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十余载圆万名学子梦
2014-10-09陈元朝辛金铝
陈元朝 辛金铝
厦门市慈善总会自2001年启动助学工作以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已经连续开展十三载,共募集善款4600多万元,资助近1.6万名困难学子。这十三年来,慈善助学行是一个爱心互动与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挖掘的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不断进取的过程。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倡导下,社会参与助学活动越来越广泛,从活动开展初期年募集量6.27万元,资助数十名学子,到一年募集1000多万元,资助2500多名困难学子,社会各界参与助学的热情不断高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积极参与,年年有新内涵。项目慢慢成为厦门贫困学子解决入学难的绿色通道。该项目已成为政府教育资源均等化和扶贫济困闪亮的品牌。
形成可持续发展规模
一年一度的慈善助学活动持续升温,除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外,企业成为“助学主力军”,继续发挥着助学活动的主要作用。据厦门市慈善总会统计,市级募集的助学款中,有80%来自企业,尤其是建发房产集团、海翼集团、源昌集团等知名企业鼎力支持;三廣福集团、勤奋公司、筑信公司、川宇公司、百镒公司、金日集团、旭初公司等继续参与;市侨联、广东商会、弘信云创业公司、欢唱公司等新星慈善企业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助学力量。
现如今慈善文化和社会热情参与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从原来的“参与助学”转变为“带动助学”,像建发、源昌、海翼等大企业都把慈善事业当成企业文化来经营,不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杆,也给厦门的学子送去福音。
培养学生感恩与自信
项目开展以来,逐渐形成了助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受助学子更懂感恩,更有自信。许多往届受资助的困难学子主动地向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反馈自己在大学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自思明区就读于厦门理工学院大二的王平梅同学在源昌助学仪式上发言。通过助学,她不但获得校级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干部、征文大赛一等奖等成绩,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多种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还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多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打扫卫生;定期到小学举行志愿服务和讲座。像王同学这样的学生在近年来还有许多,在慈善会的办公室,每年的夏季,都会有不少学生主动来加入志愿者,参与助学的全过程,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助学的各种工作,体现了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精神鼓励与物资支持相结合
对于困难学生来说,经济困难只是暂时性的。扶贫的同时也要扶志,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厦门慈善助学在这一方面更加注重和加强。近年来,助学发放形式有所改变,主要举办小型发放座谈会,让捐赠企业、爱心人士和受助学子座谈互动。参与捐赠助学的很多企业家及爱心人士,以亲身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捐助者和受助者能得以轻松沟通、欢乐畅谈,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在厦门广东商会专场助学仪式上,多位同学谈到自己在家境贫寒下努力学习,坚强不屈并取得优异成绩而热泪盈眶时,在场的多位爱心企业家感同身受,触景生情,追忆自己成长的艰辛历程。来自厦门巴斯德酒业的洪少峰和佳迅装饰的余永平两位企业家当场追加助学金,与黄丽容、梁自然、骆婷婷同学等结成对子,资助他们三人四年大学的学费,并寄语鼓励学生们努力拼搏,创造未来。
组织实施严密,公开透明
慈善助学是一个捐与助两方面工作结合较为紧密的活动,主办方、捐助者、学生都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厦门市慈善总会和各区慈善会在做好自身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厦门日报》做了大量的宣传报导工作,如新闻采写、学生个案报道,爱心捐赠者信息收集和反馈,典型爱心个例等。此外,厦门市慈善总会和各区慈善会每年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提前开展工作,有序安排、逐一落实、严密组织,前前后后召开数十场助学工作讨论会和助学金发放会,让每个企业及参与的爱心人士的助学款及时地发放到每位贫困学生手中。捐助的企业和爱心人士,被助的学生,都很满意,社会反响积极良好。
公开透明是慈善会工作的准则。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慈善工作,《厦门日报》、厦门慈善网向外界公布捐款者名单和捐款的数量,同时认真组织好每一场助学活动,联系捐赠者参加助学金发放会,让他们亲临现场与学子共勉。
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补充的慈善事业,每年的助学都为兴教兴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回顾十三年的助学历程:年年发展,年年进步,成效喜人,反响热烈。随着慈善文化的进一步深入传播,慈善助学作为品牌项目将为厦门的文明建设增添更多的光彩。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学子享受这个项目带来的暖流,奋发图强,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