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把“杖藜”当“鸡肋”

2014-10-11徐月梅

徐月梅

摘要:目前,“快餐式”的语文课堂真的能很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中的现代文真的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教材中的现代文不仅不是所谓的“鸡肋”,而且只要教师讲授精当,拓展得法,恰恰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杖藜”。

关键词:借助杖藜;学会拟题;提高升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15-1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这根“杖藜”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决定了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的“人文”标准。翻开各学段的语文课本,不难发现“文质兼美”是共同特点。以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编排为例,六个单元,依次是“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重点篇目如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鲁迅的《社戏》、朱自清的《春》、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等,虽然作家的国籍、时代不同,文章的体裁不同,但都闪耀着璀璨的人文光辉。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亲近文学、走进社会、拥抱自然、关注科学,让他们在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的过程中领略到自然的美丽、人性的可贵、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爱生命、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的情感。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这根“杖藜”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学习重在“语感”。“语感”从哪儿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读”有很多种,朗读、精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都是常见的读法。目的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但最具“语文味”的当数“朗读”。“朗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它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今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只见老师的讲析,不闻琅琅书声的课堂不能说是纯正的语文课堂。而这样的“读”的实践和训练,只有在师生共同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只有在课堂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才能促进学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从而达到培养语感,提高能力的目的。

不仅如此,按大纲要求,遵循本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请想象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师生为了共同的任务,读一读,比一比,画一画,议一议,唱一唱……亦或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起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那是多么融洽的富有活力的课堂啊!这不仅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课堂,更是合作学习的课堂,而这些,也只能在文本学习的课堂上才能出现。

最后,教师可以借助这根“杖藜”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就以7~9年级学段需掌握的“记叙类”文体为例,师生如果用好这跟“杖藜”,可以解决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学会拟题。“题好一半文”,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拟题。他们所拟的题目,要么不通顺,要么不简练,还常常为之脑汁绞尽。其实,教材中的文章标题可以活学化用。以主要人物为标题,如《孔已己》《藤野先生》等;以中心事件为标题,如《范进中举》《社戏》等;以环境或活动场景为标题,如《窗》《在烈日和暴雨下》等。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文章时重视对标题的分析,并拓展到作文上来,我相信学生再也不会为拟什么标题而发愁了。

学会描写。忽视描写或不会描写,这是同学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讲析文本内容时,如果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带领学生走进精彩文段,共同研讨并提炼方法用于实践,学生得到的启发会更实用。如外貌描写的训练,可以从《一面》中获取方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形到神。语言描写的训练,不妨借鉴一下《变色龙》中富有个性化而又生活化的语言……在文本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就相关的角度与学生对话,与作者对话,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一课一得,一课一练,要比专门花几节课讲作文知识更能让学生接受。

学会升华。古人有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初中阶段,尤其到九年级,应该是写“小心文”的阶段,也就是应该在选材、构思、立意、升华等环节上下功夫。著名作家梁衡把文章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景物(人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类似绘画的写生;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意境,类似绘画的写意;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让你心服口服,谓之‘理境,类似绘画的抽象。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而言,达到前两境,问题不是太大。而对第三境,这些同学觉得高不可攀,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真琢磨一下教材,就会豁然开朗。方法如下:①双关联想,由具体到抽象。②类比联想,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③对比衬托,引人深思。④象征寄托,情理交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