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民主测评工作

2014-10-14赵来军

前线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主测评干部评价

赵来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工作”。民主测评是干部考核的重要方法,对于准确评价干部、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民主测评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测评内容过于抽象、测评结果容易失真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长期困扰干部工作。对此,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以权责对等为原则,以真实性为基础,以准确评价干部为目标,全面改进民主测评工作,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民主测评实质是了解干部在干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认可度,通过“民意”更加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民主测评有两个问题表现比较突出:一是民主测评有时失真失实,测评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干部原貌;二是民主测评中的“票数”异化了一些干部的行为导向。

从真实性来看,民主测评要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方面参评人对干部的情况要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在评价干部时要出于公心。但从实际情况看,民主测评一般存在三种情况:第一,参评人对干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从工作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第二,参评人主观上想出于公心,但是由于对干部不了解,评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三,参评人不管对干部是否了解,由于小圈子、个人恩怨、嫉妒心理或利益交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出于公心评价干部。客观地说,第一种情况并不普遍,而后两种情况却不少,降低了民主测评的真实性。真正全面准确了解一个干部,只有与其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配合和深入接触,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其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尤其是德的表现,由于干部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德的了解有时更多的是通过工作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或者在出现利益交集时才能有所发现。许多干部在工作中虽然有时配合也不少,但更多的是一时一事的接触,相互之间大致印象多,真正了解少。一些工作中接触较少的干部,有时还会受人为虚假信息的误导,主观上对干部的真实表现出现误判。这些都给客观真实评价干部带来了很大难度。

从民主测评“票数”来看,虽然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民主测评结果的运用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党政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规定。但这只是对民主测评在结果运用上进行了限制,取消了对“票数”的硬性规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主测评容易失真失实问题。从实践看,民主测评“票数”仍然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使很多干部把眼睛盯在“票数”上,导致在工作中不敢担当,遇到问题不敢直言,无原则的“老好人”现象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应该看到,由于民主测评结果容易出现失真失实问题,得票多少已不能准确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因此“票数”的参考价值并不很大。从根本上说,民主测评的实质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问题。

需要有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和认真态度

民主测评虽然只是干部考核的一个具体环节,但解决不好也会影响选人用人导向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改革要有问题意识,发现什么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也无需担心提出问题会影响自身形象,而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正视问题所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改革才能不断深入,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有的问题看似是“老大难”,其实解决起来不是方法难寻,而是决心不够、认真不够。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一些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立见成效,就是因为中央下了坚定的决心,从自身做起,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使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在当前历史条件下,解决我们党面临的许多问题,有没有决心至关重要,能不能认真至关重要。民主测评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具体环节,作为识别干部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发扬民主的一个重要手段,核心是民主测评结果要真实反映干部的情况,这样在识人用人上才具有说服力。如何实现民主测评的“真”,关键要建立一套权责对等、相互制约、运行有效的可操作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充分表明制度的约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民主测评在制度设计上要约束参评人的行为,不管参评人主观上能否出于公心地评价干部,囿于制度的强制约束力和对制度的敬畏,在评价干部时必须考虑自身责任和应承担的后果,从而解决公与私、真与假的问题。只有这样,民主测评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干部的真实表现,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立系统完备的署名评价干部制度

署名评价干部,“署名”很好理解,就是参评人要署名,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也是对个人负责。“评价”则要细化内容,不能仅以“称职”或“不称职”进行简单抽象的定性判断,或者在已经制定好的德、能、勤、绩、廉等各对应档次中进行选择,而是以“知情人”来客观描述干部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以此作为准确识别干部的依据。评价内容可多可少,体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不能“不知而为”,更不能“知而乱为”。

