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昌油田群珠江组钙质砂岩层发育规律研究

2014-10-17杨朝强黄国政李茂文

特种油气藏 2014年3期
关键词:碳酸盐成岩钙质

姜 平,杨朝强,黄国政,李茂文

(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2.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 湛江 524057)

引 言

钙质砂岩层是碎屑岩储层中广泛存在的储层类型之一,不仅对储层的性质和油气分布有着重要影响[1-2],也是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之一[3]。文昌油田群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琼海低凸起中部区域,由文昌13-2、文昌13-1油田与文昌13-6油田组成,是在基底隆起上发育的低幅披覆斜构造带。新近系下中新统珠江组的地层厚度为191.0~1398.0 m,由上到下分别为珠江组一段、珠江组二段。珠江组纵向上为一个持续海进的沉积层序,下粗上细,属滨浅海相沉积。珠江组一段上部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与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下部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细、中粒砂岩、泥质砂岩间互,局部夹薄层浅灰色钙质砂岩。珠江组二段的顶部为灰褐色粉砂岩、含砾砂岩,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及灰色粉砂质泥岩间互;上部以灰色泥岩与灰色泥质粉砂岩及泥质含砾砂岩互层为主;中部以砂质岩为主,浅灰色砂砾岩、灰色泥质含砾砂岩及薄层浅灰色灰质、白云质砂岩,夹薄层灰色砂质泥岩;下部灰色砂质泥岩,浅灰色砂砾岩、泥质砂岩及薄层浅灰色灰质、白云质砂岩间互,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其砂岩储层中钙质砂岩层十分发育。钙质砂岩层作为成岩作用的产物,很多学者从水—岩、有机—无机和砂岩—泥岩相互作用对碳酸盐岩的成因、沉淀和溶蚀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4-10],但未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利用丰富的岩心、薄片、测井和测试资料,深入而全面地认识钙质砂岩层的成因、特征和识别方法,刻画出储层的非均质性,为下一步的调整和挖潜提供支持。

1 沉积背景

通过文昌油田群7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得出,该区岩性分为11类:砂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灰岩、钙质砂岩。钙质砂岩层主要分布在珠江组,其中钙质砂岩总层数为38层,在整个岩性中占9.97%,厚度主要分布在0.40~1.20 m之间,平均厚度为0.33 m。

通过岩心观察发现,碳酸盐胶结砂岩可以分为2类:一类含有丰富的介壳碎屑,介壳碎屑富集的位置,往往较致密,胶结作用较强烈;另一类钙质砂岩并未含有丰富的介壳碎屑,但经常与泥岩或砂质泥岩呈现突变接触,且突变接触位置砂岩较致密,强胶结,趋向砂岩的中部胶结程度逐渐减弱。

钙质胶结砂岩在显微镜下具备显著特征。一类为颗粒之间常呈现漂浮状接触(图1a),大量的粒间孔隙被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另一类为颗粒接触逐渐过渡到点—线接触,由于经历了一定的压实作用,因此粒间碳酸盐胶结物应为压实作用后的产物(图1b)。

图1 不同成因的钙质胶结物特征

2 钙质胶结物的成因类型

2.1 大气成岩类型

研究区生屑含量与碳酸盐胶结含量关系密切,生屑为碳酸盐胶结物的重要来源。浅层大气成岩环境使得生屑颗粒再结晶和溶解,生成碳酸盐胶结物所需的Ca2+。

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图2),有3个样品沿Ⅲ1线分布,1个样品沿着Ⅲ2,其余均分布在大气成岩区域。说明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主要受大气成岩环境的影响,仅少量与有机质氧化脱羧作用有关。

2.2 埋藏成岩类型

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分析可以还原碳酸盐沉淀时的温度,研究中收集了文昌13区5口井的C/O同位素分析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温度分布较离散,大约可分为4个区间,说明该区碳酸盐沉淀的期次至少存在4期。其中70~80℃区间样品数分布最多,其次为90~100℃和50~60℃,30℃左右分布的样品数占到了总样品数的15%。50℃以上的成岩温度属于埋藏成岩类型,30℃左右的属于大气成岩类型。可见,该区钙质砂岩层以埋藏成岩为主,其次为大气成岩。

图2 文昌油田群砂岩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分布

3 钙质砂岩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3.1 沉积环境

钙质层是文昌13-1和文昌13-2油田储层的主要夹层之一,沉积环境也是造成钙质胶结差异的重要因素。

图3 不同沉积相类型的砂岩碳酸盐胶结发育位置

该区陆棚环境下的风暴砂沉积微相内部集中发育钙质砂岩,临滨环境下的钙质砂岩主要集中发育在砂坝微相的顶部,潮坪环境下的钙质砂岩主要发育在潮汐水道底部、砂坪顶部或底部或者内部粒度变化处(图3)。

3.2 构造幅度差

选取文昌油田群3个构造带集中发育钙质层的ZJ1-7、ZJ2-1U、ZJ2-1L 3个层位的所有钻井的钙质砂岩厚度进行统计,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钙质砂岩的厚度随着构造幅度的降低而逐渐减薄(文昌13-2—文昌13-1—文昌13-6)。这说明构造高点对钙质胶结砂岩有着强烈的控制作用。

