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只是一名伤兵”

2014-10-11罗强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张伯伦枪口伤兵

罗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占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战斗中,他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关键时刻,他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pú fú)靠近德军阵地,并成功消灭了德军机枪手。抵达渡口时,他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铺设木板,使英军冲锋部队得以顺利冲入敌人阵地,最终迫使人数占优势的德军退出战斗。

两军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下来,德军士兵或投降或撤退,英军亦无力再战。突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名德军伤兵,一瘸(qué)一拐爬出阵地的沟壕,直起身子准备逃跑。他发现士兵的同时,士兵也看到了不远处的他,他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那名士兵。士兵显然已经精疲力竭,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毫无表情地盯着他,似乎在等待那无可避免的最后时刻。

他没有开枪,因为他有一个原则:从不射杀那些放下武器的伤兵。最后,德国伤兵对他微微点了点头,拖着伤腿慢慢走远了,消失在瞄准镜里。

他不知道,整个人类20世纪的历史也就是在这一刻忽然掉转了方向。

他叫亨利·坦迪,后来他成为战争期间获得荣誉最高的英军士兵,因作战英勇,先后被授予“优异战斗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等。当时的英国报纸对其战功广为报道,意大利艺术家福蒂尼诺·马塔尼亚也专门创作了一幅以伊普尔战役为背景的油画,他在画中背着一个伤兵,以示这些勇敢的士兵是在为“结束一切战争”而战。

战争结束后,坦迪荣归故里,娶妻生子,过起了平静的生活。谁又会想到,不到10年,命运之神就又来打扰他了。

1938年的欧洲,风雨如晦(huì)。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希望换取欧洲的和平。令张伯伦大感惊奇的是,希特勒的客厅里赫然挂着一幅马塔尼亚当年为坦迪所作画像的复制品,希特勒解释说:“画中的这个人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德国了,上天将我从英国士兵瞄准我的枪口下救了出来。”

消息传到英国国内,举国震惊,这个突如其来的祝福对坦迪无疑是一记重重的耳光。人们纷纷责骂坦迪,说他10年前的善行成就了一个刽子手,导致整个世界陷入一场劫(jié)难,生灵涂炭。对于坦迪来说,这段往事成为他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现实。

在舆论的压力下,坦迪于1940年移居考文垂,在那里,他目睹了德国空军把这座城市炸成平地。此后,他又在伦敦亲历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他对一位新闻记者痛苦地感慨道:“要知道这个家伙会是这样一个人,我当时真该一枪毙了他。那么多人,那么多老弱妇孺被他杀害,我真是有愧于上帝啊!”

在深深的自责中,时年49岁的坦迪再次报名参军,他表示“不会让希特勒从自己的枪口下逃离第二次”。但他在索姆河会战中所受的重伤使他不能重返战场,虽然这位老兵此后忘我地投入到国内志愿工作之中,但对往事的记忆却时时折磨着他,直至1977年,86岁的坦迪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2年5月,他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无意间发现在父亲收集的当年批评他的报纸中,夹杂着一张泛黄的纸,坦迪在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我后悔自己的一时之仁,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命运,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但是,如果重新有这么一次机会,面对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伤兵,我还是会选择让他离开。我只是一个士兵,不是屠夫,假如当年我开了枪,那么,我跟希特勒就没有区别了。

(选自《品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伯伦枪口伤兵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维尔特·张伯伦 篮球之王
伤兵
我必须放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