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
2014-10-09
编者按: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我们访谈十位普通群众,请他们讲述十个“一”的故事, 见证新中国65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辉煌成就,阐释中国道路的强大生 命力。
01 一张党证的故事
讲述人:欧阳星(济南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退休干部)
在我父亲家客厅的墙上挂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相框,相框中展示的是一张残缺不全的中国共产党党证的影印件,党证的持有人便是我的父亲欧阳俊法(1937年初改为现名欧阳平),发证时间为1933年6月,距今已有81年了。
父亲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33年6月间,我在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部警卫与通信部门任专职党支部书记时,被授予了中国共产党党证。我随后就找到一张油纸把党证小心地包起来,随身带着。
党证伴随我父亲走过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进入城市后,他也一直把党证珍藏在身边。
1934年10月,父亲编在中央军委干部团一营三连,参加了长征。队伍途经贵州地区,特务放火烧着了部队的住房,他来不及多想,揣上党证从窗户跳出,这才幸免于难。1935年8月过草地时,父亲因左脚受伤又被污水浸泡,行走困难掉了队。在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干的情况下,他用油纸紧紧包裹的党证却丝毫未损。就这样,父亲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走出了草地。
1941年3月,父亲奉命从延安奔赴山东抗日前线。在一次遭遇战中,他对同行的战友说:如果发生不幸,一定要将我衣袋中的党证取走,切勿丢失。在泰山军分区工作期间,敌我斗争非常激烈,个人生命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父亲便将党证保存在后勤处密藏枪支弹药的地窖里,直至日本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事不断,父亲将党证交给因病留在后方的母亲保管,并反复叮嘱她,务必妥善保管,不能有任何闪失。就这样,党证几番遭遇风险,又几度化险为夷。
1982年,他把原件的复印件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正是这份植根于心底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让父亲一生竭力守护这张沉甸甸的党证。峥嵘岁月里,正是这张党证的陪伴,让父亲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父亲不仅用自己的一生努力践行入党时的誓言,更将这份对党的坚定信仰传给6个儿女。每当我们儿女中的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都会写信:“祝贺你加入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要记住:入党并不意味着进步的终止,而是进步的开端,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战士!”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每一个子女都能在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以身作则。①
02 一句口号的故事
讲述人:孙宝范(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铁人传》作者)
1963年和1969年,我曾两次在铁人王进喜身边工作,对大庆、对铁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着难以磨灭的情结。
我国本来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可是近百年来却被扣上了“贫油”的帽子。到1959年,我国石油产品自给率仅为40.6%。时任甘肃玉门油田钻井队长的王进喜,进京参加“群英会”期间,看到首都公共汽车因严重缺油而背上了“煤气包”,感到是石油工人的耻辱,蹲在北大红楼附近的街边哭了一场。
在得知国家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消息后,王进喜第一个报名参战。1960年3月15日,他带领1205钻井队(当时称1262队)火速赶到大庆。钻机到了,没有吊车,汽车不足,他说:“这像打仗一样,不能等,我们要创造条件上!”他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的办法,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井架,卸下火车,运到井场,安装起来。
房东赵大娘看他几天几夜不离井场,不回来吃、也不回来睡,就对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呢!”“铁人”的名号由此传播开来。
要开钻了,水供不上,王进喜带领全队破冰取水,在乡亲和机关干部的帮助下,搬了60多吨水,抢时间提前开了钻,只用5天零4小时打完了到大庆的第一口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
接下来的“五一万人誓师大会”召开。不巧,王进喜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腿,昏了过去。醒来后,他要求工人们为他保密,把伤腿包扎好,用肥裤腿盖上就去参加大会。王进喜发言时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时,全场万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井喷,王进喜带着伤腿第一个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避免了大火引发“井毁人亡”事故的发生,保住了工人、油井和设备“三条命”。
铁人成为大庆永远的旗帜。经过广大石油职工的奋力拼搏,3年多时间把大庆建成为600万吨规模的大油田,占全国产量的58%,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面貌。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大庆油田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我国成为世界产油大国。
50年前,在回答为什么要那样拼命干的提问时,王进喜说:“我们要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50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告慰铁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②
03 一块芯片的故事
讲述人:邓中翰(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5年前,作为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我应邀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十分激动,下定决心要早日回国创业,为中国人设计出自己的芯片。
