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观企业理论变迁史

2014-10-16胡融HURong刘夏薇LIUXiawei

价值工程 2014年28期
关键词:理论生产能力

胡融HU Rong;刘夏薇LIU Xia-wei

(山西大学,太原 030006)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0 引言

追本溯源,最初的经济学往往是在研究单一的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伴随着分工的出现,专业化的提高,协作的不断发展,企业闯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开始关注和研究企业这个概念及相应的理论。不可否认,企业已成为了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区经济、国家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细胞结构。企业,是一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产物,处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因此,它即具有阶段性,又有着连续变化性,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拥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色。企业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就是一个随着时间一起演变的、不断深化的逻辑过程。从最初的工厂手工业的分工,企业在专业化提高中扮演着协调角色,到传统的将企业视为一个“黑箱”,企业的特征和行为完全由外部市场环境决定。从利益相关体的目标不一致引出的委托-代理问题,到企业的竞争优势由其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决定。再后来,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费用以及产权的分配决定了企业的性质。但这种理论却有许多企业问题解决不了,面对这种情况,朋罗斯、奈特等人又提出了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理论整个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学巨匠——马克思,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从时间序列来分,我们可以将企业理论的发展史,分成四部分:古典企业理论、马克思企业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

1 古典企业理论

古典企业理论产生在18 世纪的中后期,起初的研究对象是工厂手工业,这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18 世纪70 年代,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研究论述了分工对工厂的决定作用,而那时的工厂就是企业的原型。亚当·斯密虽然没有专门研究企业的内涵,但他在《国富论》中将分工、专业化、劳动与工厂联系在了一起,为企业理论的研究开创了先河。亚当·斯密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以劳动分工为源头,认为企业是劳动分工的集合,是一个协调组织。当人类面临有限的产品供给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劳动分工的出现,导致了专业化的提高。工人将工作时间全部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提高了熟练度,不用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流程,节省了转换工作项目所浪费的时间。随之,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分工也带来了混乱,协调必不可少,因此,工厂便出现了,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将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组织在一起,转化出产品。

2 马克思企业理论

19 世纪60 年代马克思出版了他震惊世界经济学界的鸿篇巨著《资本论》,这本著作可谓是包罗万象,经济学的方方面面无不涵盖其中,企业理论也不例外,而且马克思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企业理论分析框架。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的首卷里,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即协作,他还研究了资本主义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在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中,企业更加注重生产环节,企业是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企业将作为劳动的工人和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在企业中进行生产活动,再将成品输出给市场,它衔接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形式。马克思认为企业是资本家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场所,而生产活动是价值增值的过程,所以价值的增值过程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企业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产生出剩余价值的场所,也是产权的组织和实现的场所。

3 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企业理论形成于19 世纪末,它产生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研究。新古典企业理论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马歇尔将企业作为组织分工的重要手段,他的研究重心在于企业的组织作用,不仅注重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还关注企业与外部市场环境的联系。马歇尔认为企业不仅仅是劳动者的集合,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的发展涉及到劳动力、生产资料,还有企业家本身的关键作用。马歇尔还运用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来研究企业的成长过程。当企业内部经济,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就会扩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协调性开始下滑,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成长的负面效应开始占据上风,企业的成长也就进入了中后期——衰退。

新古典企业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的基本假设——经济主体的完全理性,市场的完全竞争,信息的充分,市场的完全有效(市场能自发的实现出清和帕累托效率)。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本身就存在,是外生给定的,是完全理性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生产函数,即俗称的“黑箱”。企业会自动根据边际原则来组织生产要素,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决定产品的生产投入、产量及价格。

4 现代企业理论

4.1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者是科斯,这个理论通过研究企业与市场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的替代关系,很好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与企业的边界。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的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交易谈判和签订合同的费用,执行交易和监督交易进行的费用等,可以统称为制度的运行费用。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形式,是可以替换的,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而企业通过组织权威来组织生产。企业的产生,是因为它将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避免了一部分通过市场交易的费用。单一个体可能只会交易一次,如果为了一次的交易而且寻找交易对象和价格,显然不经济,而企业的交易行为却是连续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机构,在发展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由市场组织生产需要签订一系列的合约,而企业组织生产可以用一个合约替代几个合约,用长期合约替代短期合约,因此,企业可大大降低谈判和签约的成本。

