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一个人的村庄》

2014-10-14倪协克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刘亮程刘亮时时

倪协克

在初学写作的时候,我常常埋头苦想:怎样才能编出一个曲折的故事,才能写出一段动情的文字?然而,即便费尽心思,多数时候却总是失望地发现,那些算尽机关编出来的故事其实不好看,那些字字雕饰抒发出来的情语其实未必动人。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进入了刘亮程的村庄,进入那个一条虫,一棵草,一条狗都有灵性的黄沙梁。在这个村庄里,风会把人吹向天空,山坡的花草会发出吟吟笑声,一头驴子会有自己的心思,茫茫白雪会照见人的孤独……

我学写散文的那扇门,就是这本《一个人的村庄》给我打开的。“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使我第一次意识到,乡村的泥土上其实遍布灵气,我们眼中最寻常不过的花枝草叶里也包藏着快乐和寂寞。一颗平静、敏感的心,就是写散文的源泉。

读高中的时候,我把这本书放在寝室的枕头底下,睡觉之前总要翻一翻。每当熄灯了,夜深人静了,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阵睡意蒙蒙,似乎看见了刘亮程从遥远的荒野弥漫而来的那份孤独。这份孤独,不仅是远离村人,独自看守麦田的离群之苦,也是在荒野上劳忙半世、此生被寒风吹彻的灵魂慨叹。

我想,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体悟“孤独”是很重要的。刘亮程笔下的这个村庄,不禁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小时候也生活在农村,是个病弱的孩子,找不到玩伴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在村里的小路上走。那些落寞的田野,那些苍凉的飞鸟鱼虫,其实我都真真切切地见过呀!《一个人的村庄》里的物象,草木、牲口、农人,其实它们在我的生命里都存留着痕迹,只是我对它们还从来没有引起过注意,不知道该怎么样把它们在笔下唤起。

刘亮程的作品,把这些都教给了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每当素材无处可觅,每当才思枯竭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本书,想起那个村庄。我静静观察天上的鸽群,看着它们从村西头飞到村东头,于是写了《鸽子与村庄》;我悄悄窥看昆虫的世界,想着万物有灵,于是写了《送药的小甲虫》……

在我构思人生中的第一个长篇幅的小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刘亮程。在村庄的田野里,草会开花,花会说笑话。于是,一个以草为起点构想出来的童话形象——“草婴”就在我脑海里出现了。我在这篇小说里写道:“那是六年级放假的第一天午后,我正蹲在离家不远的杨树下面,合眼入神地嗅一朵野花。嗅着嗅着竟睡着了。不知怎么的,睁眼时,我已躺在了一块夏虫叫得最热闹的田垄上……”就是在这片草地间,我遇见了草婴,一个带给我快乐的精灵儿……追究起构思的最初灵感,其实都是从刘亮程那里来的。

文学需要有根,每个写作的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根。黄沙梁是刘亮程的根。那么我们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是不是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根呢?

【主持人语】

有时候我们寻遍了全世界,才发现自己的根,原来就在自己起始的地方。

刘亮程的文字给人的启迪,就是这样。通过协克的笔触,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人的村庄》带给他的巨大影响。一本好书,就是让他在阅读之余,时时有所感悟。在以后的写作与人生道路中,也能时时回味。

猜你喜欢

刘亮程刘亮时时
人物刘亮程
刘亮程 作品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都市度假屋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导数时时用,“忽视致误”防
潜在的共鸣与对话——论雍措与刘亮程的乡土书写
冬天,与刘亮程有约
是谁给刘亮的被窝里铺上了无穷的温暖
刘亮程作品时间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