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美人
2014-10-14陈晨
陈晨
“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诗人艾青来到克拉玛依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1955年7月6日,由8个民族36名工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挺进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黑油山,3个多月后,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了油流,就此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以油田为基础,黄沙不再凄凉,狂风不再萧瑟,人们在这里用勤劳与智慧打造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孕育了一位沙漠中的“美人”,这就是克拉玛依。
慢,但有智慧
记者一行从克拉玛依机场出来时已是深夜,“美人”遮上了厚厚的黑纱,透过车窗,街上零零散散的灯光让整座城市看上去宁静、深邃,只有些许地标性建筑的轮廓能依稀展现出她富有活力的“性格”。
清晨的第一声鸟鸣染亮了城市的曙光,目光瞭望到窗外,记者这才看清了整座城市的全景,与传言中的黄沙漫天截然相反,克拉玛依的绿化与城市整洁程度让人赞叹,绿荫下一尘不染的街道彰显着城市的态度。克拉玛依河宛若银龙横穿整座城市,周围花团锦簇,让你不会想到这里其实是沙漠中央,也正是这条人工河让克拉玛依拥有了漠北并不常见的江南风公园——克拉玛依世纪公园。与北京的紧张、躁动不同,漫步在克拉玛依街头,看不到拥挤的车流,听不到震耳的鸣笛,你会感觉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哪怕是树荫中擦肩而过的行人、路边装饰精致的商铺,都会让人在艳阳天中感到一丝惬意的凉爽。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切身体验克拉玛依的智慧,记者用手机安装了智慧克拉玛依的应用软件。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系统搭载模块的人性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除了传统的天气、交通情况的预报,在手机屏幕上还可以清楚地知道你要乘坐的下一班公交车的到站时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克拉玛依的中心商业区也不会看到排队等公交的原因吧。与当地居民交谈后,记者了解到克拉玛依的春秋很短,炎夏之后的一场风可能就预示着冬天的到来,为了能够减少市民在户外等待的时间,克拉玛依市政府很早就开始运作这项车联网技术,让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节约起来用于购物、吃饭、工作或是陪伴家人,而不是在拥挤的队伍中无聊地等待。”当地居民对记者说道。
粗犷而体贴
来到克拉玛依一定要去看看“克拉玛依之歌”,听从当地人的建议,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克拉玛依市政府南广场,这座极具克拉玛依风格的雕塑就坐落于此。凝神望去,雕塑通体为淡雅的银色,在克拉玛依最常见的艳阳照耀下,反射出一种明朗但不刺眼的光芒。这是一幅糅合了油井与凤凰的复合风格雕塑,主体刻画是油井的喷柱,象征了克拉玛依以石油建城的特色,环绕着钻井喷柱的是三层凤凰图像,由下至上分别为八凤、四凤、一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展翅欲飞,有的驻足昂首,三层罗列象征了老中青三代石油工人在这里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取得的辉煌功绩。
凝视着雕像,记者思考良久,也许当年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远的第一口油井喷出石油时也是这样的盛景吧,凤凰浴火而重生,对克拉玛依而言这口油井也算是这本来荒凉大地沐浴的烈火,一眼看不到边际的沙漠,36个狭长的倒影,是他们用简单的工具与无悔的青春造就了这段动人的神话。黑油山油井喷出的第一股油流注定了这里的沙漠将不再孤荒,50年来克拉玛依为中国贡献了3亿多吨石油,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下城市迅速崛起,水从城外引来,人到这里定居,仿佛是散落在沙海中的恢弘诗篇,汇聚成了一个鲜活的城市奇迹,孕育了这位沙漠中的美人。
身在这座城市里,记者常常会想这座城市的性格是什么?克拉玛依市并不大,驱车20分钟左右就能看到钻井平台在沙海中投射出的巨影,而出城的迎宾路上却布满了现代化的文化建筑。是粗狂而浓烈的石油豪情,还是体贴入微的人文情怀?我想应该两者兼有。粗狂的是那份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奉献青春的义无反顾,体贴的是城市无微不至的现代都市韵律,宛若事物的形与神,吸引着人们来到这里,把家安在这里。
离开的时候,透过车窗记者看到了道路两旁的鲜花,这也是“沙漠美人”送给我们的最后礼物,鲜花繁茂,齐刷刷地面向太阳升起的沙漠,更像是一种自信而坚定的微笑。车至离城不远处,一大片绿色吸引了记者的同伴,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这是克拉玛依近几年开始兴建的“大农业”,“2000年引水济克工程全面竣工,克拉玛依也有了足够的灌溉水源,人们在城外大兴农业,让这里不再没有水、没有草,用培育生命的方式驱散了风沙的荒凉”。
分离总是要有的,也许下次再来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奇迹等着我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