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创新硕果
2014-10-09牟正华
牟正华
经久不衰的精神佳作
中华慈善总会最近出版了《爱育蓓蕾——〈慈善读本〉读后感选编》(下称选编),这是一本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的慈善精品。全书汇总了全国各省(市)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所写的以爱为核心的233篇奉献慈善、热爱慈善、歌颂慈善、感受慈善的优秀文章。揭示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对于启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本质内涵。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历史溯源。“选编”以《慈善读本》为素材,为“慈善文化进校园”提供了众多的中外慈善典型范例,成功探索出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为培育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找到了一条有章可循的道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校园是育人的基地。慈善文化的普及和深化需要良好的土壤和环境。从儿童入手,从校园起步,从小培养他们的慈爱之心,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担当。“选编”的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着眼未来,与亿万师生同心同行,同源同水,凸现出慈善之树永葆常青,慈善之心永不衰竭,其意义非同寻常,分量重于泰山。“选编”的内容无论在题材主题,情节语言,爱心感悟等方面都别具匠心,以学生老师日常学习、生活为主线,将爱心善举、凡人善事,社会大爱表现得淋漓尽致。“选编”用先进慈善文化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吸纳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秉承慈善至上的价值理念,体现出文化为慈善立言,为慈善放歌,与慈善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怀与精神境界,这是一本经久不衰的精神佳作,也是“选编”的点睛之处。
慈善理念的奠基工程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选编”遵循人们行为养成的基本规律,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促进慈善理念大众化、普及化、将慈善文化这一大命题置换成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要遵循的具体情境。“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选编”围绕三个中心:一是将“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将“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把“大道理”转化为“小人物”的具体行动。大力弘扬学生内心深处和身边发生的嘉言善行,凡人善举,中国好人,时代楷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社会基本道德做起,凸显出全书的精华。即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多做善举,防微杜渐,坚守正道,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从班级抓起、从家庭抓起、从学生的共性抓起,使慈善理念进家庭、进课堂、进头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起点,家长从小把慈善观言传身教,体现在家风、家训、家教中,使学生上好人生慈善的第一课。校园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从校长、教师、班主任开始,始终如一地把慈善文化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尤其是德育课中。中小学生的国民教育实质上是基础性知识与慈善价值观体现紧密结合的全方位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慈善理念形成的奠基工程,也是引导青少年学生成长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途径。三是围绕微文化这一中心,凝聚社会正能量,当下微博、微信、各种媒体和社交网络已成为新的舆论发源地。慈善微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个人的“微小”和社会的“强大”。慈善微文化热心公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助推了社会进步与均衡。但由于微平台的准入门槛低,身份验证的难度大,各种敌对势力,淫秽、迷信、庸俗等东西都可能影响青少年学生,因而要对他们加强自律方面的教育,禁止是禁不住的,唯有教师的引导,以榜样的力量为虚拟世界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凝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为慈善鼓掌
让我们看看“选编”里的同学们的切身体会吧。
辽宁省大连甘井子区振兴路小学生张晏宁在阅读了《慈善读本》后写道:《慈善读本》里的许多爱心故事、爱心事迹,给我们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一次课堂上同学向我借一支笔,因这笔是母亲送的生日礼物,我拒绝了,回到家,母亲批评我“你怎么能这样自私?同学有困难应该帮助他。你连小善都做不到,今后又怎能成大器呢?”我仍不服气,埋怨母亲小题大做。当其读过《慈善读本》后,我深感自己错了,真是不应该呀!以后要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慈善读本》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啊!
这是学生感悟小善应从小事做起的例子。
湖北省武汉市棋盘街小学学生胡文清在“选编”中谈到: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她一举考上公务员,但却毅然放弃,选择到偏远的山村支教。我觉得她不仅仅让那些山村孩子们学到知识,更让整个社会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精神力量——奉献,这就是一种大爱!她深深地体会到慈善不分大小,每个人能力有限,只要你做到的事带有真情实感,就肯定是温暖的、有意义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慈善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这才是慈善的现实意义,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慈善读本》如此简单地说明了奉献与大爱。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中学学生肖靓在“选编”中写道:乐善好施,行善积德,扶贫济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在转型时的社会,更需要“善”的雨露来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比尔·盖茨在与北大学生交流时表示:“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今天,年轻人的价值观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影响。”有同学提问:“大学生有热情、有能力,但经济实力有限,怎样才能为慈善事业作贡献?”盖茨回答:“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思考慈善非常好。虽然没有足够的钱来作贡献,但年轻人也有很多创新的投身慈善的方法,比如做志愿服务,参加义工实践。”
是啊,慈善不仅仅是捐款。参加社区服务,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老弱病残者。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样本,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道德精神,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那种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用善行,为需要救助者架起生活的桥梁;用爱心,为需要救助者燃起人生的火焰;用力量,为需要救助者托起明天的太阳。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我们同处在一个世界。让我们行动起来,常行小善,必成大德。
一个中学生,将慈善诠释得近乎完美!
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慈善文化
“选编”中的233篇文章,应当说是《慈善读本》(小学版)和(初中版)学生教师家长们阅读后所写的精品之作,而《慈善读本》本身的编写与发掘,是众多优秀的慈善专家创新的成果。它整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应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占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薪火相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基础。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慈善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倾向愈演愈烈,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摧残。慈善文化也几近消亡。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转型期,保护文化遗产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这其中包含了优秀的中华慈善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卷帙浩繁,悠久的历史会带来两个效应:积极的效应就是多元的思想,成长的变化;负面的效应就是沉重、过时。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平滑地连接在一起。既不能全盘把传统的文化一切延续,不考虑时代变化,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也不能以创新为名,否定自我,否定民族之本。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任何一种哲学观点、政治思想、伦理观念的形成,都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糟粕的判断不可能一成不变。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慈善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慈善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效果逐步显现。创新是慈善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慈善文化创新史。当今慈善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内容有些过去时宜,现在未必;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制度,对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与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挖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慈善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在如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慈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慈善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对文化的认识、态度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我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保持这样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理性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为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借鉴和包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让13亿人民共同为中华慈善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