然而,对于我的回国计划,很多人不理解。毕竟,自1992年踏上了海外求学道路,我相继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电子工程学博士、物理学硕士、经济学硕士三个学位,并于毕业之后在硅谷成功创业,成立半导体公司,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因而,身边有人挽留我。也有人预言:“回中国,你将一事无成。”
但是,留学和创业的经历,不仅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才能,更让我认识到:我们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弱,完全可以比外国人做得更好、更加出色。现在祖国在芯片领域落后,我就更应该把自己在硅谷积累的芯片设计知识带回来,发展中国的民族芯片产业,结束中国没有芯片的历史。
1999年10月14日,在国家有关部门及北京市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带领核心团队回国创业,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了中星微电子公司,启动了“星光中国芯工程”。我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默默树立了目标:要在世界上率先做出单芯片、低功耗、高性能的计算机图像芯片,与硅谷赛跑。
至今,我对1999年的那个冬天记忆犹新。创业之初,为了节省资金,工作场所选在了一个没有供暖设备的简陋仓库。团队里很多人都被冻感冒了,一些人的手脚甚至还生了冻疮。然而,就是在这摄氏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我们取得了技术上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困难一再磨炼着年轻的队伍,在“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关键时刻,资金缺乏成为最急迫的问题。为筹措资金,我和团队成员甚至拿出个人财产向银行抵押贷款。
努力没有白费。2001年3月11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一号”芯片终于诞生,其功耗只有当时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运算速度却达到了8倍以上,我们终于跑在硅谷的前面。此后,我和研究团队先后突破八大核心技术,申请了2500多项国内外专利,相继推出“星光”系列芯片并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打破了国外芯片的垄断地位,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目前,中星微电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最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平安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天网工程”等重要领域。
现在,我们做的每一颗芯片都是中国“芯”。可以说,在芯片设计这一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我们为祖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③
04 一张录取通知书的故事
讲述人: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网上看到纪念恢复高考30年图集,其中两张我印象极为深刻,一张是上海市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另一张是1978年的北大录取通知书,这让我不禁回想起了那张改变我命运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1977年6月,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随后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当年9月,乡里的各所中学开办了一些高考复习班,聘请了几位优秀的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和化学老师给我们上课。我当时是乡里的团委书记,虽然参加听课的时间不多,但我还是学到了不少基础知识。
终于等到了12月10日至11日两天的正式考试。对于政治、语文、历史和地理(1977年高考没有英语)几门考试,我并不担心,因为在初中毕业回到农村的6年多时间里,我每天晚上都坚持自学,对文科类知识已有相当的基础。尤其是1977年上海高考语文是写政论文“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我有切身感受,所以发挥得极好。我所担心的是荒废了多年的数学。
还没等到考试结果的公布,乡里又开始了冬天的挖河工程。一天,正在河里埋头挖土的我,听到广播里正在播报我们乡考上大学的同学名单。反复听了两次,都提到我的名字,但我还是不敢相信,直到旁边的同事都围上来说:“小何,你被录取了,别再挖了,赶紧回去准备吧。”由于县里的名单只给出了录取的名字,没有告知被录取的大学,我便托朋友打听,没过多久,朋友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了。由此,我成为乡里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
1978年2月28日是我来北大报到的日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我走进北大的校园,回想这一路走来的不易,自己便更加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可以这样说,这张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让我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转变为一名北大学生,走上了学习法律、参与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我之后出国留学,成为法学教授,担任大学校长,并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做出的一点贡献,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这张录取通知书所代表的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事件,还改变了之后所有参加高考的青年的命运,标志着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以及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由此勃兴,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腾飞。④
05 一张戏单的故事
讲述人:吕盛春(北京铁路局退休干部)
前不久,我在家整理保存的老物件时,翻出一张1966年天津市京剧团演出的戏单,表演的剧目是《石油凯歌》。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我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也从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变成了子孙绕膝的白发老人。
