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喜剧的丰富意味性
2014-10-14廖向璞
廖向璞
【摘要】 《老友记》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也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之一,它开播至今二十年依旧是情景喜剧创作的典范。《老友记》的喜剧性不仅仅表现在依靠各种幽默手段引人发笑,更在于其幽默表象下所折射出的生活意味,尤其是它对人性之善的歌颂,对亲情、爱情、友情之忠诚的表现,以及对自由平等精神的追求,激励和感动了无数观众,值得中国情景类电视剧借鉴学习。
【关键词】 《老友记》;情景喜剧;丰富意味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老友记》(《Friends》)是一部由美国NBC电视台从1994年开播,持续播出了10年的幽默情景喜剧。全剧有十季,共236集,讲述了住在纽约的六个年轻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由相识到相知、相爱的情感故事,其中以六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和事业为发展主线。《老友记》真实、自然地再现了美国普通青年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并以鲜明的人物性格、诙谐的语言技巧、特有的美式幽默征服了一代观众,获得了如全球奖、艾美奖、演员工会奖等等殊荣,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也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之一。哪怕到了近二十年后的中国,对《老友记》的人物设置、剧情模式、幽默段子稍加改造而成的《爱情公寓》,依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视佳绩(如:《爱情公寓3》开播第一日,安徽卫视收视率达到1.33,位列省级电视台第一;《爱情公寓4》 也使各播放电视台获得收视新高(1)),捧红了多个影视明星(如陈赫、娄艺潇、孙艺洲、李金铭等人)。由此,《老友记》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很多人把《老友记》的成功原因归结为幽默,并撰有大量文章分析其幽默语言、幽默行为、幽默人物等幽默手段的运用。诚然,幽默是该剧吸引观众、保持收视长虹的必备武器;但幽默表象下所折射出的生活意味,才是它经年不衰、引观众看了又看的关键所在。因为,必须承认“优秀的喜剧不仅仅是刻意展示动作本身,而是通过一些不同寻常的动作以及各种诙谐、逗趣的语言和俏皮话以展示剧中的人物性格,并以此引人发笑,使人领悟其中生活的悖谬之处及其所蕴涵的意味”[1]1。
一、对人性之善的歌颂
“喜剧的核心是喜剧人物,喜剧人物性格是营造喜剧氛围,创造喜剧感的基本点。”[2]3《老友记》中六个角色性格各异,且都有瑕疵。Rachel,六个人中唯一的富家女,充满小资情调,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因此性格有些骄纵,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喜欢掉眼泪。在工作上,她积极努力,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且颇有成就,最后担任部门经理;而到了生活中她却变得大大咧咧、一副傻大姐的样子,对什么事情都拿不定主意,没有主心骨。Ross,一板一眼的博物馆考古学家和大学教授,他从小成绩优异,坚信科学和秩序,专情;但是缺少风趣,不懂得如何和女人接触,暗恋Rachel十几年总不敢表白,过于死板。Monica,所有人物的连线中枢,是Ross的妹妹、Rachel的高中同学、Phoebe的前室友、Chandler和Joey的邻居。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不愿服输,凡事要争第一;同时过于洁癖,是强迫症患者。Chandler,是一个用幽默伪装自己的悲观主义者,对爱情、性、生活缺乏信心,这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他的爸爸是个同性恋异装癖,妈妈是色情小说作家;好在随着与Monica爱情的推进,他逐渐摆脱心理阴影,成为一个有担当和责任感的好男人。Phoebe,满脑子古怪想法,是个具有双面人格的女孩,她童年经历十分不幸却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内心阴暗、质疑生活,但又轻信美好的事物,相信鬼神附体之说,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若疯兔。Joey,跑龙套演员的典型代表,样貌英俊但是演技很逊,思想天真因为太过无知,贪吃好色不过心地善良,对女人的热情度不会超过一个晚上,但是对朋友却特别忠诚。
可以说,《老友记》喜剧效果的产生正是来自上述这些略为“怪异”的性格间的碰撞和交流。但是,统观全十季,让我们真正喜爱和感动的是他们本性中的善良,这种善良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单纯、天真的态度。例如,Rachel不愿重蹈母亲覆辙,从那个可以为她带来稳定、富裕生活的婚礼上逃了出来,其他五人鼓励她放弃父亲的财力支持,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当父亲的信用卡被Rachel用剪刀逐个剪断,我们能感觉到她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正如Monical所说:“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它很糟糕,但你会喜欢它的。”是的,生活尽管并不完美,但不妨碍我们去喜欢它!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还有Phoebe,这个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童年时继父坐牢、继母自杀,少年时来到纽约当街头混混,和各种疾病患者住一起……总之本该是仇恨人类报复社会的女孩,却始终相信生活的美好,愿意尽一己之力给他人带来幸福。所以,当同父异母的弟弟找她做代理孕妇时,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劝她慎重考虑,她还是最终决定帮助他们,因为“看看他们多么的开心,而这份开心是我带给他们的”。她不去想怀孕的煎熬、分娩的痛苦,也不考虑十月怀胎之后孩子却送给了别人,以及这件事可能给自己带来的社会歧视,Phoebe的世界太不同于常人,所以也显得如此纯粹和真挚。
