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故事
2014-10-20黄维梁
一
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家里,写了《乡愁》,只用了20分钟。20分钟的脑力劳动,影响持续了30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亿万炎黄子孙,近年则引起了一些评议。
《乡愁》发表后,最早予以好评的,应是陈鼎环。陈在《台湾时报》1972年3月29日和30日发表《诗的四重奏——从余光中的〈乡愁〉谈起》,说它唱的是“自古至今中国人的繁茂幽深、激荡微妙的乡愁”。陈氏喜爱此诗,并把它译为古体诗(这使人想起余光中的组诗《三生石》1991年秋发表后,小说家高阳把它译写为四首七绝)。1975年6月,余光中在台北参加“民谣演唱会”,同年杨弦谱曲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唱片出版,内有《乡愁》等诗。这应是《乡愁》首次被谱曲成歌。
《乡愁》面世近十年后,于1980年代初登上大陆,迅速传播,而且是热播。香港作家刘济昆说他把余光中等台湾地区诗人的诗集,寄给诗人流沙河,流沙河把《乡愁》等诗交给大陆的报刊发表。长沙的诗评家李元洛偶然读到报纸上登载的《乡愁》,又读到余氏的另一首诗《乡愁四韵》,于是撰写《海外游子的恋歌》一文,赏析此二诗。此文刊于大陆的《名作欣赏》1982年第6期,翌年香港的《当代文艺》转载。
笔者于1984年夏天在北京拜访钱锺书先生,钱氏说,他曾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乡愁》。当时我忘记了问是何年何月的事。袁可嘉1998年在纽约写的《奇异的光中》一文说,在余氏《腊梅》《呼唤》《鄉愁》诸诗中,他最爱《乡愁》,“此诗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已是家喻户晓”。袁文没有说明何时播出,我相信是距袁文写作很多年前的事了。《人民日报》刊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此诗广泛被人民目睹耳闻,不必多说。使《乡愁》更家喻户晓的,应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每年农历除夕,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有数小时的艺术节目表演,观众以数亿计。《乡愁》上“春晚”,据说在1992年。它也上过端午节、中秋节等“夏晚”“秋晚”和弦歌悠扬的其他晚会。入乐的《乡愁》,有多个版本。大陆的语文教材选入了《乡愁》,更使它深入少儿易感之心。此外,大陆学者、批评家撰文赏析《乡愁》及余氏相同主题的其他诗,篇数之多,难以统计。
二
《乡愁》的“愁”,有两种:(1) 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愁怀,即此诗首三节所写的;(2) 离开故乡后的愁怀,即此诗末节所写的。余光中自己曾把《乡愁》译为英文,题目定为Nostalgia。
Nostalgia在英文中有两个意义:(a)怀念过去的人、事、物;(b)怀念亲人、故乡。人有怀旧之情,譬如在电气化火车时代,怀念喷烟的火车;在冷气机时代,怀念摇着扇子在天井乘凉的日子;在周杰伦风行的年代,怀念周璇的旧歌。这怀旧的意义,包含在nostalgia的(a)之内。余光中的《乡愁》,其意义和nostalgia一词并不全同。相同之处为:怀念亲人、故乡。不同之处为:《乡愁》没有“怀”念“旧”时事物之意;《乡愁》之“乡”明显带有家国之思。《乡愁》在大陆唱遍大江南北,余光中的另一首诗《民歌》所希望做到的——从黄河至长江,从高原到平原,从青海到黄海,鱼也听见,龙也听见,梦也听见,醒也听见——《乡愁》做到了。此外,此诗属歌谣体,意象鲜明,晓畅易诵,诗意乘着音乐的翅膀,就更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温家宝2003年12月访问美国,在多个场合宣示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和政策。12月8日,他在纽约与侨界代表晤谈时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乡愁》已是名诗,余光中已是名诗人,温家宝这一席话,把诗和诗人的名向上推得更高,一夕间名满天下。
(节选自黄维梁于2006年5月20日在台湾地区举行的《台湾文化论述——1990年以后之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Poetry and Politics: Receptions of Yu Guangzhong?蒺s ‘Nos-talgia”,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