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还是“观”“议”课
2014-10-11徐华香
徐华香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听课评课”必然要被“观课议课”所代替,因为“观课议课”体现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听课评课;观课议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90-1新课程提倡课堂多元主体、教师多元角色、教学多元途径、学习多元模式。这里需要的不只是教学话语,更多的是教学活动、语言任务、实践过程、学生参与等。在课堂上,可“看”的成分越来越多,“听课者”单靠耳朵是不可能获取全面的信息。所以与其说是“听”课,倒不如说是“观课”(classroom observation),即“听课”实则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不同。其次,课堂观察促使教师观察他人的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另外,由于课堂观察需要学科组课前研究观察点、课后讨论分析,所以课堂观察也是一种团队合作、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可以营造一种合作式的校园文化,增进教师的责任感。
善于观课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课程教学中洞察其中的精华元素,轻而易举地在大脑里呈现出教育教学环节、细节,并将其不枝不蔓地描述出来:教师的表现及其心态;学生的状态及其心理;气氛与情境的呈现……在教学环节的引领中,我们身临其境般地回到了课堂生活,回到了教育现场。
传统的“评”课方式,应该转变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议”课方式。从以下四种行为方式的表达中,可以看出“评课”走向“议课”的必然。
(1)“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这个“客”在评课活动中往往处于“被评”的地位,又有不知所措的现象。
“议”是观课的老师与授课老师一起围绕共同的话题积极互动、平等交流、彼此接纳;“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
(2)“评课”活动主要将教师的“表现、展示”作为授课取向,授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
“议课”活动是以“改进、发展”教学为主要授课取向,研究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而提出,议课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教师不要害怕出现问题,出现了问题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3)“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地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面面俱到反而有如蜻蜓点水,重点不突出。
“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表面现象,深入课堂事实,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
(4)“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展开对话,促进反思。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那么议课则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解放。
“议”字突出了教师的专业主体地位,锤炼教师的研修能力。“议课”是用平等交流的态度、用“同在共行”的方式,围绕共同会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议出学习效果与教学假设之间的联系。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教研活动。观课议课更是在听课评课基础上的发展和延续,是教育教学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平等和谐对待教师的有效途径。
观议课活动也要有注意事项:1.议课不要只说空话。2.观课议课中如何发现问题?(①坐到学生中间去。②议课教师时刻关注教学、课堂、学生,不做旁观者。③如果我上,将怎样处理。④我想知道什么?⑤观议课的视角问题:人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不轻信课本。)3.议课时问题泛化怎么办?(①议课教师备课、事先沟通,达成共识,关注预设问题;②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③主持人控制;④最后说其他问题。)4.授课教师面对议课,没有成就感怎么办?议课时不伤害教师,平等交流,直面问题,追求共同发展。5.对所有站起来的学生说:请坐下!
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新的模式,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听课评课”已经不再合时宜,因为它已经不能很好的的体现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和谐的关系了,“观课议课”才是这种关系最完美的体现。“观课议课”使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交流,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学习方式。相信对于这样的评价体系与理念,教师们会拿出更多的热诚与责任,使他们自己日臻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