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调动五个方面因素 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2014-10-17池也张树安潘雪佳刘慧

吉林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业

池也 张树安 潘雪佳 刘慧

摘要:社会主义农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反复地通过农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过程来实现的,并和工业等其他部门的再生产过程发生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因此,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就是要阐明农业如何顺利地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科学。

关键词:农业;扩大再生产;取决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24.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2

社会主义制度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所提供的这种客观可能性,必须通过人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去努力工作,才能顺利地转化为现实。否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会出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维持的现象。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都已证实了这一点。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地掌握影响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诸多客观因素和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途径。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首要内容是农业中产品的扩大再生产。由于社会主义农业还必须实行商品生产,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不仅有使用价值的表现形态,也有价值形式的表现形态。

从使用价值形态看,农业中产品的扩大再生产表现为各种农产品的实物量(总产量)的增长。在资本主义农业中,追逐利润是最高原则,使用价值只具有从属的意义。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农产品实物量的增长具有首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更好地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全体居民需要的前提,也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农产品实物量的增长速度,归结起来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1投入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数量和质量

主要是土地和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以及种子、肥料、农药、燃料等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行集约经营,保护和提高土地肥力,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的生产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除仍需由农业本身补偿一部分以外,将日益转向由现代工业来提供。因此,农用工业的发展速度,它所提供的农用生产资料的数量特别是质量,以及农民购买和使用工业品的能力,对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将日益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因素。

2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多数还是要靠手工劳动,农业机械相对在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对农产品扩大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劳动力这一因素,将越来越不是靠其量的增加(今后,还会相对地、以至绝对减少),而是靠其质的提高。在当前,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落实党的政策,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以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于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劳动力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程度。从今后长时期来看,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将更加主要依靠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愈来愈重视农业方面的“智力投资”。

3农业生产中对自然力的利用程度

农业中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总是交错结合在一起的。投入农业生产中的等量劳动(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会有不同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对自然力的利用程度不同,因而存在不同自然生产率。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充分利用自然力的作用,历来是促进农产品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农业中还有大量潜在自然力尚未被利用,物质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和改造能力还不高的时候尤其重要。

4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

农业科学技术越发达,在农业中应用的程度越广泛,人们利用、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越大,投入农业生产中的等量劳动,就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之所以低,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使之尽快地普及到农业生产中去,是高速度地实现农产品扩大再生产的战略性措施。

5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概括地说,将在两个方面直接制约产品的扩大再生产速度:一方面是,农业经济管理是否符合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能处理好各种比例、结构、系统,使生产力诸要素得到正确的结合;另一方面是,农业经济管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能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使人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越高、越科学,上述两个基本方面就都能得到正确处理,投入农业生产的上述因素就能获得越高的经济效益,农产品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就越快。

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要加速农产品使用价值的扩大再生产,这五个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但是在不同条件下,扩大再生产要素的量增加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称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在农业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就是指农业用地的扩大,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量的增加,投入农业中的生产资料的增加等等。由于投入生产要素的质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叫做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这在农业上表现为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的改进,对自然力的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在社会主义农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上这两个类型的扩大再生产总是互相交织的,我们必须既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抓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总的说来,都应侧重于采用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方法。

作者简介:池也,中专学历,镇赉县经济局,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