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沙海域南部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2014-10-11杨涛涛吕福亮王彬杨志力鲁银涛孙国忠

海相油气地质 2014年3期
关键词:西沙水合物盆地

杨涛涛,吕福亮,王彬,杨志力,鲁银涛,孙国忠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以下简称水合物)是一种新型能源,其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世界水合物的能源储量为已发现油气的能源储量的2倍左右,其中97%的水合物分布在深水海域(水深大于500m),陆上高纬度极地区和永久冻土带中也有少量分布[1-4]。水合物与常规油气藏的形成保存有着一定的联系[5],它对环境和钻井工程安全也有着重要影响[3-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海水合物的形成机理、资源潜力、地球物理识别标志、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研究[7-10],其中东沙海域因具备优越的水合物发育地质条件,故相关研究也最深入[11-13],已落实了多个水合物富集区,并于2007年钻井,成功采集到了水合物实物样品。已有的地质类比研究认为,西沙海域的西部和北部(琼东南盆地)也发育有水合物[12-14],而对南部的水合物发育情况则暂无报道。本文基于近年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西沙海域南部(中建南盆地)发现了水合物发育的地震标志,并初步落实了其空间分布,通过地质类比分析了水合物成藏的主控因素,构建了成藏地质模式,以期为西沙海域油气地质研究提供帮助。

1 地质背景

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发育有陆缘裂谷盆地、走滑盆地、前陆盆地和大洋盆地等四大类盆地[15],蕴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15-16]。南海的扩张和演化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共同作用的结果[17-19],它经历了陆缘张裂和海底扩张两大构造阶段和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19]。

西沙海域位于南海北部,经历了古新世—渐新世裂陷成盆和中新世以来的热沉降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下断上拗”双层结构,即下构造层代表古近纪裂陷阶段,上构造层为新近纪—第四纪拗陷阶段[20-21]。下构造层具断陷作用形成的半地堑或地堑充填特征、以及多凸多凹的构造格局,以近源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粗,充填了渐新统崖城组、陵水组,属河湖相—海陆过渡相含煤沉积及半封闭浅海相沉积。上构造层为拗陷期沉积,具有中部高、四周低、且被大型凹陷所包围的构造格局,无大型河流供给,为远源海相沉积,充填了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上新统莺歌海组及第四系乐东组[22-23]。地质分析表明西沙海域具备水合物发育所需的地质条件[10-14]。

本次研究区位于西沙海域南部的中建南盆地(图1),水深大于1000m,属深水区。

图1 西沙海域及研究区位置

2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

水合物在地震剖面上主要有三种标志[2-13]:(1)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称 BSR),(2)空白反射带(blanking zone,简称 BZ),(3)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set,简称 AVO)。这些典型特征亦见于本次研究区。

2.1 BSR特征

BSR是识别水合物最重要的一个地球物理标志。南海的水合物在地震剖面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育BSR,它代表着水合物稳定带的底界面,其下伏沉积地层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气体[2]。研究区的BSR具有四个明显的地震反射特征:强振幅强连续、与海底极性相反、与海底近平行、以及有穿层现象(图 2a)。

在BSR之上,水合物的地震速度和密度较高,阻抗较大,而下伏地层因受水合物层遮盖常含有气体,这导致了下伏地层的地震速度和密度降低,阻抗较低,因此在水合物稳定带与下伏地层之间就形成了明显的波阻抗界面,表现为强振幅、强连续反射。

地震反射波从海水传播到沉积地层中,是从低阻抗水到高阻抗地层中,为正极性反射,而地震波从水合物传播到下伏地层中,是从高阻抗介质到低阻抗介质中,为负极性反射,因此BSR与海底的极性相反。

在一定区域内,若地质条件相似,则水合物稳定带底部的深度相当,故表现为BSR与海底近平行。从成因机制上看,因BSR是受温度-压力条件控制的,而地层是对构造沉积条件的响应,两者的控制因素不同,故也会出现BSR穿层现象。

2.2 BZ特征

地震剖面上,BZ常与BSR伴生,且位于BSR之上。由于水合物的固结作用,赋存水合物的层段,其密度、速度差异很小,可认为接近均质地层而无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因此地震反射为弱反射甚至是空白反射(图 2b)。

2.3 AVO特征

国外学者较早应用AVO技术进行水合物正演、反演、含量估算等工作,Ecker[24]给出了 BSR 界面的AVO变化曲线图版,考虑到反射系数的不同,会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BSR界面上覆水合物沉积层段,下伏地层为海相沉积,上覆地层泊松比小于下伏地层泊松比,在BSR处出现振幅绝对值随角度增大(当偏移距增加时角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第二种情形,BSR界面上覆介质为水合物沉积层,下伏介质含游离气,上覆地层泊松比大于下伏地层泊松比,在BSR处出现振幅绝对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国内学者[8,25]以西沙海域北部实际地震资料为基础,用海水和海底的物理参数进行AVO正演,得到各道的校正因子后对叠前道集进行校正,所得结论与Ecker的相似,即游离气含量越高,振幅绝对值随偏移距增加而增加的特征越明显。西沙海域南部与北部的地质条件相似,水合物发育情况可类比,BSR处的AVO特征也一致,都出现了振幅绝对值随偏移距加大而增大的现象(图2b)。