阿纳托尔·弗朗斯说过:“最好是心灵天真,思想深邃。”[3]8《老友记》以愉悦的笔调为观众呈现出六个虽有瑕疵仍不失天真善良的可爱人物,仿若在忙碌、紧张的生活中撑开一道屏障,供我们品味生活表象下的美好、幸福,让我们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永远的痛。
二、对亲情、爱情、友情之忠诚的表现
美国学者罗伊·保罗·内尔森曾归纳出十四种幽默技巧:“1.反语,2.讽刺,3.滑稽模仿,4.缩小,5.夸张,6.双关,7.汤姆的急变,8.模棱两可,9.生造字句,10.语词的滑稽误用,11.首音调换法,12.实用笑话,13.不协调,14.错解。”[4]9。这些技巧在《老友记》中以人物性格为纽带得到尽情地展示,同时,人物性格中的这些快乐力量又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不断传递。
关于亲情。Chandler的复杂性格来自家庭背景(前文提到他的父亲是同性恋异装癖,母亲是色情小说作家),他从小生活在怪异的眼光下,只好以时不时冒出的冷笑话来掩饰自己脆弱的内心,所以,他是极不情愿提及父母,甚至在和Monica 的婚礼上也不愿意邀请他们。但毕竟血浓于水,在Monica的“威逼利诱”下,Chandler终于同意来到拉斯维加斯的“四后俱乐部”——Chandler父亲工作的地方。可以想见,当一个扎着发辫、穿着长裙、浓妆艳抹的男人在舞台上搔首弄姿时,在台下坐着的儿子该是多么的尴尬和羞耻,Chandler就是如此。节目没有结束,他想中途离开,却被父亲叫住。父子相见,有片刻的无言,有暗涌的激动,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最后Chandler还是迈出了一步,他说:“我们想请你参加婚礼,我知道这会使我开心,女士。”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如何,父母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老友记》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剧中的父母有各种各样缺点,甚至有些不配为父母,像Monica的父母从小偏心,对Monica的要求过于苛刻;Joey的父亲婚外恋,而母亲坦然处之;Rachel的父亲相当集权,和母亲经常吵架;Phoebe的父母从小把她遗弃……更勿论Chandler了。其实,仔细深究可以发现,《老友记》撇去了各个人物所拥有的社会身份,更多地在于展示独立存在的可能拥有各种缺点的个体。“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强求谁一定要对谁负责,但可以理解并接受“异己”者的存在,宽容对之,平和处之。
关于爱情。Ross和Rachel的爱情是《老友记》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主要线索,第一季笨拙的Ross一直处于单恋状态,第二季经过一番波折后两人终于在一起,第三季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分开,第四季两人虽然和好但很快又分手,第五季醉酒后的两个人莫名办了婚姻登记,第六季曲折的离婚手续的办理,第七季Rachel怀孕,第八季女儿Emma降生,第九季三口人的奇怪同居生活,第十季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从全剧来看,他们分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achel认为Ross不支持她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而Ross认为Rachel对工作太过于专注而忘记自己女朋友的身份。第三季第15集,为了庆祝恋爱一周年,Ross带着野餐篮子来到Rachel的办公室,使Rachel原来就慌乱的工作弄得更是一团糟,Rachel把Ross赶出了办公室,回到家后的两人谁也不愿退让道歉,认为都是对方的错,最终只能分手。而到了第十季,Ross为了Rachel能留住原来的工作,不惜使用自己的特权、赠送最喜爱的化石(Rachel老板的儿子是个考古爱好者);Rachel为了和Ross在一起,也放弃了能去法国时尚界工作(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的机会。他们为爱情做出的牺牲,爱情同样给了他们回馈。这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是理解信任而不是嫉妒猜疑。
关于友情。《老友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六个人坚如磐石的友情,那么坚信科学和秩序的Ross,愿意为了Phoebe对一只猫道歉,并叫她“阿姨”(因为Phoebe认为那只猫是她妈妈的附体);娇气的Rachel被公寓管理员骂得哭鼻子,Joey二话不说跑去找他算账;在Chandler和Monica未来新家的规划中,永远有一间为Joey空下的房间(因为Joey挣钱最少);Phoebe的跑步姿势太过雷人(像“大嘴蛙和升华机器人的合体”),但Rachel最终愿意和她一起接受其他人的注目……而最让人难忘的段子莫过于男孩们女孩们举行的一个谁更了解谁的比赛,从个人喜恶到购物所买的东西,从外婆的名字到毛巾的分类等,事无巨细,他们都了如指掌。虽然最后女孩们败在不知道Chandler的职业,我们依旧可以想见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多么深厚,大概也唯有此才可以做到毫无保留地为彼此做任何事情吧!反观我们,从小到大所相信的“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多么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朋友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友情的价值究竟为何,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
