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摄影师
2014-10-17
非洲的草原、南美洲的雨林、各个潜水胜地,每年都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观赏者和职业摄影师。野生动物摄影师目前在中国还属于比较另类的职业。而“生物摄影与影像技术”专业的吴元奇所做的工作,就是用摄像机把野生动物展现在人们眼前。
外出拍摄野生动物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
拍摄野生动物并不是背上相机说走就走,漫无目的地到野外会有不可预知的危险,甚至威胁到生命。
2013年,我们去西藏拍摄黑颈鹤,行程只有一个月,却准备了半年。由于是第一次进藏,我们事先通过网络、卫星地图等了解地理环境。拍摄活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无人地区,为解决食物、安全和通信等问题,以及克服高原反应,我们还准备了卫星电话、GPS导航系统、高原急救药品,联系一个当地的司机或向导也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研究拍摄目标。要拍摄从未谋面的黑颈鹤,先要研究学术论文、请教科研人员来熟悉它们。黑颈鹤是迁徙性鸟类,每年夏季才会飞到高原湖泊边的沼泽繁育,选择对的拍摄季节和地点才能避免白跑一趟。
除了人迹罕至的雨林、高山等,城市周围也能找到野生动物吗?
我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便是苏州太湖边的东山。清明过后是寻找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最好时节,这里有至少六种常见蛙类:泽蛙、姬娃、金线蛙、树蟾、蟾蜍、林蛙等。路边还能看到在石头上晒太阳的三线石龙子、草蜥。如果天气适合,夜晚顺着蛙声便能到池塘水源边观察蛙类的繁殖。夏季夜晚,能看到路边灌丛中闪烁着黄绿光的萤火虫,不时还能撞见马路上游荡的刺猬和狗獾。当然太湖边的鱼也少不了,青鳉鱼、斗鱼、鳑鲏、泥鳅等原生鱼类,虽没有热带鱼鲜艳多彩,但也有独特的颜色和奇特的形状。
很多野生动物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一个周末,和爸爸妈妈带上相机出行,再了解些野生动物的出没习性并多加观察,你也可以体会到自然野趣。
想接近要拍摄的野生动物,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许多保护区有护林员常年巡视,也有驻守的研究人员,他们对野生动物的出没规律可说是了如指掌。跟着他们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云南拍摄野外滇金丝猴时,当地护林员给了我们很大的协助。滇金丝猴群常年在上百平方千米的高山区域迁移,海拔在3000~5000米,难觅其踪。当地护林员是傈僳族,有悠久的狩猎传统。建立保护区后,他们把从前的狩猎本领发挥在日常巡护中,观察猴群经过后折断的树枝、树皮,以及它们的粪便,就能判断出猴群经过的时间和方向。几乎每个护林员都有一肚皮惊险、有趣或悲伤的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故事。睡前在火炕边听他们讲故事,既是经验学习,也是消磨野外寂寞之夜的好办法。
去野外拍摄时吃什么?
食物和水是每天必须解决的基本生存问题。冰川融水、溪水过滤后可以直接饮用,但安全起见,用汽罐和炉头把水煮沸更好。没有火源的话,一些净化设备和消毒药片能帮助解决寄生虫、泥沙浑浊等问题。在高原、沙漠或没有淡水的环境里,则要用交通工具携带充足的饮用水,或利用当地居民开挖的深井。
长期工作时,新鲜的肉和蔬菜水果变得十分奢侈,罐头食品成了最好的能量来源。高能量的特制点心也不错,例如巧克力、能量棒和压缩饼干。野外工作的体力消耗远远大于城市生活,并且一日三餐往往很不规律,想坚持这份有趣但艰苦的工作,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