图4 文昌油田群不同层位不同构造带钙质砂层厚度统计

3.3 泥砂岩厚度比

研究选取了珠江组二段顶面的海进泥岩层(厚度分布在16~22 m)和珠江组二段1L油组的泥岩(厚度分布在2~8 m)顶面和底面钙质砂岩的厚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砂岩层的上覆和下伏的泥岩厚度越大,钙质砂岩的厚度也越大,说明砂泥比与钙质砂岩层发育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由于泥岩在地层埋藏成岩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大量的压实流体,压实流体进入上覆和下伏的砂岩储层沉淀下来就形成了钙质胶结,砂岩上覆和下伏的泥岩层厚度越大,压实过程中释放的流体量就越大,进入砂岩层的流体量也越大,被钙质胶结的砂岩厚度就越大。

4 钙质砂岩层分布规律

4.1 垂向分布

针对2个油田所有钻井的钙质砂岩的总厚度、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分层系数进行了统计,文昌13-1油田钙质砂岩突出富集层位为ZJ1-7、ZJ2-1U、ZJ2-1L,文昌13-2油田钙质砂岩富集层位为ZJ1-1L、ZJ1-7、ZJ2-1U、ZJ2-1L。文昌13-1油田连续性钙质夹层主要发育在ZJ1-7砂坝微相、ZJ2-1U和ZJ2-1L砂坪微相;文昌13-2油田连续性钙质夹层主要发育在ZJ1-1L风暴微相、ZJ1-7砂坝微相、ZJ2-1U和ZJ2-1L砂坪微相。在ZJ2-1U油组,有多套钙质层存在。珠江组二段的钙质层含大量的底栖有孔虫,以及腕足、棘皮、苔藓虫、腹足、瓣鳃等生物碎屑,其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

4.2 三维分布特征

针对文昌13-2油田主力油层ZJ2-1U层进行了钙质砂岩层的解剖,利用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了钙质砂岩层的三维模型(图5)。主要发育4期钙质砂岩,井间发育程度不均,但顶部一期钙质砂岩稳定程度最高,从构造高部位往低部位钙质砂岩的发育程度有降低的趋势。

图5 文昌13-2油田ZJ2-1U钙质砂岩分布栅状图

5 结论

(1)文昌油田群储层中的钙质层主要有2类分布样式,一类为介壳碎屑富集区;另一类钙质砂岩并未含有丰富的介壳碎屑,经常与泥岩或砂质泥岩呈现突变接触。

(2)根据生屑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和C/O同位素资料分析,文昌油田群钙质胶结砂岩主要有大气成岩和埋藏成岩2种类型。

(3)钙质砂岩层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微相类型、构造幅度、泥砂岩厚度比3个因素的控制。沉积微相中以砂坝微相、砂坪微相为主;钙质砂岩的厚度随着构造幅度的降低而逐渐减薄;钙质砂岩层与上覆和下伏的泥岩成正相关关系,泥岩厚度越大,钙质砂岩的厚度也越大。

(4)钙质砂岩突出富集的层位为ZJ1-7、ZJ2-1U、ZJ2-1L。

[1]刘宝珺,张锦泉.沉积成岩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0-38.

[2]林承焰,侯连华,董春梅,等.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浊积岩储层中钙质夹层研究[J].沉积学报,1996,14(3):72-79.

[3]裘亦楠.开发地质方法论(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2):43 -47.

[4]Bjφrlykke K.Fluid - flow processes and diagenesis in sedimentary basins.In:Parnell L.,ed.Geofluids:Origin,mi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fluids in sedimentary basins[J].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1994,78:127 -140.

[5]Taylor K G,Macquaker J H S.Early diagenetic pyrite morphology in a mudstone-dominated succession:the Lower Jurassic Cleveland Ironstone Formation,eastern England[J].Sedimentary Geology,2000:77 -86,131.

[6]Lynch F L.Mineral/water interaction,fluid flow,and Frio sandstone diagenesis:evidence from the rocks[J].AAPG Bulletin,1996,80(4):486 -504.

[7]Surdam R C,Crossey L J,Hagen E S,et al.Organic - inorganic interactions and sandstone diagenesis[J].AAPG Bulletin,1989,73(1):1 -23.

[8]Curtis C D.Possible links between sandstone diagenesis and depth-related geochemical reactions occruuing in enclosing mudstones[J].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1978,135:107 -118.

[9]黄思静,武文慧,刘洁,等.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8(4):419-424.

[10]Barnes D A,Lundgren C E,Longman M W.Sedimentology and diagenesis of the St.Peter Sandstone,central Michigen Basin[J].AAPG Bulletin,1992,76(10):1570-1582.

猜你喜欢

碳酸盐成岩钙质
火星缺失的碳酸盐之谜
地质探秘
Gemini表面活性剂体系下钙质磷矿中白云石的可浮性研究
能源领域中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邻区研究进展对济阳坳陷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的启示
碳酸盐型滑石物相分析方法研究
高邮凹陷阜一段差异成岩作用及成因
碎屑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综述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