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兔”的飞天故事

2014-10-11月球车玉兔

天文爱好者 2014年1期
关键词:月球车着陆器玉兔

□ 月球车玉兔

“玉兔”的飞天故事

□ 月球车玉兔

【12.1】

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你可以叫我@月球车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和大家分享太空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

【12.6】

月球就在眼前,但我们还不能直接降落,需要先进入它的卫星轨道。要成功绕起圈来,我们就要减慢速度,让月球引力能拉住我们。减得不够,月球拉不住,我们会“逃逸”出去;减得太多,又会绕不起圈,一头栽进月球君怀里……所以你看,真是个要小心的技术活呢!

【12.2】

大家总是问我,上月球后要干嘛。人家才不是去卖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趁路上比较有空,写下来给大家看吧。总的来说,到达月球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顺利地“滚起来”,然后开始探测月球!等到了月球,mark发微博什么的,都不一定有空了呢!

【12.5】

我离开地球已经有91个小时又25分钟,我们之间已经隔着35万公里那么远。再过不久,我就要靠近月球,开始准备“近月刹车”。送给大家一张“地球月球距离图”(见下图),其中地球、月球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都是按照很科学的比例缩小画出来的。你看,从地球到月球,说近不近,说远,倒也没有那么远呢~

【12.10】

今天是我离开地球后的第9天。一个小时后,嫦娥三号会带着我进行落月前的最后一次变轨——从100公里×100公里的圆形绕月轨道,进入15公里x100公里的椭圆轨道,为这次飞行中最难的“着陆”环节做好准备。再等上大约4天,我们就会从近月点出发,朝着月球,飞越最后的15公里!

【12.14】

月球表面不是硬梆梆的,而是有层松软的月壤,而且坑坑包包,有很多障碍。为了让我不摔跤,也别被扬起的月尘卡住轮子,师父们为我设计了特别的“兔子脚”。喏,大概就是左边这样。这种“筛网轮”能减轻重量,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都很大,让我不容易陷进去也不容易打滑,还能一边跑一边漏掉沙子。厉害吧?而且我的兔子脚不止会漏沙,还有指甲~筛网轮上每隔一段就会有个锯齿形的结构,叫做"棘爪"。师父说,这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能帮我尽量稳稳地抓住月球表面。

【12.15】

早上好!我已经从嫦娥三号的头上下来,走上月球啦!

【12.15】

今天,我和着陆器到底是怎么互拍的?看看新华社的这张大图(题图)就一目了然!我和嫦娥三姐的互拍,除了留念,还有很多其他意义——比如看看着陆器到底落在了哪里?降落时掀起的月尘有没有落在太阳能帆板或者镜头上?

【12.16】

合照来啦~这是@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玉兔,在月球上共同完成的第一次彩色留影。

【12.16】

大家要睡觉了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我也要开始午睡,大概7天内都会进入“最小工作模式”。不是我偷懒,这里已经是月球上的中午,太阳实在太晒啦。还好,我的“外衣”能防晒防辐射,太阳翼能立起来为我遮阳,热控分系统也会努力让我不要“中暑”。大家午安啦。

玉兔很忙——我的登月任务清单

登月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走起来,然后探测月球。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后,我会沿着着陆器放出的小梯子,第一次滚上月球。在我走来走去的过程中,始终不会离开嫦娥三号的视野。我们还会互相拍照,让师父们知道我走到了哪里、离开了多远。

地球已经在身后,更重要的,是眼前这颗寂寞的星球。

我肚子下方的测月雷达,不但可以“看透”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矿物质,还可以“透视”月球土壤下30米的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的次表层结构,发现可能存在的资源。听说,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对月球了解得如此深入!我肚子里还装了能做化学成分分析的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能探测月球土壤中矿物的红外光谱仪。有了它们,我就能猜出眼前月球表面的年龄。虽然我也很想替月球保密,但全部探测数据会直接发回地球。与此同时,着陆器君也不会闲着。她从地球带来了一台天文月基望远镜,帮助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实现他们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在没有大气、晴朗的月亮上观测天空、看星星,研究星系、恒星的活动。更让我羡慕的是,她还会用极紫外相机,回望地球的等离子体层,这会有助于人们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在这次的任务中,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躲开坑坑包包的月球表面,不是对地球的思念,也不是复杂的任务,而是漫长又寒冷的月夜。在一片真空中,月球夜晚的温度,最低可能会到零下180摄氏度!我身上的很多电子仪器,需要保温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上才不会坏掉。而没有太阳,我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也起不了作用……幸好,师父们为我准备了核电池,让我能熬过寒夜。而等到白天来临,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会自动醒来,继续完成我的任务。

