习奠基;我应该是一个导游、一个同行者、一个助推器……总而言之,我不是霸王也不是无为者……但我要让出话语权,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大瀑布的葬礼》一课,多数教师会以问题的牵引进行教学:大瀑布昔日是怎样的?今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巴西总统要发表演讲?三个问题定乾坤。

如果将教材看作一个例子,借此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能力?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大瀑布昔日的壮美和今日的枯竭后,让学生角色迁移:如果你是巴西总统,在这场葬礼上,你会发表怎样的演讲?可以借鉴课文中的词语。

这位教师设计了一个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练说”。试想,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一定要调集自己积累的词汇,组织语言表达情感。演讲中,学生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情意的词汇、语句,是积极地表达运用,内化语言。

中高年级如此,低年级也一样。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一课,小牧童揭示大画家戴嵩画错原因一段话,有很多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语言很长,可以练说为目标:引导学生先弄清楚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然后变成自己的话讲一讲。这样的言语实践中,学生需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讲话才有条理,并且要将书面语言内化,这就是在积累。教师是在利用教材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言语实践中,知道怎样说好一段话。不是所有的课文段落都要立足朗读训练,还有一些内容适合说的训练。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不一一列举。

当然,“让学于练”是说教学中要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和内容,朗读要练,默读要练,各项能力要练。教师要尽量地“让”,让学生“练”。

◆立足运用,指向语言的表达

【案例】三年级下册《西门豹》一课,多数教师在教学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这部分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指导。知道问了几个问题,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教学戛然而止。

【反思】《西门豹》一课的教学经典设计历来在第二课时,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但实际上,调查了解部分也是非常精彩的。如果我们将视角关注到表达,也许会发现:一则西门豹的几个问题是很全面的,从原因的探问到真凶的寻找,从受害人的情况到事件的结果。二则老大爷的回答很有特点。老大爷先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回答,之后又做了详细阐述,让人听得明明白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通过删减对比、师生对读等方式,从老大爷的身上体会如何能够把话说清楚。说话时先针对提问简要回答,然后进行具体叙述,就可以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这样的设计,指向的是文章的语言表达,指向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学习。

指向表达的理性思考是语文学习的分内之事,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品味写法,学生的思维才会关注表达,形成惯性思维,形成语感,习得语言运用之法。

◆让出支离破碎的导,还学于完整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的完整,很少思考学生怎么学得完整。

【案例】一位教师授课六年级下册《凡卡》,找到凡卡写信的内容,要求:默读信的内容,找一找,哪些是写悲惨生活的,作出批注。

【反思】从这一要求来看,很常规,基本上每篇文章教师都会提这样的问题。指向学生的阅读理解,属于演绎思维。学生非常熟悉这样没有挑战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设想到学生的交流,会一句一句进行,然后教师抓住一句进行引导。但是,这样的问题是否利于学生的自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提示?

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抽象的概念,其实说简单了,就是如何阅读,可以描述为拿到文章知道要看哪里,在哪里停留思考,能看出些什么意味。我们的教学不就是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内容、关键语句,并从中读到应该读到的内容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路径,搭建互促的平台,完成自我的建构。因而,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应该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如果改进一下学习提示,如何呢?

1.阅读思考:默读信的内容,先找到文中一句概括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然后概括凡卡从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学徒生活,请用信中所举的事例描述凡卡的生活,并谈谈你的感受。

2.学习方法:读完之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交流时可以先朗读,再抓住让你最触目惊心的字眼谈一谈。

分析:第一个提示是立足学生的能力提升,从言语实践的角度设计的。如此设计,目的是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有画面的讲述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表达自己感受的言语实践准备。从整体上看,学生需要先将课文读“薄”了,然后将文本读“厚”了,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要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完整的过程,不要过于零碎地设计,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策略。

第二个提示是立足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符合课文的特点,二是给了学生学习的路径,指引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不断生成。“过多地思考如何教,而忽略思考如何学”是当前教学设计的顽疾。

众所周知,“让学于生”不等于“放任自流”。“让”之前,教师要进行取舍:哪些内容为学生已知,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不懂什么,难点、盲点是什么,教师要让学生暴露问题,寻找“让”的基础;怎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能帮助学生,教师要设计学生实践,让出独立学习的时空。当然,教师处于“让”与“不让”之间,该出手时还要“出手”。因而,“让学于生”是有预设、有准备、有计划地放手。“让”位之后,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发挥?通过上面的思考,相信已明了,不多赘述。

经过这番连续思考,我领悟到了:假若想提升自己的研究力、思考力,就一定要进行连续思考。虽然这次很浅薄,也许下一次,我的思考会接近本真。

各位老师,今天,您像专家一样思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