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调研优化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专业基础课模块

2014-10-09冯敬骞陈丽萍叶元虹2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调研优化

冯敬骞 陈丽萍 叶元虹2

[摘 要]结合所在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已毕业学生及其就业企业、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讨论和审核,以加权结合实证的研究角度简要分析了学生及其就业企业、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所得的基础课程调研结果,充分参考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和审核的意见,明确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企业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基于校企合作优化了药品经营与管理的专业基础课模块。

[关键词]调研 药品经营与管理 优化 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38-0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03年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来,按照校企合作的思路,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工作核心,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作为校企联姻的基础,并以招生作为校企合作的起点,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 并以科研作为校企融合的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校企双赢的成果,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特色。其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基础,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主动与学生及其就业企业、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联系,进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形成相关材料报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和审核,从而优化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期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发展。

一、专业基础课模块的调研及讨论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综合实训课等。[1]其中专业基础课是为职业能力课和综合实训课的学习铺垫基础的,与职业能力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但遵循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为职业能力课和综合实训课服务的功能,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需要体现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为能更好地筛选出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相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组织教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开展了学生及其就业企业、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的专业基础课调研,并提交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和审核,从而优化了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2] [3]

(一)在校学生及毕业生的调研

本次调查问卷共向在校高年级学生提出15个问题,涉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对后续职业能力课的作用评价(必要性)、后续职业能力课中应用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和程度(实用性)、专业基础课项目化改革的项目可行性和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3个方面内容;向毕业生提出15个问题,涉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对后续工作的作用评价、后续工作中应用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和程度、专业基础课项目化改革的项目可行性和难易程度等3个方面内容,目的是想从“必需、够用、实用”的角度调研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评价与需求。

本调研对每一人群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各50份,共收回问卷96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共95份,问卷有效率为 95%。本文采用量表法,进行变量设置,并对数据进行五级Likert 量表打分法处理。

(二)毕业生就业企业及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

本次调查问卷共向毕业生就业企业及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各提出15个问题,涉及企业对专业基础课对后续职业能力课的作用评价(必要性)、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和程度(实用性)、企业对专业基础课可来自企业实际的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3个方面内容,目的是想从“必需、有用、实用”的角度调研企业对专业基础课的评价与需求。[4]

本调研对每一人群同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毕业生就业企业和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各50份,共收回问卷97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共96份,问卷有效率为 96%。同样采用量表法,进行变量设置,并对数据进行五级Likert 量表打分法处理。

(三)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讨论和审核

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构,对专业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包含了政府、企业、学校的相关人员,做到了政府、企业、学校的三级联动,有章程,有工作制度,开展活动成效显著。我专业将专业基础课调研结果形成相关材料报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和审核,由各课程的负责人逐一汇报,专家从“必需、够用、实用”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逐项讨论和确定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及其主要项目和内容,从而优化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期能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发展。

二、加权及实证分析的过程与结果

结合学生及企业的基础课程调研结果,充分参考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和审核的意见,优化了专业基础课模块,优化前后的课程如表1所示。本文还提出以下假设:基础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成功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1 优化前后的课程对比表

*课程整合,改革为职业能力课

(一)设置变量与收集数据

依据上述的假设,并结合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包括人才培养(talents cultivation)的成功(用 TALENTC表示)、必要性评价、可操作性(Necessity)评价(用NECE表示)、实用性(Practicability)评价(用PRAC表示)、可操作性(Maneuverability)評价(用MANE表示)等。由于这些变量都不能直接进行量化测定,因此,本文采用量表法,进行变量设置,并对数据进行五级Likert 量表打分法处理。

本研究共设计学生及企业各100份问卷,对每一人群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3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共191份,问卷有效率为 95.5%。

(二)建立模型与分析结果

基于上述的假设和分析,笔者建立了如下的分析模型TALENTi=α0+α1NECEi+α2PRACi+α3MANEi+εi在式中,α0是截距项,αi(i=1-3)代表各个自变量的系数,εi是随机误差项。结果采用计量软件 Eviews6.0计算,如表2所示。

表2 基础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成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分别表示0.01、0.05、0.1水平下显著。

从上表可以看到,所有变量均在0.1 的显著性水平上。R2达到0.406859,模型的 F 统计量为3.054726,在 0.01 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回归效果较好。回归结果表明,基础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成功都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比较之下笔者认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明显,但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认为基础课的必要性对学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结语

综合基础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从实证分析角度支持了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优化,也从总体上支撑了理论分析,并从基础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才培养的成功的正向促进方面的意义认识更为深刻,且三者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中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

[ 注 释 ]

[1] 郁惠珍.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程改革的评价与需求调研[J].职业时空,2013(7):138-140.

[2]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 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能力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7(8):35-37.

[3]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 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3):54-56.

[4] 徐忠兰.基于企业调研的高职数控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4):91-93.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调研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