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休闲教育探论

2014-10-17康卫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9期

康卫国

摘要: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教师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升教师生活与生命质量,促进教师成

长与个性发展。针对教师休闲认知模糊、休闲时间被剥夺、休闲行为失范、休闲质量低差等状况,建议采取加

强教师休闲教育的策略:纳休闲教育入教师教育,积极开展教师休闲研究;指导教师确立正确休闲价值观,

提高教师休闲能力;营造教师休闲氛围,引导教师休闲;提升个体休闲认知,加强教师自我休闲教育。

关键词:教师休闲 休闲教育 教师休闲教育

教师是我国所有职业群体中占有闲暇时间最

多的群体。透视教师休闲现状并合理引领教师开展

健康、高效、优质的休闲,对于大大丰富教师们的职

业生活以及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进而促进其身心

健康和专业发展都极具现实意义。随着社会发展以

及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教师休闲有了更多的保

障,但其休闲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休闲的状况

所谓教师休闲,指的就是教师在个人可以完全

支配的闲暇里所进行的一切自主安排的活动。休闲

与每个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息息相关,是教

师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休闲不仅能丰富教师

生活内涵,缓解身心压力与焦虑,悦纳与发展自我,

增强归属感,建构完整与健全人生,提升生活与生

命质量,促进其成长与完美个性发展。叶澜教授指

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

的教育质量”。所以,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又进一

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从而使其教育教

学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教师还可以利

用在休闲中形成的休闲价值观与掌握的休闲知识

技能以及获得的休闲体悟和经验等教育资源,得心

应手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休闲,对其健康发展施以

积极影响。然而,在我们国家,教师休闲的现状却不

容乐观。

1.休闲认知模糊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教师缺乏正确休闲观,休

闲认知模糊,意识淡薄,对休闲的理解偏于狭隘和

浅薄。一是工作主义地对待休闲,崇尚“工作中心”,

无心休闲;二是消极主义地对待休闲,对休闲充满

长期偏见和强烈抵触,总认为“勤有功,戏无益”;三

是工具主义地对待休闲,对立休闲与工作和学习,

认为休闲就是休息和玩。

2.休闲时间被剥夺

受应试教育及其惯性影响,一些学校往往为追

求高升学率而无视教师休闲需要,教师闲暇和自由

被日复一日的上课、改作业、考试、检查评比等程式

化的繁重的工作任务所恣意侵占,闲暇时间未真正

成为教师“供自己安排的时间”。

3.休闲行为失范

休闲观念的滞后以及受社会上不当思想意识

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教师休闲被异化,如消极被

动地在看电视中虚度光阴,沉湎于网络消磨时光,于

觥筹交错中“一醉方休”,更有甚者进行有害休闲等。

4.休闲劣质低效

由于社会、学校与教师个体等对教师休闲理解

和认识的偏差以及不够重视等,教师休闲的社会条

件支持系统缺失,导致教师休闲文化建设落后,休

闲资源匮乏,休闲领域狭窄,休闲内容单一,休闲方

式单调乏味,休闲技巧缺乏,休闲层次低下,甚至出

现休闲庸俗化倾向。

二、教师休闲的教育意义

1965年,以当代成人教育和休闲教育为主题的

国际会议在布拉格召开,标志着休闲教育已成为全

世界教育领域的新课题,且日益引起世人高度关

注。而教师休闲教育即是为帮助并引领教师形成正

确的休闲认知以及休闲价值观,养成良好休闲行为

习惯,使其有效利用闲暇进行健康休闲以提高

生活和生命质量。教师休闲需要教育的涵养、引导

与提升。

1.实施教师休闲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休闲质量

健康休闲活动的产生依赖于休闲主体正确的

休闲价值观,休闲品位和质量则有赖于休闲主体较

强的休闲能力。休闲能力不同,休闲主体所获得的

休闲境界和质量会有很大差异。教师休闲理念特别

