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大师的另类判卷法

2014-10-13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图章钱玄同黄侃

我们参加过许多考试,从来都是写卷子,然后判卷子,而且答案还是标准的,不许有一丝的不同。但民国时几位大师的判卷法却别具一格,不唯分数,不唯考卷,却并不妨碍他们培养出一批批的人才。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判卷的吧!

钱玄同“印分”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赫赫有名的文化名人,做教授有其特有的架子,其中之一就是他从不批改学生们的考卷。北京大学为此特意刻了一枚木质图章,刻上“及格”二字。钱玄同收到考卷后,直接送到教务室,由教务室统一盖上及格的图章,而后按照各人的名字分别记入学分档案。

黄侃“定分”

著名学者黄侃是章太炎的大弟子,他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只管讲课,根本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到了期末考试,他既不肯看学生试卷,又不肯在试卷上判分——这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不看试卷,又怎么能打分呢?可是,教务处要给学生填成绩册,必须要分数,于是一再催促他阅卷判分。把他逼急了,他就给教务处写一张字条,上书“每人八十分”五个大字。他的意思是:学生总想得甲等,给九十分,学生不配,自己也不愿意;给七十分,学生不愿意,八十分正合适。

林语堂“相分”

林语堂博士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他的判分方法相当“另类”:他不判试卷,却判脸面——根据学生的面相来判分。林博士在东吴大学授课时,从不给学生考试。他的理由是:“我在大学课堂上课,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多半是见面不知名,少半连面都不认得。到期终让我出十几道考题给他们做,从而断定他们及格不及格,这也太马虎了,打死我也不这么做。”那么,期末成绩怎么办呢?林语堂的做法是“相面打分”:到期末评定学生成绩时,他拿着学生花名册端坐讲台,然后依次唱名,叫到的学生一一站起来供他“相面”,他则根据学生面相一一判分。据他的学生们回忆,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考试计分的方法,学生们心中无不信服。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章钱玄同黄侃
审查史料的真伪——钱玄同晚年对今古文经问题的讨论
黄侃的痴迷
光荣图章
钱玄同食言
图章
四位文学巨人的母亲
图章
钱玄同与《国音常用字汇》
狠,有时是一种爱
识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