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镜头 无限前景
2014-10-14范孜恒
范孜恒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照,除非是专业的摄影师,否则很少有人愿意再带着笨重的设备出门了。手机变得愈发轻薄,而人们对影像质量的追求却在提高,看似没有冲突,但实现起来却有困难。在现阶段,也许外接镜头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今年的IFA大会上,除了各个旗舰手机的发布之外,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是索尼的QX1、QX30这两款镜头式相机了。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其内置相机的硬件配置和应用拓展能力与上一代相比均有了质的飞跃,例如诺基亚Lumia 1020,其内置相机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 100万像素;中兴旗下的努比亚z7系列手机中,内置的相机已经具备了白平衡、快门、光圈等参数的设置调节,可以说是功能越来越向单反相机靠拢。我们知道,成像质量的好坏跟相机的感光元件和镜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想提高手机的成像质量,必须先处理好这两个问题。
但是,现在手机设计的一个很明显趋势就是愈发地轻薄,就像最新发布的iPhone 6,厚度只有6.9mm,而上一代的iPhone 5s的厚度却是7.6mm。对于手机内部寸土寸金的狭小空间来说,增大的尺寸远不能奢望有一个像单反相机一样的感光元件。
索尼最新发布的ILCE-QX1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其命名规则,QX1的定位是微单,但是与其称其为微单,远不如称其为镜头相机更为形象。它和之前的镜头式相机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搭载了一颗APS-C大小的Exmor CMOS传感器,像素达到了2 010万,这一幅面与目前主流的中低端单反相机相同;另外一点就是QX1的可更换镜头设计,它可使用索尼E卡口系列镜头,通过转接环,还可使用其他镜头;最后,QX1搭载了索尼最新的 BIonZ X图像处理器,能更加快速地处理影像信息。
现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已远远超过了最初“手机”概念的范畴,除了最基础的收发短信、拨打电话,它已经具备了管理其他设备的能力,就好像是我们大脑的延展,来接收并处理讯息。QX1可以通过Wi-Fi以及NFC和手机、平板进行连接,通过索尼的PlayMemories Mobile应用程序,可以实现类似于索尼相机风格的操作界面,用手机屏幕当作取景器来控制拍照。这一点其实和三星之前推出的Galaxy Camera系列相机功能定位有些类似,但是QX1是作为一个更加灵活的个体存在来配合手机使用,它是以手机为中心的附属产物,而并不算一个单独的相机。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QX1的推出就像壮士扼腕,带着点自我革命的意思,会影像索尼相机的发展。对此,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就目前的各种数据来看,智能手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用智能手机拍照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同时,索尼旗下的Xperia系列智能手机也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从今年年初索尼出售VAIO品牌电脑就可以看出,索尼公司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它更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来打造出更加迎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而索尼的影像产品一直是其最核心的业务。
QX1的推出解决了普通用户不愿意既带着手机又带着相机的问题,同时又戳中了智能手机用户对成像质量要求更高的痛点。它的推出并不妨碍索尼单反相机和微单的发展,从另外一点来看,QX1丰富了索尼的影像产品线,能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满足用户需求,对索尼生态系统的完善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