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进展*

2014-10-12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碳纳米管中科院研究组

物理所磁性金属横向光伏效应的低磁场调控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孙继荣研究组通过在半导体与磁性金属之间建立强烈的关联,通过调控对磁场更为敏感的磁性金属实现了对半导体内部电子运动行为的低磁场调控,产生明显磁效应的磁场仅为几个奥斯特(Oe)。研究人员发现,利用磁性金属和半导体构成肖脱基结,当以光激发非平衡载流子时,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磁性金属中的空穴通过界面势垒和库仑相互作用形成电子-空穴对。当磁场影响磁性金属的载流子时,同时影响了半导体中电子的扩散行为,进而产生一种新型的磁效应,导致磁性金属与半导体各自的横向光伏电压随磁场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在4Oe下磁性坡莫合金中的横向光伏变化约为1%,接近坡莫合金的本征各向异性磁电阻;有趣的是,在半导体Si上也观察到了横向光伏效应随磁场的变化,且相对变化幅度远远高于坡莫合金,最高可达3.5%,从而实现了Si中电子过程的低磁场调控。进一步,研究人员确定了影响半导体磁场效应的关键因素,为半导体磁场效应的设计与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除横向光伏效应,他们还首次发现了由非平衡载流子扩散在坡莫合金中形成的平面霍尔效应。这些工作,为半导体磁调控拓展了新的研究空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Mater.上。

物理所单一手性碳纳米管旋光异构体分离与物性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刘华平与其合作者,在单一手性碳纳米管旋光异构体分离和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几项重要进展:(1)发展了凝胶色谱技术,通过离子表面活性剂精确调控碳纳米管与凝胶的作用力强度,利用多糖凝胶的手性结构与碳纳米管左右螺旋结构作用力的差异,将分散的碳纳米管溶液载入多段凝胶色谱柱,同时分离出了9种高纯手性碳纳米管及其左右螺旋镜像体结构,真正实现了碳纳米管单一结构的宏量制备,解决了碳纳米管性质和应用研究瓶颈。(2)在碳纳米管结构分离的基础上,利用超快激光对分离出的(6,5)碳纳米管进行激发,探测并识别出其14个声子振动模式,该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一维结构中的声子与电子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为一维结构中声子的振动建立更准确的理论模型奠定了基础。(3)对分离出的单一手性碳纳米管(6,4)和(6,5)进行了系统的磁光性能研究。在超高强磁场中,通过对碳纳米管光吸收谱的测量,直接观察到了半导体碳纳米管第二子能带中的明暗激子能量的相对顺序与碳纳米管的结构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表明,通过碳纳米管激子态的操控,有望实现碳纳米管光学性能的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Lett.和Scientific Reports上。

武汉物数所等发现磁性原子对拓扑电子态的影响

中科院武汉物数所曹更玉研究组与物理所孟胜研究组合作在磁性原子的近藤效应(Kondo Effect)保护的拓扑电子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武汉物数所研究人员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磁性钴原子在锑Sb(111)拓扑表面的物理性质。研究发现位于表面上的钴原子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很强的Kondo共振峰;而对于处于表面下的钴原子并不存在Kondo效应。通过研究表面的准粒子相干现象并分析可能的散射通道,发现无论吸附钴原子之前和之后表面拓扑电子态的时间反演对称性都未发生破缺。物理所研究人员进行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由于存在Kondo效应,磁性钴原子的磁矩被周围自旋极化的电子云所屏蔽从而形成Kondo自旋单态,整体表现为非磁性,因此表面的时间反演对称性并不会发生破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ACS Nano上。

