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步入“智慧城市”建设
2014-10-14陈昌琼
陈昌琼
2014年9月21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第九届年会拉开大幕,本次年会主题为“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本届年会,顾问们围绕在大数据时代和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进一步提升重庆的国际竞争力、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3个分题展开了讨论。
作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重庆已实施了“云端计划”和“大数据行动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处于“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期的重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他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互联互通是基础
2014年在9月21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第九届年会上表示,作为中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正顺应这一趋势,以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为基础, 通过对城市各个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互联互通、优化选择等智能化改造,将海量的、无序的数据,转化为具有更强辨析决策能力、洞察发现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信息资源,进入了智慧信息高度互联、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成果高度渗透、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智慧城市”的新时代。
重庆目前已形成了航空、港口、铁路等大通道三大国家级交通枢纽,同时拥有航空、内河航运和铁路三种国家一类口岸,并匹配了三个保税区,实现了枢纽、口岸、保税区的“三合一”。 “智慧城市”首先应以互联互通的通信设施为基础,这在我国几十个内陆城市中绝无仅有,由此奠定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
信息化发展成有力支撑
最近,重庆网络通信地位也由过去的城域网点,上升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级出口带宽提升至3600G,网间互联互通能力达到1030G,响应速度提高85%以上,传输时延降低60%以上,丢包率下降90%。重庆的网络通道已具备三大功能:一是枢纽功能。互联网流量和数据在重庆直接传输交换,不再需要到北京、上海等地中转,不仅服务本地,还汇联服务中国西部地区。二是口岸功能。重庆已建成12条直达国际出入口局的数据宽带专用通道,跨国企业的业务数据可在重庆信息安全得到确保的情况下,便利地进出。三是外进外出的国际数据中心平台。
这样,在重庆航空、港口、铁路三个“三合一”基础上,又增添了数据通信枢纽的平台,形成四个“三合一”的格局。企业借助这个平台,开展离岸数据外包服务、跨境贸易,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外进外出。这将为重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加开放融合的基础条件,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奇帆说,过去五年,重庆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围绕产业垂直整合和集群发展,推动“整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营销+结算”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多规格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路由器、手机等智能产品体系,今年可达到1.9亿台件,形成约5000亿产值,这为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产业和产品支撑。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 “顺应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时代的潮流,我们基于已有基础和现实条件,进一步布局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300024,股吧)、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黄奇帆说,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市场潜力大,并都与“智慧城市”紧密相关。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又将形成5000亿级规模的增量,成为重庆工业新的支柱。预计到2020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万亿级,将为“智慧城市”各种数据信息广泛互联提供保障。
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黄奇帆认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能力,其重要标志是“计算”能力,它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芯片制造能力,竞争的是一秒钟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直到几亿亿次的芯片制造能力;二是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网络终端产品,竞争的是终端计算能力;三是云计算时代的云数据中心,竞争的是数据存储、运算、传递的能力,其标志是服务器规模和速度所体现的能力;四是大数据处理的能力,竞争的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综合各行各业业务的配套能力。
“这几年,我们就是按照这四个层次布局重庆的计算能力。我们正在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推进亚洲规模最大的网络终端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我们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了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与太平洋(601099,股吧)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腾讯等企业合作,已开工30万台服务器建设项目,预计明年有10多万台服务器将投入使用,今后几年有望再增加几十万台规模”。黄奇帆指出,依托庞大的服务器系统以及正在推进的通信枢纽建设,重庆一方面通过可以连接和整合各地数据资源,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数据存储中心、异地灾备中心,形成集聚各类数据的云体系;另一方面,可以集聚大批数据开发人才和企业,通过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形成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数据开发、处理和应用中心。预计到2017年,重庆的各种数据外包服务可形成500亿元产值。
此外,重庆正在推进的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结算、国际大通道物流等新型服务贸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撑。这些新型服务贸易借助互联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就业容量大、无区位障碍。科技不断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完全符合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比如,重庆作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和外汇支付“双试点”城市,正在全方位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力争三四年后达到上百亿美元。重庆的保税区内可设立跨国企业总部或区域结算中心,并通过开设离岸结算账户开展离岸结算业务。去年,惠普等一批跨国企业离岸金融结算达100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达1500亿美元。与跨境贸易、离岸结算等业务配套,重庆已有跨境贸易第三方认证中心及第三方跨境支付牌照的相关企业。依托大数据平台和系统,拉通跨境贸易报关、物流、资金流等各个环节,批量处理和解决贸易真实性问题,有助于降低跨国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风险,并给跨国企业带来资金集中后的盈利新模式。
城市运行是“智慧城市”智慧化的标准
作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重庆实施了“云端计划”和“大数据行动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网”融合和4 G网络加快形成;二是信息技术与交通、市政、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社区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度迅速提高;三是智慧应用进入了一些领域,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重庆车联网应用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远程医疗物联网平台在全国推广应用。
黄奇帆还强调,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期。重庆将统筹制定建设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的各种行业标准,为“智慧城市”扫除障碍。目前,重庆正构建政务共享、信息惠民、信用体系、社会治理四大公共应用平台,连接“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种制度规则和法规,实现基础数据共享、行业管理独立、信息安全可控,并培育与此相关的社会文化。
重庆五大功能区域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新局面,新型城镇化红利正在释放,重庆已经步入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黄奇帆介绍,重庆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0.9%。1—8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4.8%、18%和13%,特别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4.2%、进出口总值增长54.4%。
记者手记:回顾重庆65年发展,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引领,以展现山城人民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为主线,以展示不同时期山城的发展为重点,重庆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热爱重庆、建设家乡的热情,把握未来形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314”总体部署,谱写“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新篇章,充分展示我市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崭新形象,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