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4-10-17曲洪学

吉林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孔洞防治裂缝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是常见的工程项目,在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工程的主要项目,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及运行状态,所以一定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工程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孔洞;防治

中图分类号: TV544+.9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46

1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1.1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施工过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较多,总体来讲是由于混凝土内外的应力差所致。应力的产生也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在养护过程中,表面覆盖不好,水分急速挥发,这样体积会收缩而产生内外应力导致表面裂缝的产生。再如冬季施工过程,保温做得不好,表面温度低,而混凝土内部在凝结过程中产生热量,温度升高而体积膨胀,内部和外部应力差加大,导致裂缝产生。混凝土裂缝可分为塑性收缩裂缝和缩裂缝,裂缝产生的程度,如果只是在表面产生的一些细小纹裂,而没有延伸到混凝土内部,这样的裂缝属于表面裂缝,一般不会对整体工程质是产生影响,但如果裂缝较宽,且向混凝土内部延伸就有可能对工程运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形成安全隐患。

1.2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在局部出现的一些孔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这样的窟窿有的在混凝土表面能用肉眼直接看到,有的在内部需要用专用检测设备检测到,多数集中在钢筋最密集的方,或是捣振设备无法振到的地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泥砂浆分布不均,一些地方过少,相对石子较少,而石子间的孔隙没有水泥沙浆填补而造成,加上振捣时设备无法振捣到位。

1.3麻面

混凝土麻面主要是在一些混凝土的局部表面出现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少浆和许多小小凹坑、麻点,这些凹坑、麻点使得混凝土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但没有漏出钢筋,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模板的原因产生,由于模板表面不光滑或粘附一些杂物,这样在拆模时就把混凝土表面粘下来一些,或是模板表面未浇足水分,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水分被模板吸附,表面失水过多而形成。另外板板拼缝不严、振捣不实、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接触面有气泡等都会形成麻面。

1.4露筋

露筋的危害相对要严重,产生原因很多,如在浇筑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混凝土配比不当产生离析、钢筋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振捣不到位或振捣时使钢筋移位、拆模时产生的缺棱掉角等情况都是产生露筋的原因。

1.5孔洞

孔洞也是混凝土常见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结构内部,一般尺寸较大,空隙明显,局部没有混凝土,有漏筋情况,多产生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如果在混凝土下料时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就会形成。另外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也易导致孔洞产生。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或混凝土内掉入杂物,被卡住,都能产生孔洞。

2混凝土常见问题的应对

2.1裂缝的应对措施

2.1.1严控材料质量 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根本条件,在选用混凝土材料时,要对各种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按照标准选用优质的材料,如水泥的标号、石子粗细、沙的清洁程度、外加剂的选用都要达到工程规范。

2.1.2科学进行配比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各种材料的比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施工前要进行现场试验得出科学的合理的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制定施工标准,除了保证规定强度,还要满足施工稠度,按照科学的配比关系进行配料,对水量、沙量、石子、外加剂都要严格按照参数指标进行。

2.1.3严控施工工艺 浇筑时间、顺序、振捣人员、振捣时间等都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另外还要注意温度、湿度对施工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减小或避免,浇筑完成后要注意后期的养护,合理养生,采用喷洒养护液、塑料薄膜覆盖、蓄水养护等方法进行,实施最低应达到一周。

2.2蜂窝的应对措施

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进行科学优化,在配制时严控各种材料的用量,做到精确计量,保证配合的准确。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保证充分的搅拌,使得各种材料能得以混合均匀。浇筑时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精确控制振捣时间及振捣位置,避免振捣不足或过振及漏振情况的发生。模板支好后要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支撑情况,检查模板缝的严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漏浆,避免模板支撑不稳情况发生。

2.3麻面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对模板进行彻底清理,保持表面的光滑与清洁,清除上面的杂物,现在多用金属模板,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可采用塑料薄膜进行隔离避免粘连,有的采用涂抹防粘油隔离,注意涂油要均匀一致,也不要涂得过多和漏涂。如果采用木质模板,要在浇筑前充分浇水保持模板的湿润程度,避免过分吸水,模板接缝处要做加密处理。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4露筋的应对措施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现象应及时调整直正。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当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5孔洞的应对措施

由于孔洞多产生于钢筋密集的部位及一些相对复杂的部位,针对这些部位,在浇筑时要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灌,振捣时要认真,选用有经验、水平高的振捣工,确保振捣到位,严防漏振或振捣过度,必要时要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在侧面加开浇灌门。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参考文献

[1]张焕敏,涂兴怀.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J].混凝土,2005,(10):74-77.

[2]林伟.对水工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论述[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09,(8):234-235.

作者简介:曲洪学,中专学历,公主岭市秦家屯灌区管理局,工程师,研究方向 :农田水利。endprint

猜你喜欢

孔洞防治裂缝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裂缝(组诗)
地球的裂缝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