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画派的绘画艺术风格特点及影响
2014-10-10榆林学院艺术学院719000
马 蓉 (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719000)
徐熙画派的绘画艺术风格特点及影响
马 蓉 (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719000)
教改项目编号:YSJG1401
中国花鸟画以自然界中的花鸟禽兽为主要表现对象,她传递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动容。花鸟画在长期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不断的被繁衍和继承。“徐熙野逸”的出现为后代提供给了楷模与标准,使花鸟画有了新的面貌。徐熙画派开拓了画家以高尚情操影响观者精神的途径,使中国画的民族特点终于形成,成为百代不衰的优良传统影响至今。
一、徐熙花鸟画艺术
徐熙的绘画艺术主要从题材、心境、技法、这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一)题材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对徐熙的绘画艺术做了论述,他说:“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徐熙放达江湖之中,在其所处的自然之中,他把目光投向花竹、虫鱼、草木之类。
徐熙花鸟画多为野逸题材,落花游鱼、败荷秋露、折枝花果等。这类题材很平淡,但是在他的画笔下都发挥出了独创的表现力,耐人寻思,都表现出大自然淳朴的本色。
(二)心境
徐熙在创作上追求淡泊,宁静的心境,他避开世俗的干扰,专心致力于绘画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他的创作表达出了无拘无束、质朴的超然心态。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花鸟虫鱼在他笔下都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他通过平凡的野逸题材抒发了内心的豁达情感。
(三)技法
徐熙在绘画技法表现上以落墨定格、现其轮廓、以色为副。他的画法侧重用墨,单纯的用墨色表现物象。就体面的处理来说“落墨法”与山水画中的皴法是同样道理,既有用笔的顿挫,又有用墨的浓淡,表现出体面的脉理、阴暗、凹凸,同时“落墨法”又与素描也是同样道理,用不同的笔触处理体面。就体面的表现而言,徐熙先用小笔触分出体面的凹凸,然后略施淡粉而已。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道“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泂出,别有生动之意”。徐熙的画色泽清淡,水天通色,不讲究背景的装饰性,在他的画里墨是主导力量,做到了墨与色的相辅结合。他以“落墨为格”创作花鸟画,开启了后世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声。
关于花卉的“没骨法”是谁创立的问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人认为“没骨法”应该是徐崇嗣所创。另一种认为是始于徐熙。一般认为“没骨法”为徐熙所创,徐崇嗣有所发展而已。徐熙重用墨,是以“落墨为格”的“没骨法”。徐崇嗣重用色,是“直以粉色图之”的“没骨法”。徐崇嗣的“皆无笔墨”也是就画的体面处理来说的,而不是仿效黄家的完全彩色渲染体面。徐崇嗣的“没骨法”是用彩色代替墨色,与徐熙不同的是他侧重用色,徐熙侧重用墨,但他的骨子里运用的还是祖传的“没骨法”,他的变化在于把用墨色变为用彩色。徐崇嗣的“没骨法”影响甚远,《图画见闻志》中评论徐崇嗣“善继先志”。
野逸是徐熙画派的精髓和风格特点。究其根源是由徐熙创立的,他浓缩了徐熙画派的精髓。闲在的野逸心态,自古文人有之。东晋时期,田园诗人陶渊明就留下闲在的平凡,超然外物的诗文对后世影响深远。画家顾恺之的画目中有关花鸟部分就有许多野逸题材的记载。历史文人的野逸心态能被徐熙感应,说明了内心因素具备了那种倾向。
徐熙绘画重在精神上的表达,他所画花鸟画的野逸题材一般都是极为普通不为人们重视的自然花鸟等,一些作品的创造方法和神态表现都有极为丰富的野逸风格。正是由于徐熙追求放达不羁的处士生活,淡泊名利,才使他形成了以野逸为特点的徐熙画派,产生了与当时“黄家富贵”相对的审美美感——“野逸之风”。