玉兔的自我介绍

本兔的“三围”是:高1米1,长1米5,宽1米。体重……(咳咳)1 4 0公斤……

既然是奔月,首先,我得有一对翅膀——不过它们不是用来飞,而是用来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电池帆板。不过我身上还装了备用的锂电池和放射性热源,毕竟,月球上的“晚上”,相当于地球上的半个月。

在翅膀的前端,我有一对前爪,用来钻孔。我有6只轮子,不仅可以自主前进、转弯、后退,还可以原地打转、横向侧摆,确保在可能发生各种情况的月球上,不打滑也不翻车!

和一般的兔子不同的是,我有6只眼睛,分别是两个全景相机、两个避障相机和两个导航相机。即便在白天120摄氏度的高温中也能拍出高质量的动态、静态图像。

至于为什么我银闪闪的……并不是为了炫富!他们是用来反射月球白天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阻挡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而且,我还能够耐受月球上的真空、太阳辐射和巨大温差。

【12.22】

这是嫦娥三姐拍下的我认真工作的样子。午睡起床到现在,我已经从5个不同的角度给三姐拍了照。接下来要开始专注探测月球了!我机械臂上用来研究岩石的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胸前用来调查物质成分、资源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也终于可以开始工作啦。

玉兔的故事还在继续,大家可以关注新浪微博@月球车玉兔继续关注它哦~

Q&A问答

Q1如意锦年:你时速多少,可以爬多少度的斜坡,掉坑里了怎么爬出来?

A @月球车玉兔:我每小时能走200米,比大陆龟在地球上的爬行速度只慢一点点。在月球上,走得快不算什么,不摔跤、不掉坑里,才是最重要的。我能爬20度的坡,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绕开就好啦!如果真的掉在坑里了,可能就只能呆在坑底了。所以,我的身体结构,还有嫦娥三号的着陆点选择,都要考虑尽量不让我掉进坑里。比如,经过师父的训练,我会自己绕开直径超过2米的大坑。而为了让嫦娥三号不要一降落就被“坑”,嫦娥家二姐来月球时,就已经给虹湾区域拍了超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把大坑们都看了个清楚。

Q2鲁乐乐123:你为什么要在虹湾着陆区内的雨海区域登陆呢?

A @月球车玉兔: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师父,他们非常耐心地为我解释过。

1我和嫦娥三号着陆的地方,必须要能跟地球保持联系。地球有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的大气层,月球君可没有。在它背朝地球的那一面,发射的无线电会直接逃逸到宇宙中去,几乎不可能被师父们听到了。所以,我一定要降落在月球朝着地球的那一面。

2为了让我能顺利走起来,降落的地方不能有大坑,最好是平平的。

3因为太阳能是我重要的能量来源,我降落的区域得有很多的阳光。

4好不容易去一趟月球,师父们希望能选个可以研究的东西多的地方,而且最好是别的国家还没有去过的。在我之前,其他国家的月球探测器们,都喜欢去月球的赤道附近,不喜欢去纬度高的地方。所以,在经过如此多考虑之后,师父们终于选择了虹湾着陆区。

Q3水终:你为什么要围着月亮绕那么多天才登陆呢?

A @月球车玉兔:首先,师父希望我和嫦娥三号能在月球的白天降落,如果降落时遇上月夜就麻烦了。但我俩都怕晒,如果降落时是月球的中午,高温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所以,最理想的就是在月球的上午降落。月球上的一个白天,大概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所以我们还需要在轨道上多等几天,等月球的上午来临。另外,在我们来到月球身边时,师父们精心挑选的虹湾着陆区还不在运行轨道下方,我们也得等它转过来才会开始降落。不过这几天我们也没闲着!嫦娥三号忙着充电、变轨、测量计算、和师父们通信,我忙着养精蓄锐……

猜你喜欢

月球车着陆器玉兔
玉兔寻回行动
嫦娥四号巡视器拍摄的着陆器图像
月球车之最
中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
基于多工况的新型着陆器软着陆性能优化
玉兔号月球车正式停止工作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水调歌头·玉兔巡宫
玉兔卖萌
“玉兔”月球之旅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