是休闲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它

需要一个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恰如美国休闲研究者

约翰·凯利所认为的那样,“休闲本身是一种后天习

得的行为、态度和意义。我们通过体验和选择的历

史渐渐社会化并学会了休闲”。休闲教育作为休闲

的必要准备,其实施与完善关系到教师休闲的境界

和质量乃至其自由和全面发展。

2.实施教师休闲教育有助于教师克服休闲障碍

休闲障碍是影响个体主观知觉不喜欢或无法

继续参与某休闲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心理障

碍、人际障碍和结构性障碍等三种类型。内在心理

障碍即个体内在心理状态或态度而影响其休闲喜

好或参与的因素如压力等,人际障碍即个体因没有

适当或足够的休闲伙伴而影响其休闲喜好或参与

的因素,结构性障碍即影响个体休闲喜好或参与的endprint

外在因素如休闲资源等。通过教育不仅可以为休闲

正名,重塑适合当今人类社会的休闲观念,解开个

体在休闲时放不开的心结,而且具体的教育与疏导

也可以解决休闲主体具体的心理障碍。“如果通过

教育解开了人休闲的心结,进而形成正确的休闲观

念,爱休闲、懂休闲、会休闲的人多了,休闲的人际

障碍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同样,全社会对休闲的

认同和积极参与也必然会大力开发休闲资源,从而

使休闲的结构性障碍得到消解。”

3.实施教师休闲教育有助于教师持续休闲

休闲教育积极倡导教师休闲也是一种可持续

休闲。通过对教师休闲教育的引导,不仅提升了教

师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同时,教师休闲教育可以为

学生休闲教育提供一种借鉴和帮助,教师可利用所

积累的休闲知识技能等教育资源,得心应手地对学

生实施休闲教育指导。如此,教师在自身积极休闲

以及指导学生休闲教育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增强了

休闲体认、休闲经验反思和积累、休闲能力和水平

提高等。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健康休闲、快乐体验、高

效指导与能力积聚的良性循环中,促进了教师的专

业学习与发展,大大增强和保障了教师休闲的可持

续性。

三、教师休闲教育指导

1.纳休闲教育入教师教育,积极开展教师休闲

研究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完整的教育

应当是包括工作教育和休闲教育在内的、两者不可

偏废的、塑造人的品性的一种方式”。国家应明确

确立休闲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为适应

与满足社会公众的休闲需要特别是学校师生的休

闲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休闲的导向作用,必须尽快

将休闲教育列入正规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完善休

闲教育课程并将其介入教师教育。可以说,休闲课

程的介入是实施教师休闲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将

休闲教育纳入教师职前教育,“在高校尤其是师范

院校要尽快开设休闲教育专业,可以开设诸如休闲

社会学、休闲经济学、休闲心理学、休闲与健康教

育、休闲与环境保护、休闲与文学创作、休闲与体育

娱乐、休闲与社会发展等相关课程”;二是将休闲

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努力为教师提供优质的、

具有积极休闲价值的培训,并要帮助教师改变休闲

与培训对立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把继续教育培训

看成培训与休闲一体化的休闲性学习活动而积极

参与其中。

2.指导教师确立正确休闲价值观,提高教师休

闲能力

帮助并指导教师树立正确休闲价值观是教师

休闲教育的首要任务。一要树立科学化休闲价值

观,以引导教师学习先进休闲理念、崇尚健康休闲

方式、实施文明休闲行为、养成良好休闲习惯,提升

休闲质量;二要树立个性化休闲价值观,以引导教

师积极参加各种休闲活动,规范自己的各种休闲行

为,不断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促进个性全面、自由的

发展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三要树立和谐化

休闲价值观,以引导教师休闲既关注自身完整与充

分发展,又积极促进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发展,实现休闲的人本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要树立社会化休闲价值观,以引导教师充分利用