4.2 不确定性企业理论

富兰克·奈特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企业理论,其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论述了企业的性质。奈特认为,企业的存在是因为现实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了更好的在经济社会中生存,我们需要预测未来的走向,但未来总是不确定的,这就存在着风险,而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企业家应运而生。奈特认为,在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决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要优先于生产本身,企业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内部组织。风险的承担与组织的需要,就需要具有管理和冒险能力的企业家出现。根据心理研究,人类社会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是风险偏好型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型的,后者愿意交出对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控制权,来换取稳定的、有保障的工资。而企业家,正是那些有能力的风险偏好者,他们愿意通过承担风险损失来识别不确定因素中所隐藏的潜在机遇,并整合资源,把这些机遇变成现实的利益。所以,承担风险的管理者获得了风险补偿,即剩余;转嫁了风险的工人则得到了固定工资,各取所需。企业就因此产生了,企业家这个特殊的阶级也应运而生,他们都是经济环境中蕴含的不确定性这一情况的直接结果。

4.3 团队生产的企业理论

团队生产的企业理论是由产权理论的代表人物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共同提出来的,所以这个理论具有浓烈的产权理论色彩。在他们看来,企业与市场相比,并不存在什么权威、命令、强制等的优越性,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契约集合体。企业雇佣工人生产以及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就像消费者在商店了选择买什么商品一样,市场组织生产和企业组织生产在交易成本方面没有差别。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种“团队生产”模式,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个人财产所有者为了更好的利用他们手中的物质资源和比较优势,以及充分利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势来提高产量,所以他们采用合作的生产方式,即成立企业来组织生产。从而,使得合作生产的总产品量大于他们各自独立生产是的产量之和,这样他们每一个合作成员得到的收益就会远远高于独自生产。但是,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由于观察和测定每个成员各自的贡献大小是需要成本的,这将使得带便车等机会主义的滋生,所以团队生产具有外部性,会降低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这个问题市场机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需要企业内部合理安排好企业的产权结构。合作的成员之间需要达成统一的协定,设立专有部门来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为了监督有效性的提高,就需要监督者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这样,监督者工作的越认真,团队成员生产效率越高,监督者的收益就会更多,监督者才会有动力做好工作。

4.4 委托-代理理论

在对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企业理论的启发下,詹森和麦克林等人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视角出发,创立了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企业的经营权由经理层掌握,而剩余索取权归属于企业所有者。这就产生了问题,由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提出一套理论方法来指导、约束代理人,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的高层中只有企业所有者会在无监督的情况下努力工作,而其他人由于没有剩余索取权,只获得固定收入,他们会将工作看成负效用的活动,在不被抓住或抓住的概率很小的情况下,会采取偷懒的行为——当偷懒的预期收益大于零时,就采取偷懒。或者,企业所有者的目标是成本的最小化,而经理更偏重额外消费,如办公设备和场面,这样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就会不一致。委托-代理理论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要求企业所有者,即委托人,要设计一套机制,以激励和约束代理人,使代理人为了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而工作,尽量避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的行为。

4.5 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逐渐把经济学家的关注点从企业外部的价格机制、产业机会和市场环境,转向了企业自身内在的能力——躲避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才真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头所在。企业能力理论为现今企业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到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是第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力的理论,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马歇尔、哈耶克、奈特等人都对企业能力理论有着推动作用,而将这一理论真正推到经济研究前沿的是伊迪丝·彭罗斯、纳尔逊和温特等人。企业能力理论注重企业内部的三项能力:战略能力、流程能力和市场能力。战略能力是企业金字塔最顶层的能力,它指导着企业内的其他所有能力;流程能力是企业内部的中坚实力,它指导着企业内部的经济运动;市场能力是企业最外层的力量,它是企业所有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上的三个主要能力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 结束语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各类服务的提供者,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作为解释企业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企业理论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对企业的不断研究,提出具有解释力的科学企业理论。通过整理,可以从上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理论中看到,随着时代的更迭,企业理论也在持续演变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理论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和时代特性,它们抓住时代的脉搏,散发着智慧的光与热,给企业的茁长成长提供了指挥。企业理论还在不断的发展、深化,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解释力也在不断增强。我们期待,企业理论将走向辉煌。

[1]安蒂思·潘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3]余光胜.企业知识理论导向下的知识管理研究新进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3).

[4]孙凌宇.企业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内容评析[J].攀登,2010,29(3).

[5]简兆权,刘益.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20(1).

[6]杜晶.企业本质理论及其演进逻辑研究[J].经济学家,2006(1).

[7]梅洪常.论企业理论演进与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07(9).

猜你喜欢

理论生产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