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旅游 留住美丽乡愁
2014-10-20居晓波
居晓波
几多乡愁,催热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缩小城乡差别、推动旅游业向深层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优势分析
交通和区位优势。高邮市地处扬州1小时都市圈、南京2小时都市圈、上海3小时都市圈,具有接近省内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中心的优越条件。同时,京沪高速、京杭运河、S333、S237、扬泰机场以及即将动工的连淮扬镇铁路和高邮市众多乡村等级公路构成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便捷条件。
地缘文化优势。高邮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和名人资源极为丰富,而高邮乡村旅游点大都在这些人文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周边,使高邮乡村旅游点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自然资源优势。高邮是鱼米之乡,丘陵和水网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开发,覆盖全市交错纵横的河汊港湾等水体资源也是高邮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和载体。
美食文化优势。高邮美食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生活积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现已推出了“汪氏家宴、全鸭席、全鱼宴、少游宴、清真宴、盂城席、少游虾宴”等七大名宴和十大名菜,其中,“少游宴”是中国名宴。
发展现状
起步较早,发展势头良好。高邮乡村旅游从休闲度假起源,1998年东湖湿地公园对外开放,这是扬州市乃至苏中地区最早的一批乡村旅游项目。2005年,以临泽生态度假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拉开了高邮乡村旅游序幕,临泽生态度假村由此成为高邮唯一一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高邮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特色旅游名镇(村)1家,另外1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特色旅游名村、5家“康居乡村”乐游农家正在申报中,有望今年挂牌。
依托资源,生态特色明显。高邮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度假区、景区依托型,如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二是基础农业依托型,以基础农业为资源依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障,如临泽生态度假村、界首连标葡萄园、车逻绿森源现代农业观光园等。这两大类型既有交叉也有互补,农业依托型做大做强后也可形成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景区依托型自身规划内部以及周边配套景点中也大量充斥着乡村旅游的元素。
逐步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在起始阶段,一般以一些有一定实力、专长以及意识比较超前的投资商自发组织为主。临泽度假村的投资者是上海客商,起初的动机是自身养老,投资保值;连标葡萄园的投资者是本地人,原来目标是搞葡萄种植的,但在经营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乡村旅游广阔前景,逐步转型发展而来,规模不断扩大,界首连标葡萄园目前正计划与美国客商合资分别投入100万美元和1000万元人民币,规划建设二期工程。2013年兴建的甘垛四野生态农庄总投资5000万元,送桥尚霏生态休闲农庄总投资1亿元,而正在规划建设的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则更是规划起点高、投入大,今后必将成为高邮乡村旅游发展的领跑者。但是,高邮乡村旅游主要还停留在“春天赏花、秋天采果”和“品尝农家饭”等传统单一观光层次上,有的地方乡村旅游虽然开发多年,但是起点不高,进步不大,经营模式单一,体验性、参与性不足。不少乡村生态旅游点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缺乏科学的管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对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离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旅游点没有专业的旅游规划,没有提炼和培育企业文化,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项目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有的乡村旅游点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
对策建议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旅委会职能作用,建立市乡村旅游工作协调促进机制,研究和部署乡村旅游工作。有关乡镇(园区)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将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纳入乡镇(园区)差别化考核内容。鼓励和支持各地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以合作社、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组织程度。
坚持规划引领。依托各乡镇(园区)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在“留得住乡愁”理念指导下,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小镇。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耕耙、捕鱼等农、渔事活动,打造农事农趣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文化特色,打造古村落观光度假型旅游小镇;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打造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旅游小镇;围绕舞龙、高跷、庙会、灯会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小镇;围绕吹糖人、蛋雕、蛋绘、芦苇编织等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打造购物观光及参与互动型旅游小镇。
完善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对经营乡村旅游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规范服务行为,评定服务等级。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优先向乡村旅游地延伸、覆盖。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标识引导和解说体系、散客自助游服务体系、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不断提升本地乡村旅游的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乡村游发展。市建设、交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要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倾斜,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好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及旅游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乡村旅游景区(点)创建国家A级景区,鼓励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村镇创建全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对验收达标的实行统一管理。市各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户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鼓励中介组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等服务。
提升产品档次。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方式,本着“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做好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打响临泽汤羊、菱塘老鹅、麻鸭系列、蛋品系列、高邮湖湖鲜等系列旅游商品品牌。不断提升旅游商品档次,开发蛋绘、蛋雕、泥塑、草编、水晶等特色工艺品。创作发行展示高邮风土人情的书籍、摄影作品、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
加强队伍建设。相关部门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纳入计划,本着“分类、分批、分级”的原则,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培训,重点提高从业人员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重点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和管理服务人员等的培训,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乡村旅游管理者队伍。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