大连化物所化学反应共振态研究获重要突破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张东辉研究组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工作上又获突破性进展。他们利用实验室发展的后向散射光谱(BSS)技术发现了后向散射的DCl产物信号随碰撞能的变化曲线存在着明显的振荡现象,但前向散射信号非常小。为解释这些实验现象,研究人员重新构建了该反应高精度的势能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精确的量子动力学计算。理论研究找到了反应共振态波函数,确认了该反应中共振态的存在,从而首次在F+H2体系以外的三原子反应中发现了反应共振态。与以前在F+H2体系中发现的Feshbach共振态不同,新发现的共振态兼有Feshbach共振态和Shape共振态的性质,因而寿命只有20 fs左右,大大短于F+HD反应共振态的寿命(100 fs)。理论分析表明,由于H与DCl的相互作用,过渡态区域D—Cl化学键在第二振动激发态(vDCl=2)的绝热势能曲线上明显被“软化”,使得该绝热势能曲线在反应过渡态区域形成一个明显势阱,这与HD基态反应中过渡态区域明显存在的势垒有很大的差别。由于Cl+HD(v=1)→DCl+H反应主要是沿着该绝热势能曲线进行,共振态对其有重要影响,从而使该化学反应显现出明显的化学反应共振特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此类化学键“软化”现象是由于反应过渡态附近的非谐性所导致的,而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的过渡态附近都存在非常大的非谐性,因而往往能在振动激发态绝热势能面上能造成一定的势阱,并有可能支持共振态。如,在另外的反应通道,Cl+HD(v=1)→HCl+D,理论研究发现了同类反应共振态的存在。因此,这类化学反应共振态并非是稀有的,可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化学反应共振态在反应物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很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对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还能大大帮助科学家认识燃烧化学等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分子激发振动态反应的动力学真面目。从上述理论与实验紧密相结合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物理化学家们长期寻找的化学反应共振态的“新机理”——化学键软化,这项研究大大扩展了科学家对化学反应共振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化学反应共振态研究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

大气所北京大气亚微米气溶胶理化特性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跃思研究组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对2013年1月北京爆发重霾污染时段亚微米气溶胶理化特性监测结果并结合气象要素和后向轨迹模型的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月份北京地区亚微米气溶胶平均浓度为89ug/m3,而最高小时浓度达到了423ug/m3,其中有机气溶胶贡献可占到50%左右,且主要以二次有机物气溶胶为主;(2)北京当地餐饮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重污染时可占有机气溶胶的18%;(3)北京偏南区域污染源排放对北京重霾污染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且主要由二次老化的气溶胶组分构成;(4)随着霾污染的加重,二次无机和有机组分的比例都出现了明显升高,气溶胶酸性加强,氧化性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tmos.Chem.Phys.上。

国家天文台合作研究颠覆星团演化的传统理论认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科学成果——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对中等年龄星团的观测颠覆了星团演化的传统理论认知。研究人员对星团NGC1651的分析发现,尽管和其他星团一样,它的主序转折区域看起来貌似存在很大的年龄弥散(约4.5亿年),它的亚巨星支却十分狭窄,这标志着它根本没有任何年龄弥散:如果星团是由年龄连续分布的星族组成,这些恒星应该同时分布在一个展宽的亚巨星支上,令人惊讶的是,分析这些亚巨星分支的宽度表明,它们的年龄弥散最多不会超过8000万年。研究团队认为,这一令人惊讶的恒星分布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恒星在围绕自身主轴以不同的速率自转。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ture上。

南海海洋所揭示马里亚纳海沟构造应力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林间研究组通过非均衡地形等新方法,定量分析了沿着马里亚纳海沟岩石圈所受的构造应力与弹性挠曲的变化,并揭示出其与海沟附近正断层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非均衡地形等新方法,计算了沿着马里亚纳海沟的应力,由应力造成的海沟深度的变化范围为0.9km—5.7km,板片在海沟处所受垂直荷载的变化范围为-0.73×1012—3.17×1012N/m,而在海沟处所受弯矩的变化范围为0.1×1017—2.7×1017N。研究揭示,沿着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处最深,在海沟处所受垂直荷载最大,而在被海山覆盖的区域,海沟较浅,所受垂直荷载较小,而所受弯矩较大,前缘隆起处较高。研究发现,在马里亚纳海沟前缘隆起处向海的一侧,板片最大有效弹性厚度沿海沟的变化范围为45km—54km;而在向海沟轴一侧,板片最小有效弹性厚度的变化范围为19km—40km。因此,在距离海沟轴处70km—120km处,板片弹性厚度减少程度为21%—61%,板片有效弹性厚度的减少通常伴随着大量正断层的发育。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Planet.Sc.Lett.上。

