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浙江嘉兴中考作文解析

2014-10-20陈百胜

大作文 2014年8期
关键词:观点鲜明亲情命题

陈百胜

【真题回放】

写作(68分)

1.阅读下面消息,写一则微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8分)

近日,“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她女儿写有关桃花的作文,却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于是她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

(选自2014年4月24日《重庆晚报》)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命题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命题思路今年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出现了一小一大两道作文题。小作文考查针对新闻事件写一则不超过150字的微评论,大作文考查的是材料作文。从2006年开始,嘉兴市走的都是命题(半命题)作文的思路,且只有一道大作文,今年出现一小一大的作文考题,且大作文是材料作文,可以说改革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估计今后两年一小一大的作文命题思路将会继续保持。

写好这两篇作文,都要读懂材料和要求。

“微评论”写作,在通读新闻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步要做表态,即欣赏(赞成)还是不欣赏(不赞成);第二步陈述理由,也可以先阐述看法,再得出结论(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字数不能超过150字。

大作文写作,读出材料蕴含的道理,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挣扎”这些关键词。思考哪些东西我们以前相信,现在不相信了,哪些东西以前相信,现在还在相信。思考的着力点在“哪些东西”上,如:梦想,诚信,诚实,善良,友情,亲情,爱心,信念,坚强,助人为乐,奉献,邻里关系等等。

立意是本题的一大考点,因此立意时根据材料可以从两方面思考:以前相信的现在不相信了,以前相信的现在还在相信。如选取亲人对自己关爱的材料,以前我一直相信亲情在我身边,现在仍然相信亲情一直在我身边,由此立意:亲情是人间永远的最美好的感情。需要注意的是,立意要积极向上,多从正面立意,给人以温暖和鼓舞。如有考生写小时候听大人讲鬼故事,相信鬼的存在,现在还一直相信有鬼存在,像这样的立意和选材就不是很好了。

■【优秀微评】

【微评论·佳作1】

“甜妈”的做法值得称道。教育就应该是体验式的,可现在的我们就像“圈养鸡”,家长把我们整天关在学校里。新闻上不是说有同学连小麦和青草都分不清吗?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真正的教育我觉得就应该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真希望我们的学校教育多一些像“甜妈”这样让我们体验的教育。

【微评论·佳作2】

“甜妈”的这种做法有她可取的一面,但我要说的是这种做法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做后盾,是很难做到的。包下一座山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行。况且,带孩子出去体验,如果父母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指导,恐怕这种体验教育还是要大打折扣的。

>>>满分亮点

这两篇“微评论”紧扣新闻事件,由事件本身生发议论,先摆出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自身或身边的事实阐述自己的理由,做到了观点鲜明,理由充分,且字数恰当。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点鲜明亲情命题
新闻时评写作要领探析
永不凋零的亲情
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含能材料》 “观点”征稿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