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网设备规划及融合挖潜分析
2014-10-15潘扬
潘扬
【摘要】 文本介绍了业务网络对传输网需求及模型建立、在网设备环境规划及网络发展目标。结合实例,根据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现状能力,分析其发展目标,并从设备资源的融合挖潜等角度,分析及规划其发展目标。同时结合实例,以某运营商建设效果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 传输网 设备规划 发展目标 建设效果
一、概述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当地通信传送网设备规划的建设,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平台。只有科学合理地落实好传送网设备层面的规划和明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才能为下一步加快推进当地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传送网设备规划发展及融合挖潜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设备网络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规划
2.1业务网络对传输网需求及模型建立分析
本项分析主要从移动网、IP城域网、局房等现状发展规划进行阐述。移动网网络现状主要从局房间的BSC数量、RNC数量、核心网元的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IP城域网网络现状主要从核心层路由器、SR路由器、BAS、IDC核心设备、汇聚交换机等设备数量的分布进行分析;本地传输MSTP网接入的数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传输需求模型建立则从3G站点传输带宽需求、边缘单节点带宽需求、汇聚环路汇聚能力需求、边缘层接入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2.2在网设备现状、设备环境规划及网络发展目标
要制定好设备环境发展目标,首先要了解清楚当地业务区存在的主要传输设备,并且了解将要退网的设备,对他们统一部署,对后期各厂家定位、承载业务、地理分布作合理的划分。
2.3核心层现状能力分析及发展目标
针对MSTP,核心层能力主要分析核心层总体利用率、环路等级 、环路个数、核心层设备端数、系统总容量、已使用总容量、系统VC4通道,2M电路利用率等;同时要考虑核心层网络设备端口能力,包括2M、155M、622M、FE、GE、2.5G等端口的配置数量、使用数量、使用率。其建设目标是在移动核心局和数据、固网核心局间实现扩容,新建和扩容部分核心设备及扩展以满足核心局间的业务交叉和接入。
2.4汇聚层现状能力分析及发展目标
汇聚层能力的分析包含了汇聚系统能力、系统已用总能力、系统总体利用率、汇聚机房数、环路等级、环路个数、汇聚层设备端数、VC4通道利用率、系统2M电路利用率、VC4和2M使用总容量等。汇聚网络局端落地端口和外围汇聚设备汇聚接入端口的能力则主要考虑2M、155M、622M、FE、GE、2.5G端口的配置数量、使用数量、利用率等方面。
汇聚层发展目标为采用环路保护,每环路跨双核心点,提高网络安全可靠性,综合利用原两网汇聚机房完善郊县区和个别密集市区的覆盖,使每汇聚点承载业务量更合理,使其为大客户、数据、移动等业务提供丰富的接口。
2.5边缘层现状能力分析及发展目标
边缘层优化改造总体目标是主要利用现有MSTP系统满足3G站点初期到中期的带宽接入需求和大客户接入需求,前期已做了接入主干建设规划,需加快光纤接入网的建设,为边缘层传输网络向IP化演进提供有利条件;减少现网支链数量,解决长链隐患,不存在3个物理站以上的支链,提高现网安全可靠性;边缘层节点通过接入主干成环方式组网,边缘层环路向跨双汇聚点方向发展;控制边缘层环路所带节点数量为6到10个。进行部分边缘层环路的拆环、升级改造,使其可以满足移动、大客户等业务的带宽需求。
2.6设备资源融合挖潜规划目标
对于传输网,核心汇聚机房进行统一规划,对同址汇聚机房进行合并,对条件较差的汇聚点进行降级或不重点发展,对同一区域内功能重叠的汇聚机房进行选择及降级,选取原合适的机房作为全业务汇聚机房使用。统一规划的核心汇聚层系统(含波分、MSTP),可承载全业务;在部分区域汇聚点环路设备对接互通,实现原汇聚层环路深度互通。
三、设备网传输系统规划
传送网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光层传输系统和电层传输系统的规划。
(1)对于光层传输系统,应当不断完善城域波分系统建设,逐年提高乡镇区的覆盖率。结合光缆网和传输汇聚机房建设,根据IP城域网规划的业务控制节点、汇聚节点的部署进行建设,扩大波分系统覆盖。
(2)对于电层传输系统,根据业务特征和流量需求,可以采用 IP化分组传送网的目标架构,细化核心汇聚层、接入层的分组层次。通过对当地业务区3G站点的IUB口流量进行了专题分析,制定了该业务区有效保护投资的分阶段演进策略。控制新增设备规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容、挖潜;充分利用OTN网络对分组业务进行分流,减轻MSTP网络压力。核心层进行超期服役(无维保无备件)设备替换,增加扩展落地设备;OTN系统直接承载大颗粒业务,现有MSTP网络做为精品网络承载小颗粒电路及重要业务。
