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意厌恶“占中”搅闹
2014-10-11
●本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邱永峥●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梅 斯凌 德 ●本报记者 刘 畅香港街头的“占中”者正面临空前压力,他们近两个星期以来对街头的非法占据造成极大混乱和伤害,引发香港民意强烈反弹。香港民情的变化10日尤其明显,这一天本来应该是“占中”一方与香港政府进行首次会谈的日子,但由于前者在对话前公开策划新的“不合作运动”,撕毁对话共识,港府宣布暂停对话。“占中”势力的搅闹显然让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厌烦和愤怒。香港的粤港货运大联盟已经把10月15日定为“最后忍让日”,如果示威者不让出道路他们不排除开着夹斗车去清场,的士司机也威胁发动“反包围占领区”的行动。“占中”者已经开始受到惩罚,香港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泛民政团的民意支持度在全线下跌。香港《商报》10日称,“香港社会对违法‘占中的忍耐达至极限,公众已不堪承受‘占中带来的种种损害。” 香港社会“忍无可忍”“速把被占道路还给香港市民。”香港《南华早报》10日的社论标题散发着压抑不住的厌烦与愤怒。社论说,至今仍有数以百计的人士占据着香港街道。示威人士坚持保留路障,不让他人搬走。香港多条最繁忙的街道被围起,有时,拥堵的车龙长达12.5公里,救护车无法以目标时间抵达目的地。社论称,“香港的街道不是谈判筹码”。香港《商报》10日载文称,“香港社会对‘占中已忍无可忍”。因为极少数人参与的“占中”持续近两周,给香港的交通、民生、经济、国际形象造成的损失难以逆转。各界群起炮轰“占中”,大律师公会发表声明,批评“占中”主力“学联”强求在法律框架之外谈判,诋毁法治精神。各大财金机构评估“占中”若持续恐大幅拖累香港,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增长因此由2.1%降至0.9%甚至更低。券商担心香港优势可能因此削弱,核心业务外流,香港有退位至全国“二线城市”之虞。香港《信报》同日刊发社评呼吁尽快把影响民生愈来愈严重的“占领”来一个了断,不要让人民付出太多,是时候让学生上学,让每天上班才有饭吃的老百姓返工了。据香港《东方日报》10日报道,香港研究协会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期间进行的民调显示,香港民众对香港主要政团的支持度评分结果表明,调查涵盖的9个泛民政团,支持度评分全线下跌。“打麻将吃火锅打乒乓球,占领者开荒唐派对。”香港《成报》10日在头版以此为题刊登的报道,无疑会让更多香港人愤怒。报道称,一直高喊争取“真普选”高尚口号的“占领”行动,事实上已经变质,所谓的“公民抗命”全走样,以“旺角占领区”情况最荒诞,愈来愈多“怪人怪行”:有自称“行为艺术家”赤裸上身到处挑衅的男子,倦时又跑回“占领区”休息;马路摆放“最强路障”的关帝祭坛及耶稣照;还在马路摆放愈来愈多杂物,近日添置了兵乓球桌、各款睡床,甚至有人疑似在街头搞男女关系等,置普罗大众于不顾,懒理他们的起居生活和商户生意受阻。《环球时报》记者10日在铜锣湾目睹了香港市民因不满道路被占与“占中”者爆发的激烈争吵。加拿大《星岛日报》10日称,记者在旺角采访时3个小时中发生了近50次类似争执。《南华早报》网站同日刊文质疑“占中”似乎正在变质,成为一场聚众滋事的闹剧。香港多家媒体10日聚焦民意、民情的变化。《星岛日报》发表社评说,不断把“占中”行动升级,窒碍政府管治和社会发展,令市民怨声载道。如今“学联”形势已大不如前。行动愈拖愈久,内部已出现不同看法,离开的人愈来愈多;此外,社会支持度减弱,民意出现逆转,连本来政见倾向民主派者,都有不少人觉得厌烦,由同情转为不支持。《东方日报》称,随着拉锯日久,交通阻塞及影响学生上学,民情近日已经开始转向,许多中产及中间派市民对“占中”的态度明显改变,渐由同情或中立变为反感和愤怒。大公网称,民意的转变,市民经济上的损失是民意逆转原因之一。《东方日报》10日评论道,“断人衣食,尤如杀人父母”。 “占中”势力慌了香港《明报》10日刊登的评论文章强调,如何继续抢夺民意是“占中”未来发展的一大关键。当天《文汇报》上一名网民的留言认为“占中”者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为什么‘占中会自己打败自己?因为结果无非两个:经济不受影响,‘占中没用!港人皆不理,也就没有意义了;经济大受影响,‘占中有罪!彻底惹怒大多数港人,也就彻底败了。”“占中”的策划者显然也感受到压力。10日上午,“学民思潮”的官方脸谱账号贴出了该组织召集人黄之锋的话,他承认,“占领行动”持续近两个星期,不少“占领者”走到撤与不撤的十字路口。当天,香港一家亲反对派的媒体披露,“占领行动”让港岛主要干线瘫痪,给“占领区”一带市民造成不便,“占领行动”内部就该留还是该撤的讨论非常激烈,有人称示威者应避免消耗民心,让市民对运动产生厌恶,不再支持和参与。