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2014-10-17张莲
张莲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指挥员。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增加较快,学生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路人,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和教育、引导、管理、服务的使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沿革
1951年11月3日,《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政务院批准。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指出:“为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的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辅导员也应社会需要,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转变为“事务型”辅导员,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后,辅导员的事务性、应急性工作大量增加。而且,为应对扩招而迅速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本身存在年龄偏低(35岁以下的占到总数的69.4%)、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欠缺的问题,加速了其承担更多事务性工作的趋势。这一转型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一次转型。
二、辅导员角色宏观定位
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仔细解读它可以发现,它是教育部作为我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综合了国家、政党和社会三方对辅导员要求后作出的。德育教师的定位,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分工的特色,是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定位,则是党对辅导员的要求,它体现了党需要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培养党的接班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则是国家、政党和社会多方意志的体现,国家和政党希望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和引路,培养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都非常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宏观角色定位,是由多方共同规定的。
由于我国辅导员是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工作,当三种角色定位发生冲突时,会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成才引导工作都是依附于思想政治工作的。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面临的挑战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思想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等从多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当然也对辅导员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产生着深刻影响,容易使其陷入因心理冲突而引起的困扰和压抑中。第二,学生工作转型带来的职责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宿舍管理、危机处理、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日益成为辅导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指导与服务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辅导者、生涯规划引导者、学生权益保护者等新的角色日益凸显。当前的辅导员工作已不局限于德育范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四、高校辅导员角色面临的困境
事务性工作过多导致角色模糊。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内容上的综合性,因此常常给人一种繁忙的感觉,好像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辅导员完成,似乎哪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务性工作,辅导员都要去抓去管,很难有时间用心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谈不上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引领学生成长。社会认可度不高造成心理失衡。一方面,社会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可度并不高,认为他们不过是学生的“高级保姆”,工作简单枯燥,甚至不认为他们属于高校教师。
五、准确把握学生工作的内涵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将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辅导员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为此,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学生工作的内涵。
学生工作是事业,事业的真谛在于奉献。辅导员要对学生工作有感情、有激情、有热情,能使学生成才,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是辅导员价值的最好体现。
学生工作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务实。辅导员要密切关注社会环境与学生心理、价值取向的发展和变化,深入学生宿舍,及时调整学生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力求将学生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