3.1规划思路
传输系统规划目标是最终建设一个综合承载传送网络平台,这包括了OTN规划、MSTP规划、分组传送规划等几方面。通过业务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使当地固网接入业务的租线业务带宽大带宽化,从2M向10M、20M及更高带宽发展,租线业务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集团组网业务增多;使当地无线接入业务的室内分布覆盖业务呈快速增长趋势,2G移动数据业务和3G移动数据业务呈高速增长趋势,单站业务需求呈IP化、大带宽化;同时其他接入业务的核心网以及各业务网组网互联传输需求呈IP化、大带宽化趋势,核心网及业务网互联需求从原来以E1、155M、GE为主,逐渐向155M、GE、10GE、40GE、100GE方向发展。
3.2核心汇聚层总体思路
核心汇聚层总体建设思路是核心汇聚层可以适应业务需求大颗粒化、IP化的趋势。同时对现有核心汇聚层MSTP系统进行挖潜,承载高质量精品业务;OTN系统直接承载大颗粒业务,采用MSTP系统承载和交叉调度小颗粒业务;结合汇聚机房规划,在密集区域分担负荷,在一般区域完善覆盖,提升业务汇聚能力。
3.3传输网整体资源现状分析
传输网整体资源现状分析主要考虑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的系统能力、VC4、2M的已用量、总体利用率等方面。了解总体汇聚能力的状况以及平均每边缘节点可分配汇聚能力,分析出汇聚利用率偏高的部分区域和覆盖不足的汇聚节点,知晓当地接入能力较的情况和平均每边缘节点分配接入带宽能力、站点成环率等。
四、设备网专题规划效果评估案例
以南方某运营商XX市的2012~2014年设备网专题规划效果作为案例进行指标评估小结:
4.1 OTN网络
现网搭建了80波和96波城域波分系统框架,并在每汇聚节点到核心局房间配置2-3个波道,可满足近期3GFE回传需求以及部分数据网组网链路需求;新增了部分波分节点,完善了个别重点待规划区域的覆盖。
4.2 SDH核心层建设方案
规划期内,MR3北电设备进行退网处理。原北电环路MR3下挂电路打散设备统一改造,规划期内需新增电路打散2.5G设备20端,期中2012年9端,2013年6端,2014年5端。
随着各业务网正在进行IP化的建设,规划期内不在大规模建设MSTP网络,2012年新增1套10GE环路,以满足北电MR3退网及各业务网的传输需求,2013年以后,随着BSC/RNC设备IP化的进一步完善,可以考虑通过核心层OTN网络进行核心节点间的电路传送。新增1套10GE核心环路后,规划期内核心层电路及通道利用率分别达到80.63%和83.85%。
4.3接入层建设方案
为满足G/W基站、室内分布系统、营业厅接入需求,新增了622M设备和SDH微波设备若干套;升级155M设备;用于双载波改造、PA+站点、营业厅MSTP而改造扩容MSTP板卡;用于接入层裂环改造而扩容622M板卡等。
4.4分组传送网络
2012~2013年,在城区、南区等业务密集区域试点3G分组回传业务,满足区域内PA+规划站点和带宽利用率较高站点的接入带宽需求,2013~2014年,结合HUB点规划逐步完成新建站点的分组化接入,提升网络传送能力和带宽提供能力。
综上小结进行评估,可见:该地市 2012年设备网规划是卓有成效的,符合设备网统筹建设的总体战略。设备网规划改造后,接入层网络无论在能力、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有显著提升。但是该地市作为南方大省的省会城市,对比其它同规模城市,MSTP网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为TDM业务提供传输通道,而边缘层存在的支链和微波对接入带宽能力限制大,是MSTP网络的瓶颈;其次总体汇聚能力虽然较为充足,但部分区域汇聚利用率仍偏高;接入能力较为紧张,平均每边缘节点分配接入带宽能力还不够强,站点成环率有待提高,仍存在一些链路设备直接接入汇聚设备;还存在较多的微波站点无法实现3G站点FE开通,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后期,建议进一步加大建设综合承载传送网络平台的步伐,结合光缆网和传输汇聚机房建设,根据IP城域网规划的业务控制节点、汇聚节点的部署进行建设,扩大波分系统覆盖;继续完善城域波分系统建设,最终镇区覆盖率达到100%。
五、结束语
本分析报告采用的评估指标,也许还不全面,有待后续的传送网设备规划建设及评估中去发掘和完善。但是,通过效果评估也给传送网设备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为后期规划建设、评估分析建立模板,建议跟随后期工程建设、传送设备网规划建设效果评估应及时开展和反馈。
参 考 文 献
[1]陈岳武,郑锐生,面向多业务的移动接入光缆网建设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7年第1期
[2] 郭丽娜,光传输网络优化与评估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3]张建忠,邢玉领,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09年06期
[4]牟春波,光纤接入网建设模式的新发展[J],移动通信技术,2010年第11期
[5]王庆 ,胡卫 ,程博雅 等,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