三、对自由平等精神的追求
“喜剧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艺术,也是叫人笑过之后陷于深思的艺术。……喜剧精神有三,一曰轻松活泼的情调;二曰豁达乐观的胸怀;三曰追求自由的精神。”[5]7其中第三条“追求自由的精神”可以看作是喜剧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而《老友记》的难得之处在于它的幽默正是对超越性别、年龄、阶级、生死等具有普世价值的自由平等的体现。
爱的自由。《老友记》中对爱的诠释最简单也最复杂,简单因为纯粹,复杂因为深刻。Monica一直渴望再交到男朋友,恰好亿万富翁Peter追求她,带她坐私人飞机到意大利吃晚餐,为她买一个餐厅(Monica的愿望是当一名大厨)等,Monica均没有接受。不是不喜欢物质,不是没有虚荣心,只是不爱Peter,不想伤害他的感情。最后,两人把一切讲明白,Peter难过地想要一个吻别,Monica应允。一吻之后,在荷尔蒙的驱动下Monica发现自己爱上了Peter,于是开始了新的恋情。我们勿论Monica这种突如其来的爱情是否长久,至少她在爱情的选择上完全凭借内心,不受任何外界物质的干扰,单凭这一点已值得钦佩。剧中的爱情除了对物质的超越,还有对性别、年龄的超越。比如Ross的前妻,在结婚四年后发现自己是个同性恋,和Ross离婚,这一度给Ross带来很大的生活阴影,但最后Ross还是坦然接受现实,并帮助前妻完成了和她女友的婚礼。再如Monica先后与年纪大到可以做父亲的人和年纪小到刚成年的人谈恋爱,虽然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而且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感情无论开始还是结束,其原因都与物质外在或世俗的成见无关,只是心之所向,一往而深。
人与他者。这个“他者”包括自身之外的所有人、物,这是《老友记》的可贵之处,因为它不仅宣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更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平等。Joey因为经济原因到Ross所在的博物馆做兼职,博物馆有个不成文的奇怪习惯,每到午餐时间,工作人员被分为三六九等分别坐在不同的区域吃饭,初来乍到的Joey不懂个中规则,邀请Ross坐在身边吃饭,被Ross拒绝。为此Ross一直不能释怀,他对Joey心存愧疚,终于在某天午餐时间勇敢地站出来打破这种等级划分的局面,并意外得到了所有工作人员的支持。Ross的宠物猴Marcel一直是大家的好朋友,会卖萌会发脾气会看电视会听音乐。在剧中,它与其说是一个动物,不如说是一个颇有自己性格的人,除了没有台词之外,它的戏份不逊于其他角色。Ross和它友好相处,并让它参与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它遇到危险时,其他人更是鼎力相助。最后,迫于生理原因,Marcel被送到动物园,却一跃成为一个动物巨星,比他们所有人都出名有钱,这不可不谓是剧情安排的一大亮点。不仅如此,连Chandler和Joey家的游戏桌也被赋予了独立品格,它供他们消遣、陪他们成长,最后为了抢救掉进桌内的小鸡而不得不把它分解时,我们能感觉到Chandler和Joey的不舍和心疼。
生死之间。死亡本是件沉重的事情,不宜在喜剧中出现,但《老友记》却不止一次地描述葬礼、表现死亡,让我们以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它。“喜剧假定生命是永恒的,死亡不过是一场梦。”[5]7或许,如此假定的不是喜剧而是生活本身,从历史的长流中来看,生命的确是永恒的;而死亡,如果不能拒绝它,那么就接受它吧!Monica和Ross外婆的去世是个大乌龙,在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情况下却突然醒过来,让晚辈们吓了一跳,之后持续不到一分钟,终于与世长辞;而在她的葬礼结束后,Monica的母亲向Monica抱怨;Chandler认识了新的女孩;Ross缠着Rachel说爱她;Joey和一群男人围在一起看球赛并欢呼;Phoebe则对着外面晴朗的天空说“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是啊,如果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生,不如让生者减轻包袱轻装前进,那些与逝者有关的美好回忆,我们会整理会怀念,因为他们已从我们的身边进入我们的心里。
《老友记》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还有很多,本文只撷取其中精要来分享。如果说“那些偶然的、无意义的、庸俗低级的或纯生理机能的笑,并不能等同于美学意义上的喜剧性。喜剧性是可笑性、滑稽性的深化,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体现着广泛深入的人生感悟”[2]3,那么《老友记》算得上是一部真正具有喜剧性的情景喜剧,也是我们此类国产电视剧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方面。
注释:
(1)数据来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7295893.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B0%AE%C7%E9%B9%AB%D4%A2%CA%D5%CA%D3%C2%CA%D4%F5%C3%B4%D1%F9。
参考文献:
[1]施旭生.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月瑞.值得铭记的格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4](美)赫利泽.喜剧技巧[M].古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