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拍出马的精神

2014-10-09李忠

摄影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马儿灵性摄影

李忠

说到我拍摄马的经历,得从2000年我拍“龙”说起。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为了寻找自然界中看来与龙相似的山川、地貌、云雾等,我跑遍全国各地,还购买了动力滑翔机进行拍摄。 我虽是记者出身,一下子进入影像表达的艺术领域,发现新闻和艺术还是有极大差异的—一个以真实为命题,一个以情感为起点。

什么是“龙马精神”?这是一个比龙还要抽象的概念。我认为龙马精神是形容健旺非凡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血液里流传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饱满升腾的进取精神的抽象表达。只拍龙,不拍马,似乎还有缺憾。更何况,龙在历史的演绎中,总是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皇权意味。于是,一个摄影创作构想在我心中形成:在把龙具象化的基础上,把具体的马赋予更崇高的抽象意境。

我作品里的个别马,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后期处理,但我认为这是现代科技赋予摄影人的权利,它在提升摄影语意和表达空间方面给了我更多的自由。但是,摄影毕竟是摄影,它以“纪实”为特性,有不可多得和不可再生的瞬间摄取,这是任何品类的摄影作品赖以生存的基础。

初拍马时,由于对马的习性不熟悉,想靠近它们很难,即使我整天跟着马儿跑,也拍不到几幅完整的照片。于是我不得不开始研究有关马的知识。

数千年来,马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交通乃至军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有得天独厚的生理指标外,也与它们所固有的忠诚、勇敢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灵性有关。自古以来,对于马的精神气质,人类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即便这样,有一点你必须知道。马虽是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但如果你不具备和马相处的智慧与真诚,不知道怎样传达你对它的关心和爱抚,就只能远远观望,而无法亲近并从精神上征服它,当然更难给它拍照。其次,马还是一种特殊的生灵,它的听觉、嗅觉都特别敏感。牧马人告诉我,当马鞭子距离它还有两三厘米时,它身上的肌肉就已经抖动起来。当我知道了这些,也就油然而生了不仅要以马为友,还要以马为师的情愫。

在内蒙古拍照时,为了消除马对我的陌生感,我曾经睡在马厩,以致我现在一想起这段经历,就仿佛闻到了沁人心肺的草料香气。在新疆和内蒙古,我都按捺不住对马的喜爱,认养了爱马。每年,我都要带上它们喜爱的食物去看望它们。逢到拍照前夕,我都要和我要拍的马儿玩上几天,直到悟性较高的马能和我一起翩翩起舞才进入创作阶段。马一旦和人建立了信任,就给我的摄影创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当我端着相机急速地从马的身前身后绕来跑去的时候,马儿并不惊慌躲闪,那回眸间传达的情感,是在用眼晴按摩我的心灵!

在我的作品里,我力图表现马的天然灵性,马的狂野,马的彪悍勇敢,落日长河里的奔腾和温柔相惜的亲昵等。这些都是马的天性的真实表现。马在被人类驯化的数千年里,体现出了太多服从和忍韧的秉性。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已经从劳役和战争中退出,我们能看到的马多数是为了观赏之用,平时多数处在一种放养状态,恣肆无羁。我认为,这恰好是马回归自然的机会,我要表现的,也正是马的这种天然状态。

体现马的精神,不仅要把马人格化,更要在这种天然状态下,提炼升华出人类所需要的高尚情操,吸吮天地洪荒之时的宇宙精华。我相信,这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艺术作品的永恒力量所在。

猜你喜欢

马儿灵性摄影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风景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
路遥知马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