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014-10-20肖汝琴陈东景
肖汝琴,陈东景
(青岛大学 青岛市 266071)
近年来,河北省充分利用其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域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海洋经济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1]。海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全省已建立起以海洋渔业、盐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海水利用业、化工业为优势产业的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海洋产业体系,为“十二五”河北省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2011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 451.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92%。2011年全省涉海就业人员为94.2万人,人均海洋生产总值为15.41万元,是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4.57倍[2]。可见,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带动全省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但是,由于河北省海域的自身特点以及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效率和效益偏低,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若上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河北省海洋概况
河北省沿海地处环渤海的中心地带,依托京津,辐射三北,是华北和西北重要的入海通道。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km,海岸带总面积11 379.88 km2,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6%,其中陆域面积3 756.38 km2,潮间带面积1 167.9 km2,浅海面积6 455.6 km2。海岛岸线长178 km,有海岛132个,海岛面积8.43 km2,集中分布于滦河口和曹妃甸海域[3]。
河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包括大型港址资源(曹妃甸港、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滩涂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盐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旅游A级景区198个)等。
2 河北省海洋开发现状
2.1 海岸线使用结构
据2007年《河北省海岸线修测》成果显示,目前全省海岸线类型分为自然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3类。其中,自然岸线长度为86.9 km,占全省岸线总长度的17.9%;河口岸线长度为4.5 km,占全省岸线总长度的0.93%;人工岸线长达393.5 km,占全省岸线总长度的80.99%[4]。至2010年,全省已利用大陆岸线478.88 km,岸线利用率达到98.77%[5]。根据全省海岸线使用情况,可将岸线分为7种类型,各类岸线使用结构见图1。
图1 2010年河北省海岸线使用结构
从图1可知,河北省岸线利用类型比较齐全,但各类岸线利用状况差异较大。其中,渔业岸线长度为252.95 km,占总岸线的52.82%,所占比例最高;工业与城镇利用岸线次之,占总岸线的20.69%;而交通运输、旅游娱乐等总和所占比例不足30%,说明河北省岸线利用以渔业资源开发、工业与城镇建设为主,而交通运输、旅游娱乐等利用强度不够,临港产业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2.2 海域利用类型
截至2010年底,河北省海域利用面积160 265.96 hm2,其中,已利用海域面积为316 973.36 hm2,全省海域利用率为23.07%。从用海类型来看,河北省海洋开发主要包括渔业、交通运输、工矿、旅游娱乐、海底工程、排污倾倒、围海造地和特殊用海8类,2004—2010年河北省海域利用类型见表1。
表1 2004—2010年河北省海域利用类型 单位:%
从表1可知,虽然河北省用海类型较齐全,但用海结构规划性较低。横向比较来看,河北省海域使用主要集中在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海洋产业领域,2004—2010年两者所占比例均在50%左右;而工矿用海、旅游娱乐等海洋产业使用类型所占比例不足10%。纵向比较来看,2004—2010年,渔业、交通运输、围海造地等所占份额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围海造地增长幅度最大,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1.1%增长到2007年的6.84%,增长了5.74个百分点;渔业用海不仅占比最高,而且所占份额持续增长,由2004年的36.55%增长到2010年的40.54%;交通运输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10.99%增长到2010年的12.81%,增长了1.82个百分点。工矿以及特殊用海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特殊用海下降幅度最大,所占份额由2004年的43.15%下降到2010年的36.22%,下降了6.87个百分点;工矿用海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6.0%下降到2007年的0.43%,下降了5.57个百分点[6]。旅游娱乐、海底工程、排污倾倒所占份额基本稳定。
2.3 海域使用金征收来源
2000年以后,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岸带开发力度的加大,不仅养殖渔业用海的范围增大,而且用海类型由单一的养殖用海向多用途用海转变。河北省海域使用征收范围主要包括填海造地用海、构筑物用海、围海用海、开放式用海以及其他用海。近年来,尤其是围海造地规模增加,河北省海域使用征收金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而且海域使用金征收总额的变化和围海造地的规模密切相关,2006—2008年河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情况见表2。
表2 2006—2008年河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状况
2004年,河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总额仅为3 632万元,主要来源于渔业用海和交通运输用海,而2008年河北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总额高达15 116.96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316.2%[7]。通过表2可以看出,渔业用海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占比由2006年的11.09%下降到2008年的5.88%,而填海造地征收金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由2006年的7 884.44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2 083.39万元,且占比份额一直都在80%左右,同时也可以看出年度征收围海造地海域使用金数额是影响海域使用金征收总额的主要因素。
3 河北省海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海域使用类型比例不协调,利用效益偏低
河北省海岸线及海域利用类型都较为齐全,但是用海结构整体规划性偏低,使用类型比例不协调。通过图1和表1可以看出,河北省在使用类型上主要以传统渔业生产使用所占比例较高(2010年海岸线使用占52.82%,海域使用占40.54%),而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包括工矿、旅游娱乐等)用海所占比例偏低,2010年两者所占比例之和不足1%。工矿用海大多直接用于盐业、临海工业和油气开采所使用,相应的产品加工业开发较少;而旅游娱乐用海大多以单纯利用资源型的海水浴场为主,直接导致了河北省海域利用效益偏低。
渔业养殖虽然一直是河北省海域使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具体规划,围海养殖、底播养殖和设施养殖等利用类型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导致有效使用面积小,资源浪费严重。2012年,河北省海域使用项目确权海域面积3 435.34 hm2。其中,自然保护、军事、排污倾倒、交通运输等公益性利用类型面积占全省海域利用总面积的33.67%,而渔业、交通、工矿、旅游娱乐、海底工程等生产性用海仅占66.33%[8],使用比例的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海域使用效益(主要指经济效益)的提高。
3.2 海洋科技支撑力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
