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民间资本 打破银行垄断
2014-10-14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刘纪鹏今年7月,中国银监会批准了首批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分别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此举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向打破金融垄断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金融业暴利是我国当前金融业的突出特征。实体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悬殊的利润差距,企业利润向商业银行无限集中。
如果仅仅是行业性质造就的金融业暴利,问题并不严重,可要认识到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暴利来源于金融行业的行政垄断,商业银行仅靠存贷差就可以“躺着把钱赚了”。如此背景下,高利润意味着实体企业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成本高、开支大,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实体经济受金融垄断盘剥的力证。所以,打破金融垄断就成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截至2013年末,我国共有商业银行1783家,然而现有的银行体系和结构极不合理,可以将其归纳为“大恐龙”和“小跳蚤”一统天下。
一方面,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兼容性。另一方面,“不出村”的银行影响力与资金实力都极其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除去“大恐龙”与“小跳蚤”,三家政策银行和一家邮政储蓄银行有政策局限,42家外资银行网点分布稀少。因此,能够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只有14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而我国现在拥有中小企业接近2000万家,个体户近3000万户,现今的金融服务体系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中小企业及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实体经济发展难的治本途径在于开放民间金融,大力扶持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实施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变革。
相对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县域股份制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们对本地中小企业也更为了解。若能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必将有力地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打破金融垄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来源社会化和使用本地化。我国有3000个县域单位,即使每年能办300家,那也需要10年时间,因此,这个进程应该只争朝夕地加快,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优先给建立规范治理结构的中小银行上市,就可以“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更多的中小实体企业服务。
三家民营银行面对数量庞大的民营中小微实体经济,显然力量薄弱。在当前打破金融垄断、引入民营资本的机遇上,应大力扶植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推动更多有实力、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步把利润向实体经济回归,摆正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关系,正本清源,实现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平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