香港《成报》10日的“特稿”报道说,“传肥佬黎指示要‘鸣金收兵。”报道称,众所周知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是泛民幕后“金主”,据政治圈流传,泛民大佬传达“肥佬黎”转的美国佬指示,称“占中”已经进入失控状态,并称一旦“占中”失败,就成为泛民的负资产,会输掉民心之局,所以指示要“鸣金收兵”。报道称,如果所言属实,那就解释了反对派大佬陈日君日前为何发文,狠批学生组织“骑劫占中”要他们交出主导权。 据“巴士的报”报道,“泛民”内部出现激烈斗争,“泛民”元老是“占中”幕后推动者,但运动扩散后,完全不受他们控制,“不但占中、占金钟,还占铜锣湾、占旺角,街上群龙无首,学联和学民思潮勉强叫做领袖,但泛民元老对学联控制运动很有意见”。报道说,“泛民”元老想叫“占中”收一下,将焦点转回到议会,以免“占中”愈拖愈长成为泛民的负资产。但“学联”等却坚持“街头抗争”,不断呼吁支持者留守。于是“泛民”元老开始发功,出现大佬叫退场、骂“学联”的现象。《纽约时报》10日的报道注意到,过去一周,香港街头的抗议者人数显著减少。同一天的英国《金融时报》预测,香港学生与政府间的“高赌注扑克游戏”即将画上句号。该报还说,学生们达成了任何目的吗?答案是——没有,他们只造成了零售业和旅游业数十亿损失。“德国之声”称,香港“沉默的大多数”对抗议不以为然。报道称,香港示威活动持续至今,部分中产阶级人士开始对“占中”感到不满,担忧抗议活动拖垮香港经济。报道援引退休保险经理人Bobby Yim的话说,“那些占领街道的孩子正拖垮整个社会。我认为经济和人民的生计比他们所诉求的更为重要。”北京大学教授印红标10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占中”开始以后,引发了香港市民越来越强烈的不满,说明这种自诩“公民抗命”的非法活动方式伤害到了香港的商业、经济、民生,伤害到了香港百姓的正常生活,不被社会认可。他说,政治运动,应以不危害社会生活为起码的底线,否则会引起普通百姓的反感和抗议。“占中”活动欲通过非法渠道达到合法渠道达不到的目标,而香港民意表明,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占中”在香港人心中留下一根刺10日晚,“占中”者鼓动大批示威者聚集金钟。如何给不断伤害香港的“占中”画上句号?香港《线报》发表评论文章,建议“占中”主要策划者戴耀廷向警方自首。不过,且不说戴耀廷早已承认“占中”失控而回避承担责任,即使他选择自首也无法弥补过去两周来种种混乱给香港带来的伤害。香港《经济日报》9日刊文聚焦这场政治社会纷争给香港带来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撕裂精神病增,青年幻觉幻听。”“‘乱占之局不可拖。”香港《商报》10日发表评论文章大声疾呼。文章说,“乱占”已经引起市民公愤,连政府总部都曾要关闭及街道不通,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无政府状态若不及早结束,则对香港的政治、社会及经济各方面,都是不能承受之重。香港时事评论员刘乃强10日在媒体上撰文说,“占中”以来,香港社会朋友反目、脸谱绝交等案例不断。他认为,“占中”运动不但不能达到“梁振英下台”和“人大收回决定”的诉求,更让社会大众闻“抗争”色变。他称,香港从此被分为“蓝营”和“黄营”,大家心里留下了一根刺。警察威信受到严重打击,对香港未来的社会治安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英国华人参政计划创办人、中国驻英国使馆首席法律顾问李贞驹,10日在BBC中文网上撰文讨论“民主与主权”。他说,看看英国的选举制度是否绝对自由?当然不可能。首先必须是党员、有资历、有贡献及最重要的是有机会成功获选才有资格被提名。很多时候,候选人是党中央“空降”于某地区的,为的是可以选出党中央心目中的理想人选。同时也有些政策是只选女性的候选人。英国所有政党都有一些政策来保障政党领导层有平衡的组织。每个党派都有各自的条规选择候选人来反映地区性的分别及整个组织的政策。但没听说过这些限制会变得不是“真普选”。李贞驹称,想来想去也不明白香港“占中”及“学联”人士反对中央政府有权坚持参选人一定要“爱国爱港”是什么原因?香港是中国主权国的一个地区,可以选一个不爱国爱港的行政长官吗?他写道,“我可以肯定英国任何区域的选举中没有党派是会容许一个不爱英国、不爱地区的人作为候选人”。“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 澳门《华澳日报》给香港的“占中”者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提醒他们认清香港的现实。该报说,有人以为只要“占中”的时间够长,而且通过制造暴力冲突就能要挟中央让步。这实在是政治幼稚病。文章说,随着内地的全面开放,香港早已丧失了过去在转口贸易中的中间角色。可以说,“占中”的持续,内地除少了一个购物旅游的地方以外,别无损失,给香港带来的却是经济的全面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