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四风”要破除惯性思维束缚

2014-10-20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唯实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四风惯性督查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惯性思维是一种遵守某种规则的思维定式,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也是“四风”的顽症,更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可以说,反“四风”的最大难点在于打破传统禁锢,克服惯性思维。因此,从破除惯性思维入手,是根治“四风”的有效途径。

惯性思维是反“四风”的思想枷锁

一个习惯做法形成后,在实际运行中将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形成一种深入人们精神世界并令人难以抗拒的惯性力。惯性思维在“四风”中的主要表现:一是循规蹈矩。因多年工作惯性,往往固步自封,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圈子。一说重视抓某项工作,就必定开会、发文;一讲抓好工作落实,就搞检查评比、开现场会;一听上级要来人,就停下手中所有工作,集中迎接检查;一强调工作创新,就提新口号、搞新花样。二是经验主义。动不动就以惯例论事,决策不从实际出发,不科学论证,不走群众路线,不按程序办事,而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拍脑袋”决定。干什么事情都要先看本本上有没有论述,红头文件上有没有规定,别人没做过的不敢干,甚至一些先进地区已经创出的成功经验,也不敢大胆地学习借鉴。三是缺乏创新。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没有敢闯敢干、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没有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动力,工作起来四平八稳、毫无生气。看见别人做出了好成绩,不加甄别地模仿,照猫画虎,照单全收。工作不善于总结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不看本质、不查根源,习惯于就事论事,不断重复治标不治本的老办法。四是安于守成。以过去怎么样、去年怎么干为借口,迈不开步,开不了局,满足于工作过得去,不求工作过得硬,安家思想有余,创业思想不足,没有当一任领导、干一番事业的责任担当,没有工作打长谱、建设想长远的奉献精神,没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自满自足,小富即安,小业即停,小成即满。凡此种种,对反“四风”的危害尤烈。

“四风”痼疾都能从惯性思维中找到病因

应该说,这些不科学的惯性思维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很容易被我们感知到的。可为什么不科学的做法能够在某些地方大行其道,甚至约定俗成为一种习惯?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为什么陷入提出——解决——反弹——再提出——再解决——再反弹的怪圈?“四风”痼疾为什么屡禁不止、屡消不灭?深究起来,都可以从惯性思维中找到原因。惯性思维具有极大的麻痹性。客观地讲,对于纠正和克服不良作风,有些干部思想上有这种觉悟,心里面有这个愿望,并且决心也下了,措施也定了,但是,遇到具体问题、具体事情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回到习惯的老路上来。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成了一些人的挡箭牌,甚至用“工作积极性还是好的”为自己开脱,使因循守旧者有惊无险。惯性思维容易遮挡人们的视线。有些作风问题受惯性思维和陈旧思想的影响,看似可以理解,但往往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明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领导工作的大敌,但它能展现耀眼的一面,蒙蔽领导的眼睛,久拒不绝,流行甚广;明知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党规党纪所不容,但在“侥幸心理”和“法不责众”观念的暗示下,有的党员干部不惜铤而走险。惯性思维背后有功利思想驱动。时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惯性思维”,上级有了新的文件精神,不是认真学深领会抓紧落实,而是仔细“研究”,查“漏洞”,思“对策”,更多地考虑如何应付检查考核,大做表面文章,重形式不重内容,重过程不重效果,喜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让投机钻营者屡屡得逞。惯性思维有其赖以滋生的土壤。惯性思维与现行政绩评价体系不科学密不可分,思想上的忽视、监督上的缺失和制度上的漏洞是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有的干部求稳守旧,上级反而认为其平实稳重,用起来顺手,交待任务放心,经常得到提拔重用,平庸者不断尝到甜头。可以说,有些惯性思维也是上级“带”起来的,“逼”出来的。

反“四风”要提升能动感知惯性思维的能力

“四风”的反复性与惯性思维往往是同频共振的。反对“四风”,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向沉疴陋习宣战,向司空见惯宣战,向见怪不怪宣战,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增强防范惯性思维的敏锐性,着力提升善于克服惯性思维的能力。