近年来,河北省海洋科技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产业增产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但是河北省海洋科研能力与海洋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科研基础薄弱、高水平科技产出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9]。从表3可以看出,河北省无论是在海洋机构数、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上,还是在海洋科研经费投入以及拥有发明专利的总数上,都位居环渤海地区的最后一位[10],说明河北省海洋科技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尽管河北省在海盐资源以及油气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由于其海洋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不足,技术转化率较低,存在着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技术水平低以及产品质量差的弱点,导致河北省海盐及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11]。同时,由于河北省海洋科技支撑力不足,海域开发大多以近岸海域为主,远海开发及潮间带利用较少;海洋产业多以传统渔业养殖、滨海旅游、交通运输等为主,而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不足。
表3 2011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活动情况
3.3 人工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河北省海洋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人工岸线长度及围海造地面积逐年增加。由于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天然海岸线、公共可利用海岸线等资源稀缺,岸线人工化造成自然景观破坏,滨海湿地丧失,海湾和河口纳潮量降低,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近岸海域生态服务功能严重受损,防灾减灾能力降低。同时,河北省填海造地呈现出速度增长快、面积不断扩大的特点。2011年河北省填海造地确权面积2 225.44 hm2,占全国填海造地面积的15.95%,位居全国第一[12]。大规模填海造地使得河北省海洋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和海洋灾害防御等服务功能严重受损。据国家海洋局对河北省海洋生态监控区—滦河口—北戴河生态区的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高风险状态,主要表现为海洋生境改变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部分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含量偏高[13]。2004—2011年初级生产力和渔业产量持续下降,2011年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约为33种,仅为2004年的43.4%。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部分海洋生物体内砷和石油烃含量超标,超出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区内珍稀动物文昌鱼的最高密度由2005年的945个/m2下降到2010年的45个/m2,为近10年来最低值[14]。
虽然河北省海域使用类型较为齐全,但用海方式主要集中在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传统领域,存在着用海结构整体规划性偏低、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以及人工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 河北省海洋开发传统产业占比过重,而传统海洋产业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方面,这些资源型产业经营粗放,产出效益低;同时这些产业投入简单,科技含量低,严重影响了产业内部的自主创新。(2) 海洋空间资源存在着高强度利用、粗放利用与闲置未用并存的现象。河北省岸线资源利用较高,但是海洋滩涂资源与浅海资源利用率较低,空间利用的不平衡导致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从而海洋效益水平整体偏低。(3) 填海造陆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生态承载力急剧下降。近年来,曹妃甸循环经济区等海域大规模地围海造地,给河北省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海水污染加剧、海洋生态功能受损、海洋灾害防御能力严重下降等,这些问题使河北省海洋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15]。
4 结语
4.1 科学划分功能分区,确定海域开发利用的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
在《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的指导下,科学规划海洋资源的开发,确定海域开发利用的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优化海域使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缓解近岸海域资源供需矛盾,减轻资源压力;在规划控制下,均衡利用空间资源,加大海洋滩涂、潮间带等资源的开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高强度利用与闲置浪费并存现象普遍的局面,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4.2 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引领和支撑海洋经济转变方式
坚持以科技兴海为核心,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发能力,培养壮大海洋科技力量,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理念,对传统海域使用方式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学技术运用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支撑地方海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4.3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污染防控和环境监管,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扭转海域环境及海洋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时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治理,恢复原有功能,使近岸海域环境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稳步提高海岸及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健全海洋灾害、重大污染事件风险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全面提升对海洋突发事故和灾害的监测、预警及应对能力;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环境治理和修复力度,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Z].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222-225.
[3]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海洋局).河北省海洋资源概况[EB/OL].http://www.hebgt.gov.cn/index.do?templet=list_zygk_hyzy&cid=76&id=11694
[4]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域使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4-15.
[5]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EB/OL].http://www.hebei.gov.cn/hygnwb.html.
[6]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公报[R].2004-2007.
[7]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公报[R].2006-2008.
[8]国家海洋局.2012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EB/OL].http://www.soa.gov.cn/zwgk/hygb/hysyglgb/hygb/201303/t20130314_24571.html
[9]梁永国,曾昭春,李少云.沿海开发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海洋科技力量整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52-2455.
[10]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M].海洋出版社,2013:134-138.
[11]刘爱智.河北省海洋盐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1):101-105.
[12]国家海洋局.2011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EB/OL].http://www.soa.gov.cn/zwgk/hygb/hysyglgb/2011nhysyglgb/201212/t2012121 7_22843.html.
[13]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345-347.
[14]河北省海洋局.河北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05-2010.
[15]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