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影像格局的“全微”索尼全画幅微单TM a7R体验

2014-10-09吴穹

摄影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取景器画幅索尼

吴穹

2013年之前,如果提到专业相机,你一定会想到数码单反。索尼全画幅微单TM的发布则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势。便携、高画质、可更换镜头,这几个随身专业相机的必要条件它都具备。

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城市间游走的拍照者而言,它意味着单反时代的终结。一台A7加上Sonnar T* FE 35mm F2.8 ZA镜头,比专业单反搭配饼干头的极简配置还要方便、实用,“全微”的体积优势极为明显。当年120胶片相机大量取代大画幅相机,就是因为便携性上的差异,全画幅微单TM同样如此。虽然全画幅微单TM在性能和镜头群上与高端单反仍有差距,但它比肩专业单反的成像质量,将微单TM取代单反的设想推进了一大步。

无论是人文、风景、肖像、静物、或微距,“全微”都可以胜任。而它却只要一个小单肩包即可容纳,专业摄影师从此也可以轻装上阵,颠覆以往的工作方式。

优异的画质

“全微”系列优质的影像核心在于其全画幅Exmor CMOS传感器。从传感器上来看,索尼“全微”与专业数码单反几乎没有任何区别—A7的2430万像素传感器,与A7R的3640万像素传感器,分别对应于尼康D610和D800E,这正是“全微”系列优异画质的保证。

BIONZ X影像处理器对于高画质的呈现同样功不可没。全画幅传感器产生的数据量是相当大的,改良的区域降噪、镜头机内校正、机内APP等众多工作,都依靠这一枚处理器。更重要的是,BIONZ X影像处理器在性能与功耗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成像、对焦、数据处理、存储……兼顾性能与功耗,“全微”系列可以说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将各方平衡做到最佳。

A7新体验

作为一款针对专业摄影市场的产品,A7的操作体验相当不错。机身采用轻巧耐用的镁合金,单机重量仅416克,只有全画幅单反的一半,非常适合单手拍摄。

“全微”A7采用的XGA OLED电子取景器比索尼单电旗舰A99的电子取景器更加优异,色准、清晰度、饱和度都相当不错,且几乎与现实影像同步。相对于光学取景,电子取景器能够看到实际的曝光效果,以及更多机内设定信息,这对职业摄影师非常重要。

此外,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也更具智能性。NFC/Wi-Fi功能让它与智能手持客户端的连接极其便捷,上传照片和无线控制相机非常易用。上传到手机里的照片可以使用手机的后期软件处理,发到自己的轻博客、朋友圈里非常棒。

“全微”的镜头系统

作为全新的产品线,索尼“全微”系列的镜头群还在快速完善中。目前已有镜头,包括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Sonnar T* FE 55mm F1.8 ZA、FE 28-70mm F3.5-5.6 OSS等均令人满意。其中两只蔡司定焦镜头,无论画质还是做工都相当不错,可充分发挥索尼“全微”全画幅传感器的性能。由于传感器对边缘透镜做了优化处理,能够更好地接收较大入射角度的光线,因此这两只镜头的成像,不仅中心的分辨率很高,边缘的表现也相当好。

作为“全微”A7的套机镜头,FE28-70mm F3.5-5.6 OSS覆盖黄金焦段,光学防抖功能、朴实的价格、不错的做工和手感都是它的优势。虽其光学质量与定焦镜头相比略有差别,但收缩光圈到f/8.0左右就有不错表现。如果你有比较好的后期功底,那么这只镜头可以说物超所值。实际上在拍摄,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它拍摄。

“全微”的操作技巧

有了优秀的镜头和机身并不一定就有优秀的影像,要想获得卓越的画质,对拍摄的控制也很重要,其中对焦的准确性尤为重要。索尼“全微”A7加入了全新的眼控对焦功能,可以选择让相机自动精确识别对焦至眼睛上,保证肖像拍摄的高精度对焦。拍摄其他类别照片时,你也可以调整对焦点的大小,提高对焦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机身背面设有快速MF/AF切换按钮,拍摄者在对焦之后可以放大检测焦点是否准确、清晰。

另一方面,“全微”A7极高的分辨率对相机的稳定性同样提出严苛的需求。所以如果你需要手持拍摄,那么建议你采用高于两倍安全快门速度的快门值来拍摄,这样基本能保证100%放大而细节依旧锐利。不过条件允许时,使用三脚架拍摄还是更好的选择。

索尼“全微”系列绝好的成像素质,能够帮助我们拍出更为出色的影像。但照片最大的魅力还是来源于它与人内心的共鸣。让我们尝试用“全微”A7去捕捉这份感动。

猜你喜欢

取景器画幅索尼
美海军巴丹号航空母舰上的地面作战监视系统取景器
经久不衰的光学取景器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索尼VPL-VW878正式公布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有缩小镜吗?
如此小却如此广索尼FE 12-24mmf/4 G
大三元的最后一员 索尼FE 16-35mmf/2.8 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