心理所发现分裂型特质个体的脑结构和脑功能连接异常

中科院心理所陈楚侨研究组通过结合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考察了高分裂型特质个体的大脑改变。结果发现,高分裂型特质组表现出脑岛、背外侧前额叶等区域的灰质密度降低;进一步以灰质异常脑区为感兴趣区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发现高分裂型特质组左半球脑岛与壳核的功能连接减弱,而额中回与小脑之间的连接增强。研究还采用基于图论的方法分析静息态脑网络属性并识别网络中心节点,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分裂型特质组在脑网络属性上没有表现出异常,但是在额叶识别出更多的中心节点。该研究提示,高分裂型特质个体的大脑结构(灰质)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方面已经表现出异常,特别是在额叶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hizophenta Bull.上。

微生物所在流感病毒继发细菌性肺炎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北难研究组发现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可以活化宿主体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导致宿主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增高,此类粘附分子(如纤连蛋白和整合素)与细菌粘附宿主细胞表面相关,会致使细菌对宿主肺细胞的粘附增加,从而引起继发的细菌感染,而抑制病毒NA的活性或TGF-β信号传导通路就能有效地阻断流感病毒感染后细菌对肺组织的粘附。该研究还证明,流感病毒介导的细菌粘附由细菌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引起,因此拥有该类毒力蛋白的细菌与流感继发的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链球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病毒和细菌与宿主在致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以及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相关的分子机制,为预防细菌性肺炎和控制流感的死亡率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新的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上海生科院揭示泛酸跨膜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分子机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张鹏研究组通过解析与叶酸ECF转运蛋白同物种来源的泛酸ECF转运蛋白的结构,以及一系列比较分析和功能实验,揭示了泛酸在转运复合体中S蛋白PanT上的结合位点,以及group II ECF转运蛋白多个底物结合蛋白S共享ECF模块的分子机理:S蛋白上存在一个由跨膜螺旋1、2、6(SM1/2/6)组成的疏水面,不同S蛋白通过这一疏水面与同一T蛋白的CH2/3螺旋(Coupling Helix 2/3)相互作用;T蛋白作为一个介导S蛋白与A/A'蛋白相互作用并传递构象改变的“脚手架”蛋白,自身构象在不同复合体中呈现动态变化,从而保证了其与不同S蛋白的结合。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PNAS上。

动物所发现炎性信号参与调控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的产生

中科院动物所刘峰研究组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两种模式生物,发现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炎性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产生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首先,斑马鱼造血干细胞RNA-seq结果分析发现炎性信号,尤其是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中高表达。基因功能实验证明,内皮特异性缺失TLR4-Myd88-NFκB通路严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LR4-Myd88-NFκB对造血干细胞产生的调控作用是通过Notch信号介导的。以上结果在小鼠胚胎中也得到了验证,证明炎性信号通路对造血干细胞产生的调控在脊椎动物中是保守的。这一发现将炎性信号与胚胎期造血干细胞的产生联系起来,为体外获得造血干细胞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造血干细胞再生和天然性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lood上。

遗传发育所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戴建武研究组成功研制了能引导神经正确生长的有序胶原蛋白生物材料(LOCS)并复合与有序材料特异结合的改造人神经营养因子(CBD-BDNF)。这种生物材料(LOCS+CBD-BDNF)具有智能再生引导功能,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中能引导轴突有序再生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在这种智能再生引导材料应用于临床试验前,他们以大型动物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来进一步验证智能再生引导生物材料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模拟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他们采用了38周的超长观察期并采用多种辅助康复训练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其能有效引导比格犬脊髓损伤后神经有序再生和神经电位传导恢复,而且能极大地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让人惊奇的是一些比格犬能用瘫痪的后肢站立起来。这项研究成果为其临床应用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上。

上海生科院固有免疫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王琛研究组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并鉴定出AMFR/INSIG1为STING动态复合物的组分。在E3泛素连接酶AMFR(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或 者 INSIG1(Insulin Induced Gene 1)缺失的细胞中,由细胞质DNA刺激引发的、STING介导的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与此一致的是,髓样细胞中INSIG1特异性敲除的小鼠相比于野生型的小鼠更易受HSV-1病毒的感染。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AMFR催化STING发生K27链型的泛素化修饰;此泛素链作为分子平台招募TBK1,然后将TBK1转移到核外周小体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上。