1966年,我还在天津上中学。有一天,一位好友找到我说:“有京剧演出,你去不去?”我一听,马上回答:“当然去啊。”我可是铁杆的京剧爱好者,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喜爱京剧艺术。小时候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剧场、礼堂看戏。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和好友飞快地奔向天津中国大戏院。虽然我对这出戏的情节和唱腔印象不太深了,但对表演者却很关注,其中就有后来成为京剧名家的杨乃彭先生,而那时候他还是个21岁的小伙子。因为当时我们参加的文化活动不多,我又是个京剧迷,就把这张戏单珍藏起来了。从此,我开始关注和收集那些与京剧艺术有关的物品,如杂志、报纸、剧照、戏报等等,包括这张有近50年历史的戏单。
京剧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它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党和政府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高度重视,每到新年伊始,都要举办京剧晚会,邀请当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展示高品位的艺术精品。2010年,咱们的京剧艺术被列入“人类口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艺术也逐渐在世界艺术殿堂绽放光彩。
现在,我不仅是京剧艺术的欣赏者,更成为京剧演出的参与者。国家的“文化惠民工程”为我们的排练和演出提供了场地和活动经费,让我们在参与中获得对传统艺术和中国文化更深刻的感悟。我们自编自演,将现实生活中的身边事与传统艺术形式相融合,既反映国家发展的新面貌,又将京剧艺术传承下去。
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影视、歌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也都在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⑤
06 一条木船的故事
讲述人:刘中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陈研究部副部长)
在炮声隆隆的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划桨……大辫子姑娘——渡江支前模范颜红英,因军事博物馆收藏的邹健东的摄影作品《我送亲人过大江》,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
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跟随部队行动的新华社摄影记者邹健东记下这段历史:“突击连在江堤下紧张认真地做准备工作。洋油桶做的浮水器紧挂胸前,战士们互相检查合不合要求。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战士们背着这种土制的救生器去征服扬子江,征服旧世界,这本身就是历史奇迹。”
4月22日,邹健东从扬中过夹江,随部队急行军。到了夹江北岸,部队列队等待过江,江中从西向东来了许多小船,如秋雁一字形“飞”来。船上整整齐齐坐着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官兵。船工们一桨紧似一桨,只想着快快将亲人送向南岸,歼灭敌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摇船的小姑娘,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为了快点把解放军送过长江,她使出全身的力气,使劲摇橹,背后的大辫子随着动作前后摇摆,充满了力度和美感。这就是那幅著名的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邹健东回忆,当时官兵坐着解放区的木船,穿着解放区妇女做的布鞋、布袜登上了长江南岸。
广大军民以木船突破敌人海陆空立体防线,在中外军事史上都称得上奇迹。
65年过去了,中国航母“辽宁号”成功实施了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标志着人民军队实现了固定翼飞机由“岸基”向“舰基”的跨越,标志着中国航母战斗力实现新突破。从万船齐发奋力划船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起落,展示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跨越。
目前,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建设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在实现由仿制向自主研制的历史跨越后,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和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⑥
07 一对天鹅的故事
讲述人:高飞(外交学院教授)
1972年2月21日中午,一架银灰色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走出飞机舱门的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随后,访华团的几位工作人员从总统乘坐的专机上小心翼翼地抬下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箱子里是尼克松煞费苦心挑选送给毛主席的一件礼物。
周总理为迎接这件礼物,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了两国互赠礼品仪式。在仪式上,当美方工作人员打开箱子拿出礼物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瓷塑天鹅”映入在场所有人的眼帘。尼克松亲自向周恩来介绍“瓷塑天鹅”及其所含的深刻意义——天鹅象征着对和平、友善的祈望,祈盼它给美中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好征兆。
这件艺术作品被誉为“和平使者”。它的到来打破了中美两国长期的冷战对峙局面。
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及地区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紧密联系。
然而,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我们也经历了艰难的斗争。1945年6月,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而直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形成“上海共识”。今年还将在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目前,中国与17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全球的舞台上骄傲和自豪!⑦
08 一张税票的故事
讲述人:包项表(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村民)
去年年底,我们村建成了一座文化礼堂,里面有一张我捐赠的1955年的农业税票。
我的这张农业税票来之不易,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遗物。2004年,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就已经保存半个世纪了。看到它,我就想起小时候的事儿。麦子一收完,就要赶紧拉到麦场打,打完后还要赶紧晒,因为要赶时间拉到粮站。那几天,各家各户都把小麦装好,用架子车拉到十几公里外的粮站,然后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我也愿意跟着父亲一起去,一是看看热闹,二是父亲还能给我买好吃的。