破除惯性思维首要的是推动思想解放。束缚思想的绳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斩断无形的框框,让思想冲破牢笼?仅凭良好的愿望、满腔的热情、强烈的冲动是不行的,必须解放思想抢占思维高地。从思想上破除惯性思维要坚持“三靠”:一靠理论奠基。理论是开启思想之门的钥匙。思想的解放需要不断从书本上、从实践中学习,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思想,提高判断力和鉴别力,树立是非观念,提升思想境界,学会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让思维不断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实践中升华和完善,推动思维不断刷新升级。二靠思想净化。思想的解放伴随着认识的自我否定、灵魂的深刻洗礼。这就要求我们清除思想上的“污垢”,敢于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跳出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奋勇争先的赶超意识、攻坚克难的进取意识、扎实推进的效率意识。三靠环境催生。解放思想有赖于自由的空气。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宽松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各级领导应当鼓励勇立潮头者,包容心直口快者,支持敢抒己见者,让一切创新思想充分涌流,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破除惯性思维核心的是坚持知行合一。认识上的贫乏和工作上的懒惰是导致惯性思维的根源。摆脱不良习惯,不但要有清醒认识,而且要有与之彻底决裂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一是筑牢思想堤坝。纠正不良作风的惯性思维,必须增强贯彻执行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改进作风指示精神的坚决性,自觉把作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呵护,坚决克服走过场、一阵风、与己无关等错误认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夯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根基。二是打破行为习惯。注重作风养成是突破思维惯性的重要支撑。要愿破“人情世故”的不良习气,勇破“及时行乐”的庸俗之风,善破“下不为例”的陈规陋习。要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以正风肃纪的态度,改掉那些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行为调控能力。三是不断自我反省。坚持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思考和盘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凡事都要与上级精神对表,与基层实际对表,与时代要求对表,跳出惯性思维的“洼地”;坚持把克服惯性思维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自己的思想在经常性的对照检查、自我批评、自我修正中得以新生。endprint

破除惯性思维关键的是勇于创新求变。防止被惯性思维占领头脑,就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切实做到观念不落后,思想不僵化,工作不盲从。首先,要破“旧”立“新”。不断清理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观念,根除有违科学发展的清规戒律,冲破利益固化的樊篱,努力用新的观念谋划工作,用新的思维看待事物,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敢于闯陈规陋习这个“禁区”,敢于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于闯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放的姿态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其次,要破“浮”立“实”。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以实干立身,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乐,脑子里始终装着问题,心里头始终想着群众,肩膀上始终扛着责任,自觉从细节看到差距短板,从制度运转落实查找漏洞偏差,在推动发展中看到潜在矛盾,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最后,要破“懒”立“勤”。破除身子发懒、精神松懈的消极思想,树立敢为人先、有所作为的积极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信于民,问计于民,善于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汲取养分、集中智慧,以优良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破除惯性思维根本的是依靠制度治理。惯性与既往经验、方法是相互转换的,转换的动力就是用制度倒逼,这是破除惯性思维的治本之举。纠正执行制度上的惯性思维。推动已经制定的整改措施、形成的长效机制落地生根,坚决纠正不符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的习惯性做法。同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从严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使制度真正成为带了电的高压线。纠正选贤任能上的惯性思维。完善考核机制,坚持科学的用人观念和正确的用人导向,选用干部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重能力又重作风,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坚决纠正简单以票取人、以年龄取人、以学历取人的倾向,用科学的政绩考核做“指挥棒”,坚持干部考评的作风标准推动作风转变。纠正检查监督上的惯性思维。要紧密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将制度要求细化分解,量化落实,促使干部坚定操守、慎独慎行,做到不逾矩、不懈怠。要强化督查考核,做到重点督查和面上督查、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过程督查和结果督查、正向督查和倒查倒评“四个相结合”,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

(执笔:邱海军,蒋林,许洁冰)

责任编辑:戴群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风惯性督查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
无处不在的惯性
2009年高考物理专项训练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