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生活的细流
2014-10-17周鸿
周鸿
电教片由于其固有的宣传性质,一般在创作上是策划先行,主题范围和创作方法多为命题式的。不过,也有一些电教片的产生不循此法,其主题是在创作者的生活中慢慢呈现出来的,其素材来源于创作者的日常积累。相比之下,这样的诞生过程更加符合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由于条件所限,电教人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机会很少,而我则幸运地在无意间找到了一个好线索,并利用工作之便有意地积累下了大量素材,从而创作了专题片《红军哥哥慢慢走》,有了一次“积累式创作”的体验。
富矿形成于不经意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个“偶”字,道出了文艺创作的奥妙。搜索枯肠,抓心挠肝,创作出的东西未必都好;灵光一现,妙手偶得,创作者观察生活的偶然收获经常会成为好作品的由头。这就要求创作者要有观察生活的意识,形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
素材的积累,往往是从非刻意的偶然开始。2011年,我们在瑞金市拍摄人物专题片《泽覃守灵人》时,为了充实素材,拜访了很多本土党史专家,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还原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著名红色作家、赣州文学院院长卜谷。说起泽覃守灵人张桂清老人的故事,卜谷如数家珍。他讲的很多细节,是以往各种红色历史研究资料中未有提及的,是他个人多年来深入民间一点一滴、一丝一缕搜集得来的,弥足珍贵,给予了我们至为关键的帮助。在敬佩之余,不由问起他的经历,方知为了挖掘这段红色往事,右腿残疾的卜谷连续六年来一直奔波于赣闽之间的群山中,前后采访过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几十个村落、几百位老人,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独特视角,成为这个研究课题的权威。
一个身有残疾、不良于行的人,奔波辗转,只为了挖掘一段红色往事,这是为什么?我由此产生好奇。此后随着与卜谷接触渐多,才知他是红军后代,他的父亲、叔叔都是红军战士,身体里流淌着红军的血脉。“抢救赣南一些逐渐被遗忘的红色历史轶事,是我的责任。”卜谷如是说。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深深被他打动,并在此后的历次合作中不知不觉地把镜头对准了他。
时刻采撷瞬间的光影
偶然发现的创作线索,其价值最初是难以确定的,其主题意义开始也是十分单薄的。因此,很多我们在生活中偶然的感触,都因为迟疑被我们错过,最终消失于我们的记忆中。所以,仅有发现生活的眼睛和敏锐的嗅觉还是不够的,必须要重视自己的发现,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增进对所发现线索的了解,形成最初的素材积累。
这是一个从无意识发现到有意识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和正式的素材搜集所不同的是,所有积累都是随机式的。每一个线索的价值都是随着积累增多而增长的,但正由于其创作方向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只能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细节挖掘。这就需要创作者有时刻搜集素材的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了解线索全貌的机会。
随后的几年中,因为《红色故事汇》等片的制作,我们和卜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我因此有了经常和他接触的机会,并逐渐深入了解了他的经历、现状和内心世界。因为多次请他讲解一些红色往事,所以我积累了大量的视频采访素材。当时我经常出入于他的家中,也多次和他一起参加一些红色历史采访研究活动,所以我的镜头就记录下了他的很多影像足迹。这是我的职业习惯使然,只要一进入采访状态,摄像机便时刻保持开机,我也会时刻准备着了解每一个我感兴趣的人,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得益于这一习惯,我积累了很多具有资料价值的过去的影像。
是金子总会发光
积累只是一种对线索的发掘,而不是创作。可以说我们积累的素材中,有很多都不能显现出创作价值,最终只有尘封在资料库里。但在尘封的资料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些东西发出光芒,从而使我们产生创作灵感和冲动。这是积累多了的成果,说明我们开始吃透素材,厚积薄发,产生了自己的主观认识,从而出现创作意图。
这一次,又有了制片任务,我在苦思良久后,打算拍摄卜谷。我把这些年积累下的关于卜谷的视频材料汇总成一个文件夹,反复观看;又把我的采访记录中关于卜谷的部分摘编出来,多次揣摩。三年间我对卜谷的记忆和认识不断在脑海里激荡重组,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一闪过:初次结识卜谷时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形象,与卜谷一起深入深山老林时他拖着右腿在山道上蹒跚前行的形象,在采访中他认真地向山中老人提问、边记录边沉思的形象,夜里披衣挑灯、伏案疾书的形象,在给青少年讲红色历史时真情流露、激情澎湃的形象……在这多个形象的背后,则是我对他的经历和处境的重温:三十年奔波劳碌,创作出大量红色纪实作品;几十年前与志同道合的妻子合著长篇小说《少共国际师》时,妻子急病撒手而去,他坚持完成作品,把书稿放在妻子坟头;几十年的奔波使他的腿疾恶化,右腿肌肉萎缩,但只要一听到哪里有新的红色线索,他立刻拖着病腿奔赴探寻……
就这样,卜谷的形象定位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一个追寻父辈足迹、抢救红色轶事、有着强烈的共产党员担当和深沉历史责任感的精神朝圣者,在求索之路上克服艰辛、百折不挠。
构思形成之后
可以肯定,当我们在确定了一个素材的创作构思和策划方案后,对日常积累进行回放,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素材根本用不到,还有很多素材能够用到但不够深入细致。因为这些素材都是日常中拍摄的,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所以,无论我们对一个素材的日常积累多么丰富,在进入正式创作后,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有计划的集中拍摄和对细节的深入补拍。
在归纳总结前期积累的有关卜谷的素材时,我发现这些素材存在着大量的天然缺失。比如资料库中有很多卜谷的视频,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卜谷是作为历史传承者和讲述者的身份出现的,讲的是红色往事,所以他不是情节的主体。还有一些视频资料,记录了卜谷在多种场合采访和演讲的场景,但或者是景别不全,或者是表情不清晰,在细节表现上也不够深入。显然,要细腻刻画好这个人物,细节补拍是必须的。
为此,我们制定了完整的拍摄方案,从卜谷的工作到他的生活,变换多个场景进行长镜头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挖掘细节。尤其是着重拍摄了他外出采访的艰辛:有一次,他在山路上摔倒,一边擦汗一边挣扎着爬起来,表情动作的细节令人揪心;还有一次,他在梅江河边跋涉,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在石头间缓慢移动,像是风中的稻草人般摇摇晃晃,每走一小步都要咬牙忍受病腿的疼痛,脸上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这些极具冲击力的细节描述,使卜谷的顽强意志和执着精神跃然于荧屏。
生活是创作的老师,积累是灵感的源泉,拍摄卜谷就是这样一个发现、积累和认识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用的是慢功夫,做出的却是“细活计”。
(作者为江西省赣州市委组织部干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