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学院2006-2013年间科研成果档案数据分析
2014-10-13刘芳
刘 芳
(长治学院 科研处,山西 长治 046011)
升本以来,长治学院秉承“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科研项目所涉猎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为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探索教学与科研并重、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2006-2013年间立项的科研项目情况分析
2006年以来学校纵向科研项目共获准立项3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1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项,山西省高校科技开发、人文社科项目54项,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5项,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1项,山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4项,山西省社科联项目8项,长治市科技计划项目8项,院级科研项目170项。同时承担了一些横向课题,如教育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任务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项目1项、北京科技大学子课题1项、山西大学子课题1项,晋城市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项,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项目1项,总研究经费916余万元。
(一)立项及经费情况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各类科研项目立项中,院级项目虽然每年在申报数量上有较大增长,但因为学校有较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最终立项的数量上略有增长,几年来基本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经费投入也相对稳定,较好地发挥出校级课题在支撑学校科研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级科研项目中,由于市级立项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方面,而学校的教师大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近几年在市级立项中争取到的项目较为均衡,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科研创造的积极性,学校先后于2007、2009年两次修订了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加大了对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当年效果即很明显,省级立项由2008年的14项猛增到35项,增长了150%;研究经费由2008年的20万增加到了58.5万,增长了192.5%;随着学院一系列激励措施的相继出台,其作用也日益凸显:国家级项目的立项一改往年空白,于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取得一项,文理均实现了零的突破,之后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于之后的两年文理又分别连续取得两项,实现了学院科研工作的质的飞跃。
(二)项目主持人职称情况
从表二可以看出,省级以上项目的主持人多为副教授和科研能力较强的讲师,而校级项目基本以讲师及助教为主,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人职称要求不同所致。如大部分省级以上项目只允许副教授或博士以上人员申报,讲师则需要两名正高级职称人员推荐,增加的条件无形中提高了申报门槛,因此中初级职称人员争取到的省级课题较少,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中初级职称人员的科研积极性。针对这种状况,为鼓励年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学院重新制定了院级项目的申报标准,要求副教授或博士学位以上人员原则上不参与校级项目的申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教师与科研骨干之间的竞争,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校级基金这个科研平台,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表一 2006-2013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表二 2006-2013年项目主持人职称分布情况
表三 2006-2013年项目主持人年龄分布情况
(三)项目主持人年龄分布情况
从表三可以看出,省级项目主持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而校级项目主持人则在30-4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的教师正处于年富力强、各方面都积极要求进步时期,再加上科研能力的急速上升,因此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和成功率较高,50岁以上教师申报各类项目的数量均较少,积极性较低,这与这个年龄的教师各方面均较稳定及职称的考核评价制度有关。
表四 2006-2013年间论文、论著、专利统计
表五 2006-2013年间发表在本院学报的论文占总论文篇数百分比情况
二、2006-2013年间论文、论著、专利情况分析
2006-2013年间我院教职工共发表各类级别文章1913篇,其中SCI 47篇,国家级刊物149篇,中文核心期刊150篇,出版论著及教材119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从表四可以看出,论文总数基本在逐年增加,2008年和2012年均有一个较大飞跃。其中2008年SCI论文数和专利数均实现了零突破,国家级刊物发表的文章数量也有一个较大增长,核心刊物文章及论著数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以后几年均保持了较稳定的、稳中有升的态势。取得这样成绩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从长远角度出发,引进了一批优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到来使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二是学校于2007年底制定了新的科研奖励条例,对优秀的科研成果实行重奖,这一举措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学院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2009年外,各年发表在我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均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2008年尤其多,占到了近40%。这说明近几年发表文章的人员多、竞争强、杂志社对文章内容的要求高外,还说明我校教职工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2006-2013年间长治学院整体科研实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课题立项方面:省厅级及校级立项的课题较多,高级别的课题立项则较少。在省厅级项目中的立项单位也较集中,很多部门的项目尚未涉猎;国家级项目虽然有所突破,但目前也只有6项,还属于蹒跚学步阶段,如何保持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仍是摆在广大教师及科研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
2、在科研管理方面:学校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奖项与激励措施,如采取了省厅级以上项目经费实行大比例的配套以及重奖优秀科研成果等办法。几年下来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及整体实力确实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取得的科研奖项数量较少、级别较低;较高级别的项目和较多的奖励仍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措施的优越性没有得到普遍发挥,学院整体竞争力较弱;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不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力较低等。
3、在科研工作者年龄方面:取得科研成果的年龄呈现橄榄型分布,发表文章数量较多的人员大多集中在要上职称的教师以及要结项的教师身上,没有这两项任务的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则较少。主要原因是30岁以下的教师尚处于积累和思考阶段,科研能力相对较弱;而50岁以上的教师在职称、待遇等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科研的动力相对较弱,造成科研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目前教师中搞科研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积极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四、今后的措施
根据对学校以上统计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建立和实施科研管理目标责任制。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科研发展的规章制度,明确近期、远期发展目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严格绩效考核,奖优罚劣。通过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活人才队伍,提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及紧迫性,杜绝人才资源的浪费;
2、汇聚学科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选拔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强化学术梯队的知识、专业、学缘等结构的建设,积极引进高级人才,特别是重点引进急需学科的高级人才,挖掘和稳定现有人才;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开辟多种途径,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进行国内外讲学或研修;
3、打造人文环境,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创造科研氛围,积极举办国内学术研讨会,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4、构筑学科平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学校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发挥国家级项目的带动作用、省部级项目的支撑作用、院级项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争取保持继承性、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建设、实验条件建设、信息库建设、网络建设及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建设等。积极为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鼓励标志性成果的产出,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使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5、设立专项基金,为科研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1)继续设立学术交流专项基金,鼓励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进一步完善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继续设立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负责人予以重奖;
(3)继续实施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制度,激励青年博士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
(4)继续加大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的遴选和选拔,重点扶持力度,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
6、加强科研档案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档案的服务功能
大力丰富档案内容,除收集传统的纸质档案外,还要收集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等各种载体的档案,从广度、深度、手段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功能;同时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强化档案服务意识、更新档案服务观念,进一步提升档案的服务功能;最后还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以不断适应档案的信息化要求。
[1]杨金玲.拓展档案的服务功能[J].兰台世界,2005,(4):51-52.
[2]王秋月.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天津教科院科研成果统计与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