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中有刚诚静容

2014-10-11萧辉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8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医学部花匠李敖

萧辉

【适用话题】爱国 骨气 宽容 奉献

五年前的一天,一位送快递的小伙子敲门。开门的是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小伙愣愣地问:“老人家,您会在这上面写自己的名字吗?”他不知道,眼前这位老人通晓5国语言,90多岁仍能用拉丁语撰文。这老人是诚静容,中国药用植物学奠基人。

当诚静容年轻时,她的身份是“诚家大小姐”。在学生们的印象中,诚静容老师总是抿着嘴笑,很少有人见她发脾气。1952年,舍弃了国外的繁华与富足,诚静容回到北京大学医学部任教。解放初期,百废待举,药用植物学研究处在起步阶段,诚静容带着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在崇山峻岭间采集植物标本。在深山老林中吃住,条件艰苦,饿了啃随身带的玉米,住土炕。

老一辈知识分子都遭遇过不幸的年代,诚静容也不例外。但在学生们看来,个性那么“柔软”的老师,却“有着最硬的骨头”。

北大医学部离休老干部稽静德回忆,1957年“反右”运动时,一次会议上,大家鼓掌喊口号,唯独诚静容不抬手也不张嘴,只是静默。有人质问她,她慢悠悠地说:“没有什么好拍手的。”因为说真话,诚静容被撵出会议室,坐在门口台阶上,但她的头始终昂着。

在“文革”中,诚静容多次被隔离审查,专案组要她写材料交代自己和别人的问题。不管专案组的人如何诱导甚至逼供,她牙关一咬,就是不吐半点“问题”。

“文革”结束后,单位有一个花匠,在“文革”中伤害过诚静容,每次见面,那花匠都躲着她,装作不认识。见花匠家孩子多,诚静容去他家,送去粮票和小孩的衣服。她告诉女儿金郁玉,要有宽厚仁心。

去世前,百岁诚静容嘱咐女儿捐献遗体。有学生不忍,但金郁玉说:“母亲做了决定就不会改变,这是她最后的心愿。”

【素材分析】诚静容舍弃了繁华与富足,从国外回到北京大学医学部任教,用辛勤的付出奠基了中国的药用植物学。在不幸的岁月,她用柔中有刚的骨气坚守自我,用宽容回报别人的伤害。在一生的沉浮中,她用高贵的品德树立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楷模。

NEW视野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一次接受访谈节目主持人曹可凡的采访。曹可凡问他如何面对李敖的攻击却从不反击,余光中幽默地回答:“他(李敖)一直骂我,我则保持沉默,这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一句幽默的回答既宽恕了别人,又释放了自己。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医学部花匠李敖
可疑的花匠
撤稿声明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花匠弗洛伦斯
花匠弗洛伦斯
花匠弗洛伦斯
开庭了
养生要趁早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
人文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