上海巴斯德所发现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识别HCV的关键模式识别受体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病毒性肝炎钟劲研究组通过表达突变型的MAVS蛋白,构建了HCV病毒感染可诱导固有免疫反应的新型细胞系,发现RIG-I并不是HC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基因敲除、生化及功能实验,发现RIG-I样受体解旋酶家族的另一个成员MDA5是识别HCV病毒感染诱导固有免疫反应的关键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该项研究发现了HCV感染过程中真正的模式识别受体,为探讨宿主如何识别HCV以启动固有免疫应答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型,为最终揭示HCV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以建立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Hepatol.上。

水生所在蓝藻的蛋白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赵进东研究组对模式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的蛋白基因组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综合采用了最新的基于蛋白和肽段的分离技术以及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通过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超过92%的预测的编码基因,校正了38个预测的编码基因并且发现了118个新基因。尤为重要的是,利用蛋白质组数据,实现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系统全局发现,大规模鉴定了23种不同的翻译后修饰,其中绝大多数修饰是首次在蓝藻中发现。进一步研究表明,参与蓝藻光合作用的大多数蛋白具有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在不同的生长和处理条件下会发生动态变化,提示这些修饰在光合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蓝藻基因组的深入解读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蓝藻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该研究还建立了较完整的蛋白质基因组学研究和分析流程,可适用于各种已经测序的原核生物,并成为其中一项标准的注释流程,成为解读基因组及其功能分析的有力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遗传发育所在调控叶片发育的Sussex信号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焦雨铃研究组在拟南芥和番茄中通过荧光成像发现,叶片原基中存在生长素浓度差异,近轴面(即叶片靠近茎尖一侧)生长素浓度较低。此外,叶片原基发生之后,立即出现从近轴面向茎尖干细胞方向的生长素运输。该研究在番茄中建立了显微操作体系,对茎尖的生长素分布和运输进行干扰。番茄中的显微操作结果结合拟南芥中转基因和遗传学结果表明,叶片原基近轴面的低生长素浓度和叶片与茎尖的生长素运输都对叶片极性的建成至关重要。干扰生长素运输导致近轴面生长素浓度升高;提高近轴面的生长素浓度导致叶片呈现无极性的远轴面化。进一步研究证明,生长素下游转录因子MONOPTEROS介导生长素信号调控叶片极性建成。此研究对于经典的Sussex信号在分子水平给出了机理性的解释,并证明了生长素对于以叶片为代表的植物器官极性建成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上海生科院揭示昆虫真菌遗传进化及寄主适应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王成树研究组在分析7种绿僵菌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发现绿僵菌由专化性菌经过中间型过渡物种向广谱菌方向加速进化,并与昆虫寄主表现出协同进化的特征,期间伴随着基因扩张、蛋白家族扩张、基因组结构及生殖类型变化等,尤其是与昆虫寄主识别相关的GPCR受体蛋白家族在广谱菌中得到了显著扩张,从而能够识别及适应更多的寄主种类;广谱菌中与生物隔离相关的HET家族蛋白也表现出显著的基因扩张现象,从而加速了绿僵菌种化(speciation)的速率;研究同时表明,绿僵菌的泛基因组是开放的,预示着仍会有新的物种形成;该研究还证明了过渡物种的存在,支持了物种进化的连续性学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理化所在氧化石墨烯潜在生物毒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组在石墨烯生物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以哺乳期仔鼠为模型,系统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经口服暴露后对哺乳期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哺乳期仔鼠作为模型,是因为纳米材料的生殖发育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哺乳期母婴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阶段特性,其肝脏、肾脏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差,对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能力远低于成年人,容易产生药物毒性。因此,研究GO对哺乳期仔鼠发育的影响对于揭示石墨烯的潜在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经自由饮水21天后,高剂量组(0.8 mg/d)仔鼠的体重、体长以及尾长等发育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形态学进一步证实高剂量组GO会引起仔鼠的生长发育迟缓。研究人员认为,GO引起仔鼠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可能是哺乳期间仔鼠在长期接触GO后导致小肠肠绒毛发育抑制、变短,从而阻碍了仔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仔鼠发育迟缓。该研究为揭示石墨烯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GO进一步的生物应用研究奠定了毒理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上。

