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2014-10-15马婧
马婧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每增加一个气象业务都会带来大量的设备、人力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云计算在气象业务方面操作的可行性。本文在阐述云计算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在气象业务中运用的可能性做出了分析,并对云计算在气象业务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云计算 气象业务 探讨
一、云计算的简单介绍
云计算,指的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它能够把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所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得不同的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来获取计算力和存储空间,完成各项软件服务。就实质上来说,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来访问不在自己服务器上的,由第三方提供运行的应用与服务。
云计算的特点有:1、云计算提供服务的多元性。云,指的是庞大的计算机群,它具有极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它完成的计算、存储量是单机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云能够调动云中的计算机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搜索网络中的数据库资料,同时使用各种方法尽可能为用户反馈出详尽而又准确的结果。另外,由于云中的计算机组能够不断地更新网络数据库的信息,使得用户的服务能够更加的快速而又准确。2、云计算使用的便捷性。由于云计算模式当中所有的应用与服务都是由第三方提供运行,并且数据资源均储存在云中,这就使得用户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网络来链接云平台,使用云服务,这为用户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云服务的安全性。云计算技术作为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容错机制,能够实现严格而有效的控制、配置和管理,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连接性,并且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为用户的安全使用带来了保障。4、设备成本低廉。由于云计算并非在自己的机器上完成一系列的计算与存储,这就使得作为用户端完全可以省略至一个浏览器。通过网络,云计算用户能够使用服务商所提供的一系列应用与服务,同时按照实际的使用情况来支付一定的费用。
二、云服务在气象业务使用的可能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预报业务的运行模式是国家气象局收集全球的气象信息,之后通过卫星将这些信息广播下来。由于这样的运行模式,每个气象站都必须配备一套专门的接受处理系统和micaps信息终端显示系统,同时要配置专人来维护这些设备,每年用于维护与后期更新换代的投资都相当的大。而如果使用的是云计算技术,国家气象中心每天所做的只是收集、处理、存储气象业务数据,不用通过卫星来广播这些海量数据。各地的气象台只需要配备终端显示设备就可以通过连接国家气象中心的大型服务器,在预报员输入指定的指令之后便可以获取需要的气象信息数据。
云计算能够节约大量的设备采购费用和人力资源。由于云计算终端只需要简单地显示设备,无需专人维护修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软件开发,提高业务效率。
三、云计算在气象业务应用的展望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是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而这恰好是高性能计算机在进行数值预报时使用的主要技术。云计算能够很好地整合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气象广域网中的计算资源,提高整体的计算能力,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数值预报提供更为精细的运行平台。每天气象部门都需要收发大量的气象资料,并将其传递给各级预报员。在收发的过程中,每项业务都占用一台甚至多台的服务器。但是在进行业务的过程中,每台服务器运行的负载极不均衡,导致气象台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费用也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利用的效率却极低。通过私有云,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气象资料收发系统,将系统中的资料在本级气象部门或者全国的气象部门中共享,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在气象部门的对外服务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即VEB服务。通过公有云,各服务网站可以使得分布于各地的服务器协同工作,即使有服务器出现故障也不用担心整体的运行。同时,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建设更好的天气网。
四、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问题
4.1数据隐私问题
虽然云计算中的数据有着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如何保证提供商所提供的数据隐私不被非法的利用仍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改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
4.2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安全性关乎一个企业的存亡,一旦数据安全性下降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若是无法解决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其在气象业务中的使用。
4.3网络传输问题
虽然云计算在气象业务中使用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很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云计算服务十分依赖网络。一旦网速变低,网络不稳定将极大地影响云计算的使用。若果想要普及云计算服务,必须先要发展网络传输技术。
参 考 文 献
[1]焦热光,卢萍. 云计算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前瞻[A]. 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2010:2.
[2]盛梅. 初探云计算与气象数据处理[J]. 计算机与网络,2009,06:67-68.
[3]马欣. 基于云计算的气象数据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2012,2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