二、徐熙画派的影响
徐熙画派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其创新精神的理解和继承。徐熙的作品基本不太被人关注,随着历史的延续,其本有的风格越来越为人陌生,然而精神却越来越深入人心。在中国花鸟画中,徐熙的水墨淡彩最适合文人口味,所以徐熙画派在宋代以后,基本上都是在文人思想作用下发展的,在创新和水墨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写意花鸟。特别是明中期以后,黄筌画派的工笔花鸟画衰落,写意花鸟更是发展迅速,到了清末,徐熙画派发展到了绘画美学的一种新境界。
北宋末文人画家苏轼、米芾是后来文人画发展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言论对于后世渗透很深。因而苏、米对徐熙的评论虽然不多,却因含意颇深、言简意赅而留下了深刻影响。
明代对于徐熙的理解认识,以王世贞与徐沁的言论为代表。王世贞是明代很有影响的绘画理论家之一,其精通鉴赏,喜欢收藏,评论古今各有其当。他认为:“花鸟以徐熙为神,黄筌为妙,居寀次之,宣和帝又次之;沈启楠浅色水墨,实出自徐熙而更加简淡,神采若新”;徐沁是另一位很有影响的理论家,他的观点是:“写生有两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而小左黄筌、赵昌……有明惟沈启楠、陈复甫、孙雪居辈,涉笔点染,追踪徐、易”。
到清代及近现代的画家们受前人的影响,继续继承和发展了徐熙画派的风格。徐熙画派对元代的作用,应该说是渗透在整体的绘画气氛中,因为元代在大复古中走出的独特新路中包含了五代徐熙之古。
徐熙画派文人化在元代发展的特点有:一是加强了写意性。诗思意象寄寓于绘画中,在元代已为普遍追求。清净平和的佛、老心境,是元代文人士夫以及整体南人画家共有的心境,一步就跨入了写意之道;二是墨色的普遍使用。徐熙虽以水墨野逸著称,但实际上水墨作品只是一部分,野逸题材也只是作为“徐熙野逸”的创始人来说,已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墨色真正呈现时代意义发展的是在元代,时代因素的酝酿使徐熙画派的文人化成熟,显示出非常的力量;三是开始了单纯笔墨的追求。由于单纯墨色的表现,逐渐呈现出独到的墨趣墨味,以此来形成对物象质感表现新方法。
明代文人画的发展,将花鸟画推到至大写意的成熟阶段,而且传递给清代,开创和树立了绘画史上明清写意花鸟画的高峰。
徐熙画派精神在清代被阐发,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的视觉效果,一是大写意花鸟画仍然沿着徐熙画派文人化的方面发展,展现意笔花鸟的清纯视觉。二是小写意花鸟画兼采大写意和工笔,成为雅俗共赏的新画种。
写意花鸟画发展到近现代,以吴昌硕、齐白石为最高峰,他们以篆书用笔,浑厚苍劲、笔力强健、墨色饱满的特点。多以农家常见实物为题材,以大红、大绿入画,以俗为雅,深得徐熙画派本有的天真、平淡的生活化为艺术的要旨。做到了形似中神似,神似中形似;神似改变了形似,形似更适合神似的笔墨之真。
中国画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因此,中国画是源于自然抒情写意的意象艺术。徐熙就深入自然中去,融入自然,从自然中选取题材,取得杰出的成就。在当今的国画学习中,人们一味的去临摹古人的画,古人的风格,而不注重接近自然,因此取得不了重大的突破。通过研究学习徐熙及其画派,对其精神的理解和继承,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中国画也源于自然,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自然,要源于自然融入到自然中。
三、结语
徐熙画派在水墨画派确立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式,成为传统花鸟画由工笔设色向水墨淡彩过渡的一个转折点,他的画法以线条墨色为主,以设色为副,讲究线与色的互相结合,这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特长,在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熙《玊堂富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