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炮火下的生存之道
2014-10-14韩旭阳高美
韩旭阳+高美
不管是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很多大人都会对小孩说:“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了。”但是当小孩长大为人父母后,和平依然没有来。最近,在新一轮的巴以冲突中,又有超过1000名巴勒斯坦人和数十名以色列人死亡,死伤者中多数为平民。旷日持久的冲突在巴以这片“应许之地”上停留太久,对于巴以民众而言,冲突中的生存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等你18岁就没有战争了”
根据以色列法律,年满18岁的以色列公民须服兵役,男孩3年,女孩2年。萨尔一家都服过兵役,“我在军队里遇到了我的妻子。我大女儿已经结束了服役,但是小女儿现在正在加沙边境。在义务兵役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因为你是为祖国服务。当然,基本的生活都是由军队负担。但是如果军队需要你的专业,服完义务兵役,就可以加入职业军队,就有工资了。”萨尔说。
37岁的生物工程师瑞恩18岁时也按规定应征入伍。“我们的生活被战争改变很多。当我还是小孩时,妈妈告诉我在我18岁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战争发生了。一直到17岁的时候,我都还相信这一点,直到入伍后我才发现,原来和平并没有降临”。
入伍后不久,瑞恩的一个朋友就在加沙地带遭遇袭击身亡,他的家距离瑞恩父母家仅数米。“但现在我仍在对我的小女儿说,当你长大了,18岁了,之后就不会有战争了。希望有一天真的会实现”。
“15秒跑到防空洞”,15秒是一枚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发射到以色列南部城市斯德洛特的时间。这座人口总数约2.5万的小城就坐落在距离加沙地带仅一公里左右的位置。当地政府发放给每家房主2万美元用来“加护”房屋。
1991年之后,以色列法规要求每栋新建建筑都须建民防设施。莫蒂说,他们管这叫“安全屋”,为让防空洞显眼,同时也为缓解人们尤其是孩子们面对空袭的恐惧,很多“安全屋”被装饰上了色彩绚丽的涂鸦。
瑞恩住在特拉维夫,是以色列著名的经济中心。和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巴以冲突成了瑞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警报一响起来,他就要停下工作,躲避到“安全屋”中。
2012年巴以再次爆发冲突时,瑞恩小女儿三个月大。当时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在刺耳的空袭警报声中,初为人父的瑞恩带着她躲到了“安全屋”。那段时间,带着孩子寻找“安全屋”成了瑞恩一家人的常态。
以色列长期的安全训练,让人们养成了每次听到警报,就必须放下一切寻找掩体的习惯。一般有15秒的时间跑到防空洞里。如果在路上开车,附近没防空洞,就要立即停车趴下躲在车旁;如果你在城市里,那就找到最近的建筑,然后迅速找到防空洞跑进去。
在瑞恩的记忆里,并没有小时候父母带他躲避防空洞的记忆。“当时我们并没有面对现在这样的导弹和火箭弹袭击,当时多数是军队间的冲突,很少波及平民。”瑞恩说。
无法远离的冲突
24岁的巴勒斯坦留学生阿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2008年来到北京。记者见到阿里时,他有些憔悴,此前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加沙一栋被轰炸的建筑,就在他家后面。心急如焚的他赶紧和在加沙的父母联系,却一直联系不上,直到早上6点,确认父母安全后他才安心。
阿里的祖辈曾为躲避战祸而迁往加沙地区,如今这里却成为巴以冲突最激烈的区域。炮火成为加沙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加沙,每一小时都有可能发生巨变。”巴勒斯坦人雷克说。31岁的雷克也是留学生,在长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小时候不知道害怕,在外边疯玩也不会担心。”雷克说,“但家里爸爸妈妈却时刻担心,而爸爸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妈妈也时常担心是否能看到他回来。”
高中毕业,阿里申请到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留学生算是最容易离开加沙的群体,即便这样,他们也要“碰运气”。阿里说:“出加沙的时候,我在边境检查点等待了三天。不敢吃饭,不敢睡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去。”
由于冲突,现在加沙地区每天只有2小时有电,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抓紧时间给手机和电池充电。
物资的匮乏也让巴勒斯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阿里的父亲在加沙地区一所联合国学校当老师,阿里从小就在那里上学,“每周上六天课,三天上午,三天下午”。阿里说,这样安排是因为加沙地区没有那么多学校,“只能一拨人上午上课,另一拨人下午上课”。
加沙地区的主要大学有四所,不过由于地区封锁和经济落后,很多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并没有工作机会,大部分人只能待业,靠领取救济维持生计。巴勒斯坦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各国的援助。此次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唯一的货物口岸被关闭,这意味着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无法进入加沙。
加沙地区也仅有寥寥几所“医院”,但这些医院并不具备手术能力。口岸不开,伤患者没有办法到外边求医。雷克说,他罹患癌症的父亲因此得不到治疗。说到这里,雷克拭去了眼里的泪水:“小时候父亲常说,和平很快就会来。但我长大后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摘自2014年7月27日《新京报》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