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立德树人与高职素质教育的互动共振
2014-10-09刘顺霞
刘顺霞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一》中云:“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是啊,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那纵有渊才何用?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过于“市场化”的专业教育,导致的德育教育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不仅深思:如何把“立德树人”与高职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呢?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职教育 措施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26-02
在市场经济初期,由于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国内高职教育应运而生,短短十几年间,就达到1200多所,站了高校总规模和在校生的半壁江山。现在河南省的高职教育院校更是过半还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过于“市场化”“功利化”的专业教育,导致的德育教育缺失,人们精神追求的虚脱,所以起得一系列社会危机、人行危机、信仰危机等,让我们不得不惊醒,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高职教育。
1 高职德育教育缺失的现状
近年来,我们发现注重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在突出技术性、专业性、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关注职业与个人生计的关系、职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经济功能之上,淡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据调查,目前地方高职高专人文德育课程对外上报的情况是:一般设置有7门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8。表面上看来学时的安排比较合理,但从实际教学时间看,德育教育的课程开设任然摆脱不了“形式化”和“边缘化”的命运。不少高校设人文教育课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检查人员来时是一张课程表,检察人员走后又是另外一张课程表。根本没有从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方面去真抓实干,如此流于形式的德育教育,何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2 高职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过于实利的教育定位
导致高职人文教育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过于实利的教育。由于受近年来经济功利思潮的强烈冲击,一些高校过度地追求商业价值、迎合市场利益,并以此来制定自己的教育目的,导致目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目的定位大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片面突出技术性、专业性、针对性,过分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教育主管机构不同层面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可在实际执行中,许多高职高专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上都不同程度的倾向于实利主义的教学目的。这种势力主义的教学目的,淡化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形成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人文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
2.2 严峻的就业压力
2013年全国毕业生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是社会岗位需求的下降,一方面是毕业生的暴增,据人民日报2013年5月10日报道:据2013年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的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今年成为“最难就业年”。从学历结构看,由于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的大幅增加,高职高专就业空间日益逼仄。何况现在用人单位,依然存在“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缺乏必要的人才成本概念),这样的错误观念人为的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增加了就业障碍。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特别尴尬。
从学历机构看,由于毕业生人数激增,特别是博士和硕士大幅增多,用人单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与博士、硕士和本科相比,高职大专生就业空间日益逼仄,就业率将大为不如。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何况现在用人单位,依然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片面用人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缺乏必要的人才成本概念),人为地给高职高专毕业生制造就业障碍,一方面由于专业性不如本科生,另一方面技能方面往往不如中专生,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特别尴尬。在这样一个就业压力之下,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一些高职院校由原来的半年实习实训延长为一年。这样一来人文德育课程的开设则往往让位于专业课程,使之流于形式,疲于应付。
2.3 社会的环境的功利
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是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白热化竞争,从客观上加剧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需求。高职院校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与市场导向,必须按照企业的现实要求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按照企业的“订单”培养学生,只关注学生对先进技术设备的熟练使用与对先进工艺的娴熟掌握,根本不重视人文德育课程。许多高职院校把原本三年的课程设置压缩到两年,留下一年的时间让学生顶岗实习,这样的教育模式最终只能培养出“有技能”“有能力”的“空心人”“机器人”。
2.4 学生对教育认识的偏差
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围绕着“升学指挥棒”打转,学校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个体,学生普遍存在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视作粉饰教育的错误观念,认为它是浪费时间、影响分数的副科从而放弃。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多为升学考试中的低分人群,选择就读高职高专本身属于无奈或迫不得已,学技术找工作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这种观念无形中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洗礼和熏陶的积极性,也就无法体验素质教育涤荡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德育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在校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高职德育教育缺失的后果
还记得著名“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悲哀、是我国教育的悲哀,但最终原因缺失德育教育趋势的悲哀。“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教育所导致的事业的功利、追求的世俗,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缺失:治学—— 图一夕成名;经商—— 图一夜致富;从政—— 图一步登天。这样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创新性、发明型的大师级人才的。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富有了,可车祸没致死却死于路人冷漠的现象出现了?为什么因一点点个人私欲家长未及时满足,而弑杀父母亲人的惨案发生了?为什么现在“官二代”“富二代”们的丑闻越来越多了?不敢搀扶的老太太所引起的道德现象让我们倍感尴尬!
现今社会上出现的所有这些,并非人们的知识缺失、能力缺失,而是人们精神的缺失,良知的缺失。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一》中所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是啊,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那纵有渊才何用?
美国匹斯堡大学史学系、社会系许倬云教授在2003年“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上深刻指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非常可怕的。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方面的缺失更为严重。高职院校学生过于注重“考级拿证”缺乏团结友爱、人文关怀,不善与人相处,对国情、民情和法律地位缺乏应有的认同感。
4 增强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力加强国学教育是增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国学是素质教育的最好推手,浩瀚渊深的华夏文化,不仅涵盖了诸子百家的精神修养,道德观念,而且是入骨入髓的民族信仰、民族精神。比如:道家思想体现出的“求真”“向善”“致知”“崇德”等等的思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浩然之气”等等思想;法家推崇的“法不阿贵”“行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等等理念;墨家尊崇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节用”“节葬”等著名思想;无不彰显出中华人文素质教育的美。
所以说国学是中华传统思想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石。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高职中没有开设国学课程的必须开设,把开设半年或者一年的改为三年,要把国学作为贯穿整个大学的课程来学习。学国学说到底就是救人,救人的心,救人的灵魂。”
5 高职德育教育的深远意义
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朝着形式多样化、专业宽泛化、层次高移化方向发展。我们不能局限于培养出一线的技术工人,我们要让这些一线工人成为发明家、创造家,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改进和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从“机器人”“空心人”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发明家、创造家。让职校生在工作中思考、在操作中改进、在实践中创新,真正体现“立德树人”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共振。
现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是古中国人的后裔,这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奇迹。我们华夏民族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生命力呢?这应该归功于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一代一代传承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我们现在德育教育中最精华的部分。我泱泱中华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而中华的五千年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灵、是入骨如髓的精神支撑,正是这个精神使我们民族无论历经多少磨难都不曾被他人所灭,任何想征服中国的民族,都最终被中国的文化所征服。
6 结语
有鉴于此,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人文德育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依法治国”虽然能使百姓免于刑法,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国民的素质也不会因法而提高,如果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提高民族的素质修养,精神内涵,那么就不会仅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过硬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而且还能培养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文化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教育下去国民就不是因惧于法而安分守己,而是因发自内心的道德素养让其有“羞耻之心、仁义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稳定、才能发展、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真正的强大。这才是教育的伟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 王岳川.中国下一步是文化崛起[M].北京青年报,2008(6).
[3] 李继延.社会經济转型时期高职教育的使命[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