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江苏大地生根开花

2014-10-20赵准刘登科

唯实 2014年10期
关键词:江苏价值观核心

赵准 刘登科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宏大的中国梦正变为一个个真切实在的“就业梦”、“上学梦”、“住房梦”、“宜居梦”、“小康梦”……

中国梦,不仅是物质之梦,更是精神之梦。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在经济上强大起来,还要求我们在精神上也要强大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只要全体中国人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中国梦必将获得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世界上有不少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了败仗而亡党亡国的例子。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可以说,没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引领,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就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博弈,一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状态。越是纷繁复杂、众声喧哗,越要分得清是非、站得稳脚跟。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二、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大力提振精气神

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要有精神文化的软实力。在物质愈加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的追求。2013年,对原来制订的全面小康指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增加和凸显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新增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等指标,现代化指标体系新增了居民文明素质水平的指标,并选择居民综合阅读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两个子指标。这充分表明,我们追求的“两个率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两个率先”,是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衡发展的“两个率先”。

实践充分证明,重视人的精神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苏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涌现出“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等体现地域特色的时代精神。跨入新世纪,我们提出并弘扬“三创三先”精神,极大地提振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江苏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从各地实际来看,全省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南通的“江海志愿者”、连云港的“雷锋车组”等先进典型影响广泛,弘扬了社会正气,高扬了时代主旋律,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树立了正确价值引领,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现在,江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与时俱进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更加注重促进人的现代化,让每一个江苏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社会信任蓬勃生长,让公民美德蔚为风尚,使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为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比如说,我们都是在雷锋精神的影响、感召下成长的,在他身上折射出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意识,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014年年初,无锡的三名志愿者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在信中,三人介绍了各自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和体会,并表示在当前环境下,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普及志愿理念,不断唱响时代主旋律,积聚发展正能量,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又比如,2014年5月1日下午,上海一高层住宅突发大火,两名“90后”消防员从13楼坠落牺牲。坠楼瞬间,他们依然保持着手拉手的冲锋姿态。这些例子都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在抓宣传教育时,必须找准与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现在,网络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受众的眼球已经围绕新技术而改变。开展宣传教育必须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

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既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又要重视发挥公众人物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青年学生交流时说,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确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会铸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无穷定力,就会扛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就会开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比勇气。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与普通青少年不同,公众人物知名度高,影响面广,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社会大众能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通过他们向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知识分子、知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等公众人物,要引导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用嘉言美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endprint

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必须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通过文化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江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楚汉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大家园的瑰宝。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挖掘江苏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体现江苏元素。同时也要看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四、党员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关注度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社会价值导向,关系党和政府形象。今天,人们到河南兰考看见焦桐就会怀念焦裕禄,在云南大亮山看到满山绿海就会思念杨善洲,这是因为优秀共产党人留给人们睹物思人的实绩。反过来说,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搞花架子,就不可能取信于民,更不可能赢得群众的尊敬和效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正在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更严的尺子检查衡量自己,用更大的勇气改进提高自己,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琐碎小事,正是在小事中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江苏这个地区的道德水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一个江苏人择善而从、从善如流。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核心价值观就会在江苏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挺身而出敢于“亮剑”,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自工作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鲜活的典型,往往胜过一打的说教。近年来,江苏在重大典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方面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典型选树力度,褒奖凡人善举,放大微小感动,充分发挥典型的正向激励效应,使“三个倡导”24个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风尚,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浓郁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宣传科教处)

责任编辑:彭安玉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苏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图说江苏制造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