闲暇时间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学识才能,积极参与各

种社区休闲、社会公益服务等,获取更多社会支持。

休闲能力是保证教师休闲质量的重要条件。休

闲能力是以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体力

体能为基础,逐步演变而成的多种专业能力和社会

化能力。休闲能力的获取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即校

园知识的内化与扩展、岗位培训和实践体验以及休

闲活动的反复磨练。

3.营造教师休闲氛围,引导教师休闲

积极推进教师健康休闲文化的培育、建设。“健

康休闲文化是以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理念为基

础,以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现代休闲方式为手

段,促进人在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的健康和谐,

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观念、态

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健康休闲文化重视休闲

的精神文化性,是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以及提高教

师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弘扬

我国优秀传统休闲文化并适当引入国外优秀休闲

文化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大

力拓展丰富的休闲资源,完备各项休闲设施,组建

各类休闲社团,开展各种文化休闲活动,特别是要

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基于专业探讨的诸如教育科研

等高品位的休闲式文化沙龙,丰富休闲文化内涵。

积极创设教师休闲的良好环境包括:①人文环

境。要制定长期的教师休闲计划,广泛进行健康休

闲知识讲座等宣传,提高其休闲参与的积极性和主endprint

动性;实施人性化管理,还教师应有闲暇时间;注意

强化教师自我观念并予以充分选择和决定休闲的

自主权。②物质环境。要争取各方支持,从教师实际

休闲需要出发,大力加强社区和校园文化建设,积

极开发和拓展教师休闲资源。③组织环境。针对教

师职业特点构建健康组织文化,发展休闲活动的各

种组织如指导教师自愿成立“教工之家”等休闲组

织,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等多种途径为教

师休闲创搭平台。④人际环境。加强学习型组织文

化建设,积极倡导合作性竞争与互利“双赢”,为教

师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

教师拓宽休闲渠道,提高休闲品位,进行创造性休

闲,实现休闲价值最大化。

4.提升个体休闲认知,加强教师自我休闲教育

个体是休闲的主体也是休闲教育的主体,休闲

观念的形成以及休闲质量与层次的提升等都需要

通过休闲主体的自我内化而得以实现。所以,教师

要自觉加强自我休闲教育,做到休闲教育与自我休

闲教育的有机统一。

调适观念,科学认知休闲。首先,要认识到人类

之所以无止境地追求社会大发展,正是为了拥有更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更多闲暇时间来提高休闲质量,

而只有充分享用和占有休闲,才能真正享受完整的

生命和人生。其次,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社会休

闲与工作的一体化,休闲与工作相互影响、和谐统

一、相互交叉与渗透、互造生机与契机,恰如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

作,同样需要更崇高的美德去休闲。休闲可以使我

们有意义地生活”。再次,教师应主动解放自己,做

时间和金钱的主人,因为时间和金钱不是休闲的必

要条件。另外,教师还要清楚对于休闲的追求应当

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生命价值的展现和职业道德

义务与责任,所以更应重视并积极完善自我休闲生

活德性,自觉将休闲生活与自我德性提升相联系以

获得真正的德性自由。

科学规划,实践锻炼,提升发展个人休闲。教师

在全面了解个人休闲状况的基础上,注意根据个人

年龄、兴趣爱好、经济状况、工作地域、家庭状况等

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积极健康、和

谐有益、学习发展的休闲原则,有的放矢地科学规

划个人休闲特别是寒暑假这一特殊的假期休闲,同

时要坚持反复实践、乐于求教、善于模仿、勤于体

验,掌握休闲的各种技能技巧,并要开展经常性自

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及时纠偏,检点行为,总结经

验。并且,教师还应不断强化休闲中的发展意识,把

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担当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加强

自身休闲教育,提高休闲素养,创造适宜休闲空间,

培育健康向上的休闲方式,如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慈善捐助、免费咨询等,提升

教师休闲价值和休闲层次,促进自身与人、与社会、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休闲的本质虽是自由的,

但自由不等于放纵和忽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

任担当,任何休闲都不能超越道德边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