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苏绣艺术中的闺阁绣研究

2014-10-20

关键词:绣品苏绣刺绣

王 欣

1 关于苏绣艺术

苏绣艺术脱胎于吴地普通刺绣技艺,在千百年的发展中,通过吴文化的浸润、绘画艺术的影响、各种刺绣技艺的融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得以正式形成。从学术角度来看,苏绣指以苏州为中心、在吴地的地域内运用了苏绣针法技艺并具有苏绣艺术特征的刺绣品或刺绣技艺的总称。因此,包括上海的顾绣、南通的沈绣、常州的正则绣、无锡的锡绣、扬州宝应绣等苏绣分支,都应纳入苏绣艺术的范畴之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苏绣艺术动态的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根据其绣品的不同属性可将它们分为闺阁绣、民间日用绣和宫货绣3类。

2 闺阁绣释义

古人云: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对于普通百姓人家的女性而言,刺绣被视作她们维持生计的谋生手段之一,通过绣制一些日用品可以来换取生活所需的钱物。而在富庶人家里,生活富裕的小姐和少妇们并不需以刺绣为生计,对她们而言,刺绣就如琴棋书画一般,是她们“寄托情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德”[1]。因而这个“必学之艺”成为了大家闺秀平日消遣时光、寄情养性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清代刺绣名家丁佩在其编著的《绣谱》中写下了刺绣陶冶性情的功能:

工居四德之首,尔绣又特女工之一技耳。古人未有谱之者,以其无重轻也。然而闺阁之间籍以陶淑性情者,莫善于此。以其能使好动者静,好言者默,因只借慵惰息纷纭。一志凝神,潜心玩理。固不特大而施之庙堂,小而饰之,莫不瞻黼黻之光,得动植之趣也。至于师造化以赋形,究万物之情态,则大与才人笔墨名手丹青同臻其妙。

闺阁绣,正是指上层社会名门闺媛们以自娱为目的而进行的刺绣。这些绣品大多是以欣赏为主,用于自我欣赏或亲友间礼尚往来的礼品,以及书房、卧室、厅堂或深闺中的装饰陈设。

由于闺阁绣品的绣制者往往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刺绣技能和创造力,因而闺阁绣品不同于民间的普通绣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刺绣工艺水平、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闺阁绣发展到后期,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市场流通,被上层社会人士购买以后用于收藏或者馈赠亲友。

3 闺阁绣的成因

综合来看,闺阁绣的形成主要归结为以下2方面原因:

首先,从刺绣主体来看,闺秀们大多家境优越,掌握着较高的刺绣技艺,精通各种针法和配色技巧。由于吴地重学的氛围浓厚,她们从小就有较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她们视刺绣与琴棋书画一样,作为精神追求的活动之一。如韩希孟“精通六法,善画花卉,刺绣尤为精绝”[2]。刺绣主体所具有的较高素养,使她们“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从根本上决定了苏绣艺术中闺阁绣的欣赏功能及其艺术层次。并且这些闺秀们为了能绣出自己满意的绣品,常常不计工本、不遗余力地精工细作,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情感与智慧,这更使得苏州闺阁绣中的精品层出不穷,收藏和鉴赏这些精美的绣品也一度成为上层社会的风尚。并且闺阁绣精品一旦流入社会,还常常会被坊间的普通妇女作为范本进行临摹和借鉴。

其次,从绣品题材来看,一方面,由于闺阁绣的题材多源于历代传统绘画作品,受到文人追求的高雅脱俗、古淡天真思想的影响,闺阁绣形成了高雅的艺术格调,体现了它与文人画在创作思想与审美情趣上的契合。另一方面,社会上很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闺阁绣品的创作与评论,甚至很多闺秀们的家人就是文人或画家,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它的艺术水准。如上海露香园顾氏家族就与董其昌相交甚密,韩希孟的丈夫顾寿潜还是董其昌的入室弟子,这使得顾绣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充分的人文环境滋养。此外还有顾横波、曹墨琴、赵慧君等闺阁名媛,她们自身或家人就是文人、画家,作品往往经过名人题跋。可见,文人画家们的思想在无形之中对闺阁绣的创作、闺阁绣风雅格调的形成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4 闺阁绣的艺术特征

4.1 追求笔墨效果的“画绣”之风

“画绣”之风始于南北朝、兴于宋代,至明代达到繁盛期。随着宋代工笔画的发展达到鼎盛,唐宋名家的书画作品被大量用于刺绣,其中更是以花鸟画稿为主。这类画绣作品较为讲究写实的风格,追求模仿原作的笔墨线条和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出柔和细腻、清新委婉的文人审美倾向,还融入了吴地文化中“淡雅隽永、玲珑飘逸、精巧工致的地方色彩”[3]。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云:“宋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锋,设色开染,较画更佳,以其绒色光彩夺目,丰神生意,望之宛然,三昧悉矣。”由此可见这些极具观赏性的画绣深得当时文人士大夫之喜爱,被“视为文人雅士提高居室堂屋情趣的必备艺术品之一”[4]。

而“画绣”风格也是闺阁绣中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图案绣题材,而以传统绘画或书法为绣稿,追求刺绣作品的书画效果,真正反映出了“绣即闺阁之翰墨也”[5]。

明末嘉靖年间上海崛起的“露香园顾绣”就是苏绣艺术体系中闺阁绣的典型代表,它以花鸟和人物,特别是花鸟题材为主。顾家家眷中以韩希孟的刺绣技艺最高,因此顾绣也称为“韩媛绣”。韩希孟曾于明崇祯年间摹绣了宋元绘画名迹,其中有《洗马图》、《百鹿图》、《女后图》、《鹑鸟图》、《米画山水图》、《松鼠葡萄图》(图1)、《扁豆蜻蜓图》(图2)和《花溪渔隐图》,后世称这8幅画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此外顾绣还深深受到了当时“华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的影响,董其昌确立了中国画的“南北宗”论,并推崇以婉约、清淡为特征的南宗,作品追求“士气”、“逸品”,讲究作品构图疏落平淡、笔墨淡润、设色温雅,这些特点无一不在顾绣作品中得以体现。