3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

3.1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估算

研究区的水合物稳定带分布在上新统—更新统。本文将使用广泛认可的海底温度、热导率、热流和温度压力等条件参数计算稳定带厚度,由于目前研究区内尚无钻井资料,经验公式中参数的选取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到地质条件的差异而略作了调整,估算出的稳定带厚度约为120m。具体过程分三步:

海底温度估算 南海北部实测海水温度与深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区也采用海水深度来求取海底温度[26]。

式中:d—— 海水深度,km;

t—— 海底温度,℃。

结果t为4.6℃。

BSR处温度估算 应用Dickens公式[27]计算。

式中:T——BSR处温度,K;

P—— 静岩压力,MPa。

结果研究区内BSR处地层温度为16.3℃(摄氏度由开尔文温度换算得到)。

按经典的Gradner方程,沉积物的体密度与深度(从海底起算)之间呈明显的相关性,为提高计算精度,这里采用沉积物的体密度代替了沉积物平均体密度以求取静岩压力[26]。

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估算 根据稳定带厚度与热流、海底温度、BSR处温度及热导率之间的关系来估算稳定带厚度[14]。

式中:Z—— 稳定带厚度,m;

k—— 热导率,W/(m·K);

T——BSR处温度,K,由公式(2)求得;

t—— 海底温度,℃,由公式(1)求得;

H—— 大地热流,mW/m2。

根据前人的研究[6,28],选取西沙海域热导率和大地热流分别为0.9 W/(m·K)和85 mW/m2,联立上述三个公式,估算研究区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约为120m。

3.2 天然气水合物平面分布特征

以BSR地震特征为基础,基于自动追踪技术,可刻画水合物的平面分布。BSR是识别水合物最重要的地震标志,特别是强振幅、强连续反射特征,易于自动追踪。层位自动追踪是利用相邻地震反射波形、振幅、相位或连续性等特征,以一种或多种属性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快速地识别地质体,它具有结果客观、效率高的优点。

在提取的BSR振幅图(图3)上,区内水合物总体呈北西—南东方向块状展布,单块内振幅分布具有中部强、向四周减弱的特点,反映了中部水合物富集、向四周减少的特点。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受如下因素影响:一是工区内发育气烟囱,其内部含气破环了地震反射的连续性,将水合物分割成块状分布;二是水合物富集程度有差异,中部的水合物最富集,与下伏地层之间的波阻抗差异最大,故表现为强振幅反射,而向四周水合物逐渐减少,上下地层间波阻抗差异变小,因此表现为弱地震反射;三是断层对水合物的发育也起到控制作用,水合物富集区的断裂较发育。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北西—南东向直线条带是采集脚印,即采集时各条线的能量差所造成,与水合物分布情况无关。

图3 研究区BSR振幅分布图

4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地质模式

4.1 主控因素

水合物成藏受气源、温度-压力条件和构造-沉积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

4.1.1 气源条件

水合物主要气源为深部热解气和原地生物气。由于西沙海域新近纪以来处于隆起构造背景,无大型河流供给,浅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少,因此原地生物气潜力有限。西沙海域西部和北部(琼东南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发育,其中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含煤泥岩是优质烃源岩,TOC值0.16%~81.3%[29]。经地质类比后认为,西沙海域南部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含煤泥岩应是水合物的主要气源。西沙海域地温梯度高,平均达 4.0℃/100 m[30],这一方面使烃源岩成熟门限深度变浅,加速了下部烃源岩层系中有机质的成熟及向烃类转化;另一方面随着烃类排出及液态烃类裂解,形成的异常高压可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

研究区的地震资料揭示,上构造层(三亚组—乐东组)断层发育,并且与下构造层断层连接(图4),这为油气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

4.1.2 温度-压力条件

水合物是一种固态化合物,其发育受温度和压力的共同控制,要求具备低温和高压条件。海底温度越低,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地温梯度越大,水合物埋深就会越浅,厚度也会越薄,反之则厚度越大;水深越大,水合物稳定带可能越厚,反之则越薄[10]。 前人研究[10-14]表明,西沙海域西部和北部水合物发育。经类比后认为,西沙海域南部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和相似的海域温度-压力条件,水合物也同样可能发育。王宏斌等[26]通过实际数据计算认为,南海北部陆坡区地层温度14~20℃、压力5~20 MPa的条件最适合水合物发育。本文通过估算获得,西沙海域南部BSR处地层温度为16.3℃、压力为10.2 MPa,此温压条件也较适合水合物发育。

