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佳切入点,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2014-10-10黑艳丽
黑艳丽
成功的切入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不是主观臆断的,也不固定在某一处,而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挖掘,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把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控制等而进行艺术性的选取。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新颖实用的切入点呢?
一、从标题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住文章的题目,在题目上设置问题,可以迅速切入文章。
针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可以就题发问: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讽谏?他是怎样进谏的?齐王最终采纳了吗?其结果又是如何?问题的设置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激发学生迫切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从关键词切入
每一篇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被称为文章的“文眼”。它也常常是我们理解文章的切入点,是打开文章之锁的钥匙。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背影”一词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本课的文眼,全文以“背影”这个特定的形象为叙事线索来表现父子深情,重点部分在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上课时,我以“背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哪一次写得最详细?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各处描写有什么不同?切入点找到后,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这个切入点而提出。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定格在学生心中,父子深情也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至此,本文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它有时需要学生自己概括,有时存在于文章中,是文章议论性的语句。或在文章开端开门见山,或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还是作者行文的精妙之处,更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
有不少说明或议论性的文章本身层次清晰,如果提取出中心句,全文内容一目了然。例如《苏州园林》一课,我们提取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那么在文中具体美在何处呢?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分别说明,在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细微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点。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
四、从细节切入
细节是无声的语言,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表现出作者善于提炼生活的功底。细节描写常常是分析人物的切入点,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命运遭际。
如《故乡》,我们可以从闰土的那双手的变化突破:本是一双红润圆实的手, 怎么会变成松树皮般粗糙的手呢?这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什么呢?接着带领学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剖析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节奏快、效率高。
五、在貌似无疑却有疑处切入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
课文中的许多地方看起来平平淡淡,学生读后提不出问题,对课文的感悟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因此,在这些地方,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学生读懂了文意,理解了故事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此时我故意设问:“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两座大山是被神灵移走的,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我故意曲解教材,把认知的盲点摆在学生面前,于无疑处生疑。学生立即否定了我的说法,认为故事的结局体现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指出是以愚公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天神”。这样提问,创设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充分挖掘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主旨。
六、创设情境切入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富有激情、能引发学生心灵震撼的美文。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不仅能够焕发出课本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而且也能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子情深的课文,文意比较简单,教学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能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我以一曲《鲁冰花》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听着优美的旋律,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中。
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师还可结合相近的文字资料、相关的事例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文本贴得更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愉悦。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