在绣稿表现形式上,闺阁绣大多采用国画形式布局,将画、绣、诗、书相结合,有的还有题词和落款,这些作品反映了名媛们的闲情逸致,深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追捧。如清代苏州闺阁绣的代表人物赵慧君的《金带围图》,作品表现了金带围这一芍药花中名品的天然风韵,其绣稿由她丈夫、苏州昆山画家顾春福所绘。绣幅左上角有顾春福题句:“去年夏在白门市中购折枝芍药供玩,审视一种有黄瓣匝于花腰,盖所谓金带围也”,下有“春福”绣印一方,并且绣面上还有名人吴大征、张愿令等35人边款题跋,赞誉此作“画韵针神,可称双绝”(图3)。作品绣工精细、设色高雅,且构图秀丽、结构严谨,是清代闺阁绣的典型代表。现存于世的闺阁绣代表作品还有清初曹墨琴绣制的《萱花图》、清末刺绣名家凌杼绣制的《花鸟册页》和《窅娘舞莲图》、薛文华的《紫藤双鸣》(图4)等。

图1《松鼠葡萄图》

图2《扁豆蜻蜓图》

苏州地区还先后涌现出众多在刺绣上成就斐然的名门闺媛,朱启钤在《女红传征略》中对此有所记述,其中较著名的有清代苏州吴县的钱蕙,“聪慧绝人,工诗,著有《兰馀小草》,又能以发代丝,精绣古佛大士像及宫妆美人,不减龙眠白描,时称绝艺”;又如苏州吴江杨卯君,“工佛像,名流多为题咏之,君善辑《针史》行世。”而其女儿沈关关“尤能出新意,所绣山水人物,无不精绝,尝墨绣顾茂伦《濯足图》……”。另外,苏州昆山赵慧君能绣“山水人物,色丝鲜丽,一如图画”[6];此外,《女红传征略》中还列举了如程景凤、周湘花、盛元玉等多位优秀的苏州闺阁绣艺人,这些都证明了当时闺阁绣在苏州地区的规模和艺术成就。

4.2 画绣相彰

画绣相彰是闺阁绣中的又一个重要艺术特色。为了完美再现绘画作品的效果,闺阁绣不仅强调绣工精细,如运针不露针眼、针线细密、镶色和顺、绣面平服等,还在针法上进行了较多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用以模仿绘画笔墨的技巧,如散针、套针、滚针等针法。但有时受针法和技法所限无法达到画稿效果时,刺绣者会在针所不及之处用笔接色,称为“补色”。如作品中的主体:人物、花鸟、动物等完全采用刺绣,而处于次要位置的山石、云雾等背景多以画代绣,这样既能达到虚实相应,突出主体,还能节省绣工,可谓一举多得。

在顾绣作品中,画绣合璧的情况随处可见。如南京博物院藏的《花蝶图卷》,绣品中花朵的叶子、石头和地坡等均为笔墨着色,而其余的蝴蝶、花朵等则运针绣成,一绣一绘两种手法结合得十分精妙。如韩希孟的代表作《洗马图》,画面中的马匹、垂柳、驳岸等多处也使用了淡彩渲染的手法(图5、图6)。又如在《顾绣群仙祝寿图》中,人物服装是先上底色,然后施以针线,半绣半绘,两者相得益彰。

图3《金带围图》

图4《紫藤双鸣》

图5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洗马图》

图6 《洗马图》技法分解图

为了在刺绣中充分表现绘画中的渲染效果,苏州闺阁绣还较注重使用中间色。有时没有合适的中间色,甚至采用给丝线手工加色的方法,力求获得与原稿一致的视觉感受。

4.3 绣品功能的转变

闺阁绣是在实用刺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普通人家的女子刺绣相比,更强调绣品的艺术性、欣赏性。而一幅绣品之所以能较富欣赏性,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有较高的刺绣艺术,精通各种针法和配色等方法;第二是要有一幅适合刺绣的画稿,画稿的好坏是刺绣是否精美的关键,如果稿本水平不高,刺绣技术再高也不可能有精美的刺绣品”[7]出自吴地的闺阁绣正是完全符合了这两点要求,使它能够脱离实用性,上升为刺绣欣赏品。

不过随着闺阁绣的发展,它的商品属性逐渐凸显,被社会上层人士购入后作为收藏或礼品。南京博物院藏《紫藤水仙》、上海博物馆藏《鹿鹤同春》,以及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刺绣寿屏《瑶池仙品》、《泰岳五株》、《诸仙祝寿》等,均属此类闺阁绣品。

综上所述,闺阁绣是旧时闺媛们寄托情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画绣”之风,强调绣品的艺术性和欣赏性。随着苏绣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懈的艺术创新,苏绣艺术“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也在闺阁绣艺术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作为苏绣艺术中的精华,闺阁绣在提升苏绣艺术格调、推动苏绣艺术创新和加速苏绣技艺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叶继红.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段本洛,张圻福.苏州手工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孙佩兰.吴地苏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4]刘凡.论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贡献[D].南京:东南大学,2006.

[5]叶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清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墨林今话[M].清同治刊本.

[7]徐绍青.试论韩希孟刺绣艺术[J].姑苏工艺美术,1981(1).

猜你喜欢

绣品苏绣刺绣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苏绣,“秀”出奇迹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清新唯美的刺绣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