4.1.3 构造-沉积条件

研究区处于构造相对高部位(图4),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易于形成水合物。

高沉积速率区易于形成欠压实带,产生足够的孔隙空间,从而利于水合物的形成[1]。西沙海域自中新世以来进入热沉降阶段,特别是上新世以来进入快速热沉降阶段,根据地震资料估算,沉降速率为0.12~0.22 m/ka,沉积物压实不充分,孔隙空间发育且包含水,有利于水合物发育[26]。

4.2 成藏模式

本次研究以实际地震资料为基础,考虑到西沙海域的地质特征,建立了本区水合物的成藏模式:下部古近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断裂向上运移至构造相对高部位,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了水合物的聚集(图4)。

图4 研究区水合物成藏模式图

5 结论

(1)西沙海域南部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三个主要地震识别标志:似海底反射层(BSR)明显,表现为强振幅强连续反射、与海底反射极性相反、与海底近平行及有穿层现象等四个特征;空白反射带位于BSR之上,两者常常伴生;BSR处振幅绝对值随偏移距增加而明显增强。

(2)研究区的天然气水合物纵向上具有一定厚度,根据经验公式估算稳定带厚度约为120m;平面上具有分块特点,且单块内水合物中部富集、向周缘丰度减小。

(3)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受气源、温度-压力条件和构造-沉积条件共同控制,依据实际地震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1] MILKOV A V,SASSEN R.Economic geology of offshore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s and provinces[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2,19(1):1-11.

[2] SHIPLEY T H,HOUSTON M H,BULLER R T,et a1.Seismic evidence for wide spread possible gas hydrate horizons on continental slopes and margins[J].AAPG Bulletin,1979,63(12):2204-2213.

[4] MAKOGON Y F.Natural gas hydrates:A promising source of energy[J].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2(1):49-59.

[5] 雷新华,林功成,苗永胜,等.天然气水合物与传统油气资源共生成藏模式初探[J].海相油气地质,2013,18(1):47-53.

[6] 徐行,何家雄,何丽娟,等.南海北部与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流分布与油气运聚富集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6):99-108.

[7] 吴必豪,张光学,祝有海,等.中国近海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03,10(1):177-189.

[8] 文鹏飞,张宝金.利用AVO研究西沙海槽水合物与BSR的对应关系[J].地学前缘,2005,12(3):277-281.

[9] 祝有海,张光学,卢振权,等.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J].石油学报,2001,22(5):6-10.

[10] 魏伟,张金华,魏兴华,等.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6):2646-2655.

[11] 王宏语,孙春岩,张洪波,等.西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形成地质模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4):85-91.

[12] 陈多福,李绪宣,夏斌.南海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分布特征及资源预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4,47(3):483-489.

[13] 宋海斌,耿建华,WANG H K,等.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初步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1,44(5):687-695.

[14] 王秀娟,吴时国,董冬冬,等.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1):109-118.

[15] 王建桥,姚伯初,万玲,等.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2):91-100.

[16] 姚伯初,万玲,刘振湖.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油气资源[J].地球科学,2004,29(5):543-549.

[17] 夏斌,崔学军,谢建华,等.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3):221-227.

[18] 姚伯初.南海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史[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6(2):1-13.

[19] 闫义,夏斌,林舸,等.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2):53-61.

[20] 陶维祥,赵志刚,何仕斌,等.南海北部深水西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J].地球学报,2005,26(4):359-364.

[21] 李绪宣,朱光辉.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2005,17(1):1-7.

[22] 龙根元,吴世敏,曾广东.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伸展构造的几何学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30(3):71-77.

[23] 杨涛涛,吴敬武,王彬,等.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32(5):13-18

[24] ECKER C.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methane hydrate structures[D].Standford University,2001

[25] 牛滨华,文鹏飞,温宁,等.基于BSR的AVO正演估算水合物含量方法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1):143-152.

[26] 王宏斌,黄永样,梁劲,等.南海北部陆坡坳隆断裂带中水合物赋存的温压场环境[J].现代地质,2006,20(1):103-108.

[27] DICKENS G R,QUINBY-HUNT M S.Methane hydrate stability in seawater[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4,21(19):2115-2118.

[28] 徐行,施小斌,罗贤虎,等.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8):51-59.

[29] 廖静.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有利勘探区研究 [J].内江科技,2013,(5):43-44.

[30] 朱光辉,陈刚,刁应护.琼东南盆地温压场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1):29-36.

猜你喜欢

西沙水合物盆地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热水吞吐开采水合物藏数值模拟研究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转移的压力特性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