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

2014-10-14吴建民

党员文摘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机遇期战争时代

吴建民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当然十分必要。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股声称历史可能重演的热潮。英国《经济学人》首先撰文称:今天的世界形势与1914年一战爆发前的形势很相似,好像世界大战很快要爆发似的。是不是要打仗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

把握时代主题

是认识世界的关键

决定天下大势的是时代主题,把握时代主题是准确认识今天世界的关键。

时代主题是变化的。中国发现时代主题变化的第一人是邓小平。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反复讲一个观点,即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和平,一个是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根据小平同志的论断,我们历届党代会一直坚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把握时代主题,对中国影响极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毛主席去世前,毛主席挥之不去的忧虑是战争,在当时的形势下,准备打仗成为全国工作的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摒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前,中国建设分“一、二、三线”,要发展的是“三线”,沿海地区不发展。但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发展的就是沿海地区。这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其根据是什么?时代主题变了。

中国的大发展主要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苏联解体了,东欧发生了剧变。如果思想还停留在战争与革命时代,会认为敌人将大举进攻,中国应关上大门,固守阵地。邓小平却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中国的大门不仅没有关上,而且开得更大了。

2013年,中国GDP上升到56.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91年的26倍。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雄辩地证明了小平的决断是何等英明。小平决断的根据是什么?那就是时代主题变了。

党的十八大重申,当今时代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所面临的总体形势,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是有利的。

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时代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致使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话是至理名言。

我们来比较一下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和中国的情况。美国在新世纪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逆世界潮流而动,倒了大霉。美国有些学者认为,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是犯了战略性错误。

中国则不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顺应了世界潮流。

顺应世界潮流和逆世界潮流而动,其结果全然不同。2001年,美国的GDP为10.2万亿美元,中国的GDP为1.15万亿美元,美国大约是中国的9倍。2013年,美国的GDP大约为16.8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大约是9.3万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1.8倍。中美两国力量对比正在迅速变化。

天变,道亦变

《汉书·董仲舒传》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战争曾威力无比。国与国之间发生了冲突和争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那就诉诸武力。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中日双方于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给了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七年的财政预算。日本占了大便宜。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1919年在凡尔赛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德国割地赔款。德国13.5%的领土和12.5%的人口被割走了,丧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赔款2260亿马克。

显然,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战败国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世界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新情况。美国发动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人自己说,这两场战争不仅没解决任何问题,还给美国带来一大堆麻烦。在21世纪很长的岁月里,美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这两场战争带来的后果。

阿富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伊拉克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美国发动了这两场战争后,强迫阿富汗和伊拉克签订不平等条约,将矿产和石油资源割给美国了吗?没有啊。如果美国胆敢这样做,全世界都会骂它是强盗,美国在全世界面前就站不住脚。为什么不敢?世界进步了,时代主题变了。天变了,道也变了。战争曾经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今天不行了。

全面、客观地看待中美关系

在观察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时,中美关系是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以为,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中美关系。

所谓全面,就是既要看到中美之间的分歧、摩擦和矛盾,也要看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说,中美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请大家注意,从小平同志以来的中国各届领导人都是这样说的。

有人说美国在围堵、遏制中国。美国有没有人想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当然有,但是决不能把美国看成铁板一块。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含义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所谓客观地看待中美关系和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是指,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危险与挑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中国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谁能围堵住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确实围堵过我们,当时中国的处境非常困难。今天的情况与那时不可同日而语。1949年至1978年,中国累计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不过28万人,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而2013年我国出境的人数接近1亿人。1978年我国的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2013年上升到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此密切,是围堵不住的。围堵中国,既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利益。

战略机遇期是现实,

而不是虚幻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大发展说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支撑战略机遇期判断的,一是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二是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三是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上述这三条,今天依然俱在。任何对战略机遇期的怀疑和动摇,都没有根据。

诚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国际形势中复杂的一面。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周边国家对我的疑虑在上升;美国的再平衡、重返亚太的战略,增加了我周边形势的复杂性;中日关系进入了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低谷;围绕南海问题,我与有关国家的紧张形势在持续。但是,比较1978年,比较1989年,我国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与那时完全不一样。1978年,苏联大军压境,中国的安全受到直接威胁。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制裁,中国外交跌入低谷,处境十分困难。今天的情况虽然复杂,但比过去那两个阶段要好。

(邱宝珊荐自2014年8月21日《南方周末》)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遇期战争时代
论新时代的战略机遇期:源起、现状与未来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全球价值链重塑战略机遇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民间投资迎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