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诗歌中的隐喻研究

2014-10-20刘丽

卷宗 2014年9期

刘丽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诗歌隐喻;中国诗歌;英语诗歌;跨文化对比

1 隐喻及其相关概念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可能产生。孤立的词不可能成为隐喻,我们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Ricoeur1997)。修辞上的比喻、隐喻可能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常规的词义,例如山腰的腰,原来大概是个比喻,今天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不再觉得是个比喻。铁拳、蚕食、鲸吞,酝酿、覆没,都属于这种情况。从原来的表达式说,这些是所谓死隐喻〔dead metaphor〕,从现有的表达式说,这些是语义的一部分,所谓比喻意义。比喻意义不同于比喻,我们用祖国的心脏来比喻首都,但首都不是心脏的意义。

我们上面是把隐喻和比喻合在一起来说的,但人们通常把比喻分成隐喻和明喻。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用“是”字带出的比喻是隐喻,用“像”字带出的比喻是明喻。张三像条狗是明喻,张三是条狗是隐喻。所以,隐喻是未加明言的明喻,明喻是说明了的隐喻。

2 塞尔论隐喻

塞尔同意用“是”和“像”来区分隐喻和明喻,但不同意明喻是说明了的隐喻。他所持的一个主要理由是:隐喻和明喻的真值条件经常是不同的,张三像只大猩猩可能是真的,张三是只大猩猩则一定是假的。这种论证依赖于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否则就不能成立。塞尔基于他对隐喻/明喻的区分的理解为隐喻提供了一个公式:说者说S是P时意谓的是S是R。于是塞尔的主导问题就成为:说者没有说出他所意谓的,他怎么可能与听者交流呢?塞尔回答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把说者意义和语句意义或曰把表述意义和语句意义分离开来。为简便计,也为避免不必要的理论负担,我把这两者称作字面和隐含。要听懂隐喻,我们首先要听懂字面表述。但塞尔认为什么叫作“理解字面表述”其实很难给出精确阐释。

塞尔说明,他的公式不仅适用于隐喻,也适用于反话、间接言语行为。之所以不需要特殊的约定,是因为如此这般的字面意义与如此这般的隐含意义有一种系统的相应关系。从而,塞尔所谓的“隐喻解释的原理”大致在于考察一件东西是怎样让我们想起另一件东西的,即考察所喻和喻体“如何相似”,在他那里,就是P和R如何相似。

3 隐喻在诗歌中的应用

传统修辞学认为比喻和借代是两种纯修辞手段。前者通常被定义为俗语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倪宝元1982:205)。认知语言学对于隐喻本质的重新认识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不少人开始探索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诗歌比喻,这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包括Lakoff和Turner合著的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以及Turner所著的Death Is the Mother of Beauty: Mind,Metaphor,Criticism.另外1995年的《语用学》杂志还出了一期诗歌比喻专辑,登载了四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分析了西方四位著名诗人作品中的比喻意象。

3.1 D.Freeman对Macbeth的研究

D.Freeman分析了莎士比亚的名著Macbeth的对白,指出全剧所有的隐喻皆由两个基本的意象图式生发而来,一个是容器图式,另一个是路径图式。例如,Lady Macbeth上场后的第一段台词就体现了“Macbeth是容器”这一隐喻,容器里所装的都是Macbeth善良的人性,Lady Macbeth所想的是要倒空那些人性,在那容器中注入她自己的精神。全剧最基本的一个隐喻概念是:Macbeth的奋斗是包容在某容器之内的路径。这一隐喻概括了全剧的主题,即一个人一辈子追名逐利也挣脱不了命运固有的束缚。

3.2 M.Freeman对Emily Dickinson的诗歌的研究

作者认为诗人在作品中创造的隐喻反映了诗人所处的时代人们认知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例如,Emily Dickinson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她对当时宗教色彩很浓的一个隐喻概念的摈弃,即“生命是穿越时间的旅行”(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TIME)。根据这一隐喻,生命的终点是天堂,人生的目的就是进入天堂,死亡是进入天堂之门。Dickinson在自己诗作中取而代之以一个更符合当时最新科学发现的隐喻,即“生命是穿越空间的旅行”(LIFE IS A VOYAGE IN SPACE),这一隐喻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今后的生活上,而不是死后的天堂。作者还发现Dickinson的作品大量运用“路径”和“圆圈”这两个意象图式以及“空气是海洋”这一隐喻,它们与“生命是穿越空间的旅行”这一隐喻一起共同构筑了Dickinson的宇宙观。

3.3 对国内诗歌的赏析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历史上的诗歌和哲学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思想的根基。当今虽新诗不断涌现,但我们从未间断与古人的精神交往,赏析他们不朽的诗篇。例如我们千百遍地解读李商隐的诗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试图体味诗人真正的心声。一说是隐喻唐王朝行将衰落和灭亡的命运。且不论诗人是否旨在政治预言,我们权且可以把它诠释为对青春易逝,美丽难再的普遍人生感悟而示意人们备加珍惜生命。

3.4 诗歌隐喻认知的跨文化分析

虽然从根本上讲,我们使用的是相同的认知工具,但中外伟大诗人,作为语言大师在使用这些概念工具上更具有卓越才能和技巧,这是通过不懈的学习,锤炼以及对生活的悉心观察获得的。下面这首王安石的“杏花”即是一例: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知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自问有谁不知离愁别绪之苦,可又有谁象李煜那样以一丝“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长线撩得我们那般滋味?

4 小结

从如上例子不难看出,诗歌中的隐喻,通常是激活我们的常规隐喻,同时又运用一些常规意象迭加在我们对文字的传统理解上。诗人不再需要申明或描写过多细节,他只需要使用这一隐喻便可与读者一同嗟叹人生苦短。我们深解诗歌蕴含之意,因为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同样的思维机制构思生活,诗人高人之处只在其更善于对常规隐喻加工,组合,延伸,并以此捕获人们的感知,激活人类的心智体验。因此,隐喻不再是诗性思维的特质,而是日常语言和诗歌语言共有的特点:隐喻对于人的思维和推理将不再是可在可无的,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手段。在国内研究领域,近年来隐喻研究在学术界逐渐得到重视,其中也包括对隐喻在诗歌的作用及认知机制的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3)

[2]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王小潞,徐慈华 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