深圳先进院构建智能化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蔡林涛研究组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可用于临床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吲哚菁绿(ICG)两种材料,通过程序化自组装策略,构建了一种智能化诊疗一体的纳米探针,用于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肿瘤光热/光动力协同治疗。研究发现,HSA-ICG纳米探针能有效地在小鼠乳腺癌皮下瘤、原位瘤中高度富集。通过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和光谱分辨技术,可实现肿瘤高灵敏显影和肿瘤边界的清晰辨析。因此,在上述成像技术引导下,治疗激光可精准地聚焦到整个肿瘤组织,引发ICG染料同时产生活性氧和高温,用于肿瘤光动力/光热协同治疗,有效治愈肿瘤并极大提高其生存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

中科大发现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

中科大陈仙辉研究组在铁基超导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Li0.8Fe0.2)OHFeSe,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以上,并与其合作者确定了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并发现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水热反应方法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FeSe类超导材料(Li0.8Fe0.2)OHFeSe,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以上。通过结合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核磁共振三种技术手段精确地确定了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该材料由FeSe层和(Li0.8Fe0.2)OH层沿c方向交替堆垛而成,FeSe层与(Li0.8Fe0.2)OH层之间由极其微弱的氢键相连。此外,发现该结构中严重畸变的FeSe4四面体有利于超导,这与FeAs类超导体中完美的FeAs4四面体有利于超导完全不同。同时比热、磁化率和核磁共振数据表明,该新超导材料在低温-8.5 K存在反铁磁序,并与超导电性共存。这一重要工作是首次利用水热法发现FeSe类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为相关体系新超导体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该新超导体所具有的高超导转变温度、空气中稳定等优点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探索铁基高温超导内在的物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体系。该新超导体的发现为探索具有更高超导转变温度的新型铁基超导体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也为研究高温超导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材料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Mater.上。

大连化物所膜分离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维慎和李砚硕研究组将一种取得广泛研究的沸石咪唑酯骨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ZIF-7 纳米粒子,(Zn(bim)2,bim=benzimidazolate)进行水热处理,得到具有优异稳定性的二维层状骨架母体材料Zn2(bim)4,并以甲醇与正丙醇为分散剂,结合超低功率湿法球磨与超声分散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层获得了单分子层厚度(~1nm)的MOFs纳米片。在此基础上,通过热组装方法得到厚度<5nm的超薄分子筛膜。针对50∶50的氢气/二氧化碳原料气,该纳米片分子筛膜的氢气/二氧化碳分离系数达到200以上,氢气透量达到2000 GPUs(Gas Permeation units,1GPU=1×10-6cm3/cm2·s·cmHg,STP)以上,远高于迄今报道的有机和无机膜的氢气/二氧化碳分离性能。该纳米片分子筛膜在不同升降温条件(室温至200oC)和水热条件(150oC,4 atm)下进行了长达400h的稳定性测试,膜性能保持不变。有望在整合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发挥实际作用,实现二氧化碳的燃烧前捕获。该项工作首次展示了二维层状MOFs材料在超薄分子筛膜领域的重要应用。与此同时,二维MOFs材料丰富的孔口结构和可调变的表面性质为MOFs纳米片分子筛膜的定向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相关图片请见封面)。

苏州纳米所在非接触式柔性传感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张珽研究组,围绕碳基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智能传感器的基础和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液体表面张力在气-液界面层层剥离的方法(Layer-by-layer exfoliation),通过剥离溶液的调整,实现了高质量rGO超薄膜的可控制备。该方法可有效、重复地制备出厚度可控(89—148 nm)、透光性高(>82%)、尺寸和性能均一的晶圆级rGO超薄膜,实现了薄膜厚度和制备过程的可控化。研究人员从表面及界面化学角度深入分析了rGO薄膜剥离及组装的过程,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并进一步将其成功应用于构筑非接触式柔性阵列化传感器件,实现了对湿度的高灵敏度、宽范围(4.3%RH—75.7%RH)、稳定及快速检测。该器件可用于追踪在非接触模式下手指尖周围的湿度分布,有望应用于柔性非接触式控制或实现非接触操作等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dv.Mater.上。

猜你喜欢

碳纳米管中科院研究组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碳纳米管阵列/环氧树脂的导热导电性能
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改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快速微波法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