建立署名评价干部制度,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能够有效解决民主测评失真失实问题,从而更好地全面准确识别干部,而且对于转变干部管理理念,培育诚信价值观,净化官场政治生态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署名评价干部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权责对等原则。在现代管理学看来,世界上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权力大于责任,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民主测评只赋予了参评人对干部进行评价的权力,而对于参评人是否能够出于公心从干部的德才表现、人岗相适等实际情况出发评价干部,却没有相应的约束。参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评价,而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增加了民主测评的随意性,测评结果是否客观公正更多地取决于参评人个人的素养,也给组织人事部门的识人用人增加了难度甚至起到了误导作用。署名评价,强化了参评人的责任意识。参评人署名的过程,起到了一种郑重承诺的作用,既体现了民主测评的严肃性,也是对参评人行为的一种震慑,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署名评价干部拓展了双向了解干部的通道。实际工作中,民主测评时每位干部既是参评人,同时也是被评价对象。因此,署名评价干部,不仅能够反映参评人在客观上对评价对象是否真正了解,同时还能反向检验参评人在主观上是否能够出于公心评价干部,从而了解参评人的德才情况。比如,通过同一名干部对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这名干部对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是否与大家普遍的意见相一致。如果相差甚远,要么是这名干部客观上对评价对象不了解而不负责任地进行评价,要么是由于主观上的私心作祟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甚至夸大其辞,要么是由于个人认知能力不够无法准确识别干部。通过比较分析参评人对不同评价对象评价结果的准确率,能够反映参评人的识人能力、公道程度以及“德”的情况。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建立干部信息库,记录民主测评时参评人和参评对象的情况,通过比对分析,提高识别干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署名评价干部强化了组织人事部门的责任担当。署名评价干部,需要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怎样保护参评人的信息不被泄露,防止出现对参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情况。从操作程序看,署名评价结果直接交由组织人事部门并进入干部信息库,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人事干部要保护干部信息不被泄露,一旦出现“跑风漏气”,表明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从而消除署名评价干部时参评人的顾虑。对于参评人的信息安全问题,关键不是靠限制评价方式避免问题的发生,而是取决于组织人事干部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也是组织人事干部的“分内之事”,并不是过高的要求。同时,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对干部信息库内大量评价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可以双向了解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平时了解干部不够的问题。这项工作,看似烦琐却易于实施,是干部管理中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只有善于捕捉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表现情况,将其纳入干部信息库,日积月累就能够将零散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量化分析,忠实还原干部的真实表现和本质特征,为识人用人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署名评价干部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有些渐行渐远。目前,干部队伍中缺乏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良好风气,官话多、套话多、虚话多、假话多似乎成了官场生存之道,有的更自诩为是一种“政治成熟”的表现。尤其在同一系统、部门、单位内部,由于干部之间既是同事,也存在相互竞争,一些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关系,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和人际圈子,把自己“包装”起来,一言一行既谨小慎微,又刻意表现自己,假话虚话也就多了起来。在工作中,有的事情相互之间心知肚明,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逐渐使官场政治生态变得虚伪和庸俗,对干部的行为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年轻干部影响更甚。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渴望直接的心理表达和情感抒发,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直抒胸臆,减少因内心纠结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轻松愉悦。如果迫于环境影响,正常心理表达受到长期压抑,必定会从其他方面寻找出口,有的情绪易怒,有的心理焦虑,有的双向性格明显,有的对现实冷漠等等,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影响干部自身的幸福感、成就感和价值感。长此以往,必定会动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影响工作积极性,削弱干部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阻碍党的事业的发展。署名评价干部,让干部将平时心里想的却不敢当面讲的话通过正常渠道向组织说明,通过制度的约束作用让讲真话成为一种习惯,让负责任成为一种自觉,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内在约束。有了这样的开端,发挥制度的长期效应,固有的旧习惯就会慢慢改变,讲真话的氛围就会慢慢形成。当大家都不再囿于听到真话感到刺耳,或者因为讲了真话心中忐忑,能够客观理性对待,相互之间才能真正做到坦诚相见,共同干事创业。这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应有表现,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民主测评干部评价
班长竞选,谁会胜出
基于B/S模式的电子化民主测评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当前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的深层困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