我之所以把这张保存了60年的农业税票捐出来,就是想让年轻的一代,多了解老一辈的生产生活经历和村里的发展史。
农业税票见证了过去农业政策与现在三农政策的实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变迁。国家取消农业税,让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在减轻8亿农民负担方面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取消农业税,不仅是中国农民的福音,更是十几亿中国人共同的福音。
国家还提供各种优越条件,来增加我们村民的收入。村民不再为孩子上学发愁,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全免,失学率在本村为零。村民懂得的农业技术多了,生产产量也相应提高了。有的家庭买了摩托车、小汽车,许多村民搬进了新建的小洋楼。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村民的健康保障系数提高了。
我原先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现已退休。为了集体事业发展,自愿退让宅基地,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家有一子两女:儿子现在慈溪市东三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工作,儿媳在企业做会计,孙子在浒山实验三小读书,大女儿在企业工作,小女儿自己经营体育用品商店。
你看,我们家现在的生活多幸福!⑧
10 一张火车票的故事
讲述人:安郁森(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退休职工)
我叫安郁森,今年65岁了,与共和国同龄。每每翻看手头上收藏的3000多张火车票,耳畔似乎响起轰隆的汽笛声,眼前仿佛看见中国的车轮在滚滚前行。
1958年,妈妈带我从青岛火车站买票上车,坐到青岛沧口站下车。第一次坐火车给我带来了新奇的感受。这张1角7分钱的火车票被我仔细地夹在一个笔记本里,成为我收藏的第一张火车票。
其实,每张火车票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的第一代车票选用硬纸板制作,上面还印有盲文。车票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红色车票代表一般火车,白色车票代表慢车,绿色车票代表城际火车。
车票的发售也很有意思。最早的时候,售票员根据旅客的要求在车票上印日期、地点。到了上世纪80年代,深圳火车站率先使用计算机售票,发售软纸式火车票。1997年,铁道部确定了计算机车票的统一式样,车票现场打印。而从2008年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城市的火车站陆续开始发售磁卡式火车票。近年来,全国铁路售票系统升级换代,车票下方有了二维码防伪标记。
1950年1月3日由张店发往博山的火车票,是我收藏的年代最早的车票,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票,票面价格是3100元。但是,不要吃惊,当时市面通用的还是旧币,一万元相当于1元。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空调车的空调费是单独开具一张票据的,费用从几毛钱发展到几元钱。
1981年4月22日,我乘坐绿皮车从青岛到昆明,当时花了48.7元。2011年4月22日,我又乘坐火车重新走了这条路线,花了396元。从票价上看是30年前的8倍多,但1981年我的月工资仅仅是50元,而30年后我的退休金已经涨到了2000元。并且,同样都是硬座车,但现在火车内的环境和运行速度都提高了。
全国铁路6次大提速,在我收藏的火车票中都有所体现。我把这些车票按年代排序,平时经常会拿出来,对照列车时刻表,分析各地列车的里程、运行速度。这样一来,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铁路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了。火车票的变化,有效凝缩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也鲜明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国家交通事业的跨越前进。
不过,在我的心中也有对火车票收藏前景的一丝担忧。现在,很多城际高铁之间已经实现了刷身份证进站候车,这也意味着纸质火车票很可能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虽然从收藏角度来说,心里觉得可惜,但我更为国家日新月异的交通事业发展由衷地感到自豪和喜悦!(文字整理:杨洪星 摄影:孟达)⑩
(题图篆刻:陈高钦)
09 一张医保证的故事
讲述人:王兆坤(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戴楼镇衡阳村四联组农民)
我叫王兆坤,今年快70岁了,是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戴楼镇衡阳村的一名普通农民。我的老伴王坤梅,今年67岁。
回想新中国建国初那会儿,国家还很穷,医疗水平十分有限,有了大病也难以得到及时治疗,人均寿命不到35岁。但现在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医疗保障水平也跟着提高了,人均寿命达到了72岁。
对我来说,特别感谢2002年10月国家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农合医保证,让我们生活充满希望。
我的老伴患有风湿病多年,2001年因长期服药不慎,被诊断出患上了尿毒症。当年7月便被送进医院,开始了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疗。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光透析费加用药就要500多元,一个星期要1000元。我家中仅有3亩口粮田,平时靠打临工为生的我,自从妻子患上尿毒症后,生活秩序也被彻底打乱。儿子、儿媳在临县洪泽做生意平时难得回家,照顾老伴的事情全部落在了我一个身上。
2003年,在乡村干部的宣传动员下,我和老伴都参保了新农合,共交了40元钱。得知我家中的情况,乡里干部告诉我,尿毒症已列入了新农合大病报销的范畴内。正是从那一年起,老伴的血透费用通过新农合可以报销70%。
治尿毒症目前需要终身透析,而且生活花费也很高。没有新农合的经济支持,我的家庭可能早已不堪重负,我的老伴也可能活不到现在。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尿毒症病人的新农合报销比例逐步提高。过去,血透病人需要等到年底才能报销相关费用。从2010年开始,新农合病人可以当月报销相关费用,而且是即报即付,报销比例也从70%提高到了90%。过去一个月血透的费用需要几千元,现在参保了新农合,自己只要花500多元就可以了。
其实跟我有类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现在,一年只需缴纳100元左右的参保费用,便可帮助我们农民极大地防范和抵御大病带来的经济风险。从2010年起,我们金湖县农村人口都参加了新农合。现在,全县有73名尿毒症患者通过新农合实现了稳定治疗。
可以说,新农合政策的落地生根,使我们许多农村家庭避免了因病致穷、因病返穷情况的发生,也从根子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⑨