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微探
2014-10-11毛密娟
毛密娟
摘要:课改进程中,教材内容的生活化是给教师最为直接的印象。但这一印象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认识,很多教师只是把生活化的内容简单地呈现给学生,却没有体会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付诸生活化的教学行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无所谓原有知识经验,更多的是生活经验,在这个时候教学生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借助生活力量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57-1一、现状剖析,生活化教学呼之欲出
数学源于生活,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忽视两者的关系,数学教学内容、方法与学生实际脱离,成为一种“纯数学”。这是有违数学教学初衷的,于学生发展更是不利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不高,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是比较重要的思维方式。
1.学生需要借助生活思考。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
2.教材保障,借助生活教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就决定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我们的新教材在编排时也关注到了这一点,翻开教材,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新教材的内容一改以往的“纯数学题”或脱离现实的题,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配以生动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切感油然而生。
新课程的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提出:第一学段,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3.家长支持,借助生活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家长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也日渐感受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带着孩子去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经验。但因为家长们不是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有时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用好这一资源,引导家长带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丰富感知,为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真正爱上数学。
二、实施策略,生活化教学行之有效
当我们认识到用生活力量教学的必要性后,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力量?下面就简要地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1.课前生活经验积累。数学是人的生活知识的抽象和概括,低年级数学更是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我们要利用这些生活原型。课前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为之后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提高学习效率,增加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课堂生活情境重现。课堂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简单地把生活问题搬过来,但可以适当地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一样,自己感受过的,往往记得最牢。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出示平时常见的扇子、红领巾等实物,这些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的几何形状,让学生发现这个图形原来就藏在这里,真有趣!选取如此独具亲和力的素材无形中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课后生活问题拓展。我们不仅要将数学课向课前拓展,还要向课后延伸。
认钟表这段内容分布在第一册“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第三册“认识时、分、秒”、第五册“24时记时法”。如果单纯地在课堂上教学认识钟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费力却效果不佳,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于是我利用课后的时间,将这些内容动态的呈现。在学习了第一册的“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在合适的时候经常地问问学生“现在是几时呀?”。老师的关注必然引起学生的关注,习惯了,学生会自觉地看看时间,对一些不是整时的时间,也产生要看懂的想法。再通过家长或社会的力量,慢慢就会看时间了。
现在,学生经常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时间。此时,学生是幸福的,他不仅掌握的新的本领,还懂得了主动获取信息,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将它实施到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置于生活大环境中,又合理提升,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最后又将这些数学知识向生活辐射。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